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描作業過程中,對初學者來說,最經常遇到的就是所描繪的對象準確和不準確的問題。
這就給我們提出素描作業模糊性問題,模糊概念是指沒有明確外延的概念,如“明與暗”、“長與短”、“大與小”、“虛與實”等等,這些在繪畫語言中常用的概念都是通過大致的比較而得來的,它們之間都沒有絕對的分明的界限,無法用精確的數據來劃分這些概念之間的差別。正因為這樣,素描寫生的準確性是隨著作者理解能力和技巧不斷提高而提高的,這也是素撈 寫一準確性認識的特殊性。
那么怎樣才能少一點模糊性,多一點準確性,使我們素描寫生準備程度不斷提高呢?
首先是認識上的提高,再是方法要正確。認識的提高應是鑒賞能力的提高。經常看看一致公認的好素描作品。這個好作品也就是比較準確的作品。多分析、多研究,認訓它好在哪里,看多了作作品,眼界自然就提高了,自己作畫時也就會慢慢向好的標準靠攏。
比較是素描寫生時唯一正確有效的方法,素描寫生過程中認識和標準的模糊性,只有不斷地、反復地進步比較,找出問題,改正錯誤,不斷完善,這個工作做得認真細致、越深入,那么畫面就會越完美,越準確。絕以的準確是不可以的,只要達到一種共識的準確程度就算可以了。
在傳統的素描寫生理論中,有非常完整的關于“點”和“線”的應用法則,然而對于初學者來說,并不是所有理論和法則教能夠被熟練地認識和利用的。譬如說在測量和確定物體的比例時,隊了可以憑直覺來判斷外,還可以通過使用鉛筆來測量線段與線段之間的距離來判別。其中關于“用鉛筆來測量距離的方法”就值得進行分析和探討。這是一種對物體的各種線段的長度(通常有兩個端點)進行比較的方法。由于手工測量的模糊性,通常所能判斷的僅僅是線條這間的長短,而不可能對線條的精確數值進行比較。事實上,用這樣的方法在畫面上表現物體的形體比例有許多困難,因為在形象思維活動過程中,人們地“精確數值”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只能認識和表現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模糊比值,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下面就結合我們啟迪美術學校—國美畫室這幾年學生學習的情況,讓我們來探討一下素描寫生中的幾個關于“點”、“線”和“面”的運用方法。
一個中間“點”
誰都知道,一根線條由兩個端點組成,而用視覺手段對一要紅條進行準備分割時,最容易的是找出它的中間點的位置,這是由人的形象思維的特點所決定的。在素描寫生過程當中,有許多關系需要我們仔細地加以辨別和判斷,不妨可以利用“先找出中間點的方法”來確定最基本的比例關系,例如,在進行頭像寫生時,可以在畫好了大體的輪廓之后,首先確定一下眼睛的位置,因為眼睛的位置往往是處在頭部的中間(也就是處在上下關系的中點位置);然后再去確定其它的位置和比例關系就顯得比較容易,這種現象完全符合人的形象思維的特征。
事實上,我們還可以舉出很多諸如此類的例子,譬如說在描繪整個石膏胸像的時候,首先我們可以確定上下兩個端點的位置,即頭頂和底座的位置,緊接著在通常情況下,最容易尋找和描繪的必然是下巴的位置,因為它時常處在二分之一的地方。我國古代有許多關于繪畫定點定形的理論知識,其中“三庭五眼”就是在人物頭像描繪中對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進行規律性的分析總結而形成的經典理論。
兩個基本“線”
兩條基本“線”是指水平線和垂直線的運作,具體地說,我們可以把在寫生當中所要處理的各類線條歸納為“接近垂直”和“接近水平”兩種情況,就是以“水平線”或者“垂直線”作為衡量的標尺,去測量和比較各種接近于它們的線條的性質,從而來把握畫面的整體關系。
在畫人物像素描時水平線、垂直線比較法一般用來確定結構下下和左右的位置,如兩眉弓骨點發生透視變化后,哪個骨點,哪個骨點下,如果用眼睛看不準的話,用水平的鉛筆對著對象一量就看出來了。又如俯視頭像的耳和后腦不易畫準,但只用水平線橫著一量就會確定上耳輪會上移到眉弓和發際之間的位置,耳垂會上移到顴骨的位置不易找準,但只要用垂直線量一下,它是在鼻翼左邊不是右邊,在嘴角的左邊還是右邊,或者在一條垂直線上就一目了然。經此類推,頭部的個細小的結構都可以通過水平線和垂直線比較的方法找出來。更準確的某一個點還可以用水平線和垂直線相交的座標點找出來。
多種幾何“塊面”
“三塊面”是指多種組合的單位幾何形比較法。單位幾何形比較法是說觀察對象的亮面所呈現出的類似平面幾何形。如額面受光面呈長方形或者不等邊的梯形,這些幾何的面積如何,再把畫面上額面受光面進行比較。如果把長方形畫成正方形或者把梯形畫成長方形,就是說畫面上的幾何形和對象的幾何開不能成為相似的幾何形,那就證明畫錯了。又如眉弓和眼之間呈銳角三角形的這面,再檢查一下畫面上這塊亮面是否也呈三角形并與地象上的三角形相似。暗面也同法比較,這種方法可把時暗塊面比較得基本準備。
綜上所述,要提高素描寫生準確的程度,必須整體觀察事例把握,結合“一點”、“兩線”、“三塊面”的方法并靈活運用。這樣將對迅速有效地提高造型控制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