我國舞臺藝術政府最高獎文華獎25日在廣州新落成的廣州大劇院落下帷幕,同以往不同的是,組委會將文華獎獲獎名單作為“高度機密”留在最后的頒獎晚會上,使得晚會在歌舞升平中平添了幾分緊張。其中代表北京參加角逐的北京京劇院作品《下魯城》獲得“文華優秀劇目獎”。
除了揭曉的劇目獎項,還同時授予于魁智、孟廣祿、裴艷玲、蔡正仁、陳少云、茅威濤等多位藝術家“文華表演獎”,這也是該獎項第一次打破參評劇目的限制,將評獎范圍擴展至全國院團,因而最終獲獎的演員也成了名家的聚會。但遺憾的是,來自北京的地方院團可能沒有清楚地了解到今年評獎中“即使沒有參評劇目同樣可以報名個人表演獎”這一重大變革,使得很多北京的優秀演員與“文華表演獎”失之交臂。
從65臺劇目中脫穎而出的10臺劇目獲得文華大獎,其中包括總政話劇團的《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上海昆劇院的《長生殿》以及上海京劇院的《成敗蕭何》等,這些劇目在廣州和之前的演出中均叫好又叫座,可以說觀眾口碑與票房兼備。而且今年的文華獎評獎除了以往要求的原創劇目之外,還新設置了要求演出100場的高門檻,憑此一項就將很多劇目拒之門外。能夠入圍的65臺劇目都至少經過幾萬觀眾的檢驗,所以今年文華獎的參評劇目和獲獎劇目都被觀眾和評委認為是貨真價值、含金量最高的一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