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除了這種來源于學院和教育系統的權力外,另一種權力則是對藝術教育進行直接的行政干預,即借助行政管理之名將藝術教育官本位化。藝術教育需要行政管理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中國大多數藝術/美術學院中都會出現行政權力過大而影響到具體教學,甚至侵入學術科研領域的情況。
除了藝術教育的權力化外,當下的藝術教育還面臨著產業化、市場化的危機。20世紀90年代末期,藝術/美術學院擴招后產生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導致了藝術教育的產業化。產業化不僅改變了藝術教育在社會、文化系統中原本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改變了藝術教育的功能。目前,一些藝術學院基本喪失了作為人文學科本該秉承的藝術精神,以及培養藝術人才的歷史使命,相反,由于一味追逐利益,學生無非是藝術教育產業鏈條上的開端,是資金和財富積累的重要來源,教師無非是這個特定經濟系統運轉中的工具。當然,教育產業化的好處之一就在于國家有了更多的財政收入,同時,部分藝術學院也可以在短期之內聚斂財富,而財富的增多難免滋生腐敗,大興土木,難免資源的重復與浪費。孰不知,一所好的藝術學院不在于它是否高樓聳立,而是在于它能否培養出優質的人才。誠如梅貽琦先生所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的藝術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