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綿山》
4月4日晚,北京京劇院青年領(lǐng)軍人物張建峰以一出《焚綿山》為清明節(jié)應景兒上演,該劇也為北京京劇“傳承之旅”——張建峰每月一劇傳承年的系列演出拉開序幕。此次系列演出將從長安大戲院開始,連續(xù)在一年時間內(nèi)推出十臺張建峰奚派經(jīng)典劇目展演,將在臺灣戲劇院畫上圓滿句號。
《焚綿山》是一出清明的節(jié)令戲,也是一出京劇舞臺上不太常見的冷戲。《焚綿山》說的是春秋時期故事,也是清明節(jié)的由來。亡命國外十九載的晉文公重耳,回國執(zhí)政論功行賞臣子。曾在重耳顛沛流離饑寒交迫之際“割股啖君”的介子推,不愿邀功受賞,攜母隱居綿山。晉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介子推不改其志,母子抱樹而死。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逢介子推被焚之日,舉國禁火三日,家家寒食,同時遍插楊柳,改地名為介休,以為紀念。“寒食節(jié)”遂由此來,后發(fā)展成為中華民族紀念先賢亡人、踏青賞春的共同節(jié)日——清明節(jié)。
在《焚綿山》中出演介子推的演員張建峰,是名票歐陽中石先生的徒弟,此次歐陽中石也特為他題字——奚韻流長,講到奚派老生的特點,歐陽中山先生說“奚派創(chuàng)始人奚嘯伯先生兼收并蓄,為人平和”,而張建峰不僅嗓子好,韻味十足,而且表演到位,身手利落,讓滿場觀眾頻頻叫好。《焚綿山》從余叔巖、劉春喜、馬連良到李盛藻、奚嘯伯老生名家等均演出過,由于這出戲在介子推與母親在晉文公焚山時有繁難的唱、念、做、舞以及從高處翻下等難度,中老年演員多不擅演。馬連良曾想傳授給北京戲校的學生,但因特殊原因而差點瀕臨失傳,北京京劇院的金獎老生演員張建峰連續(xù)幾年清明節(jié)上演該劇,獲得戲迷的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