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有位很著名的風景畫家叫柯羅,他晚年說過一句話‘我每天早上醒來向上帝祈禱,讓我像小孩一樣天真地看世界’ 。我歲數越大越明白這句話,孩子們都是我的老師,沒有學畫這件事情,甚至沒有畫畫這件事情,要緊的是大家都有眼睛。現在春天來了,我在公寓旁邊走,發現每朵花兒都好看,每棵樹都好看,那個時候我覺得我可能只有5歲。 ”藝術家陳丹青如是說。
日前,“藝術與童年:和陳丹青聊藝術”——《我的第一本藝術啟蒙書》廣西師大出版社理想國(北京貝貝特)新書首發沙龍活動舉辦。畫家陳丹青作為受邀嘉賓和主持人林曦與小讀者、孩子家長及老師們一道探討了有關兒童藝術教育的方式和意義。
“我喜歡畫樹。 ”“關于畫畫您有什么技巧么?我總是畫不好。 ”“我每次上完課回來都特別高興,因為看著自己畫完了一個作品。 ”“您是怎么喜歡上畫畫的? ”“您原來有沒有想過從事別的職業,不畫畫了? ”活動現場,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充滿童趣,時不時引發哄堂大笑。
其實,如何讓孩子去認識藝術、與藝術親密接觸是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活動中,孩子們童言無忌,但陣陣笑聲的背后,通過在場孩子家長的發言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國兒童藝術教育領域,以繪畫學習為例,大部分家長希望孩子們可以經由某種正確學習方法而在繪畫領域表現出色,而其中存在著的困擾甚或干擾,映射出大眾對于藝術理解和認識的一些誤區。“一位美術老師在教孩子們畫畫時,可以對他們說你們學的不是畫畫,你們學的是需要用眼睛去看這個世界,之后學著用手將你們想到的東西畫出來,所以你們畫的不是世界,而是你們的心。 ”對此,陳丹青道出了他的態度。
此次來到活動現場的主體人群是5歲至15歲的青少年兒童,且以小學生居多,所以可以明顯感覺到對于兒童如何去接受和展開藝術學習之旅更多的決定權還是在家長手中。“學齡前、 13歲以前的孩子,我主張不要跟他解釋有關美、大師、藝術等概念性知識,不要太早灌輸這么多詞匯給孩子。如果帶他去博物館根本不要對他去解說,因為他首先是聽不懂,另外是會厭煩。就讓他去看,如果他實在不想看,那么就帶他出去,他想吃、想玩,可以保持他的動物性。 ”在此方面,陳丹青依據不同年齡層給出了具體的建議,可見其對兒童藝術教育問題有著深入觀察和思考,話語樸實卻透著中肯,也為在場急于求教的家長們指點了迷津。“對于那些特別敏銳或者可以說有天分的孩子,在10歲至15歲之間,就要特別當心了,要看他到底喜歡什么,哪件事情拽都拽不回來一定要去做,就說明他真的想做這個事情,如果此時他喜歡的正好是畫畫或者音樂等,就需要帶他去好的環境,能夠耳濡目染非常重要。至于美術史、流派等詞語和概念,我想差不多要到初中以后他們才會開始感興趣,并具有理解力與判斷力。 ”
具體來看,家長有時候可能會出于功利性,考慮到現實中孩子升學、就業等問題,但更多時候,其實并未期盼孩子成為一名專業畫家,只是單純希望其在藝術上也可以具有一定造詣,但無論初衷為何,從現場反應來看,大多數家長都想讓孩子可以通過學習在繪畫領域表現得足夠優秀,如果表現欠佳好像從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需要放棄了。就這一不僅局限于繪畫藝術領域的現象,陳丹青給出建議,認為不要太把孩子看作孩子,他們有自己的才能和愛好,也許一時并未看得出來,“我們經常小看孩子,不太注意到他本身的能量” 。所以,首先要克服的應是家長自身的家長欲。“我經常會遇到一些家長說我的孩子應該怎么學畫,怎么能夠畫得像你這樣?問題不在這里,而在于家長了解孩子么?有冷眼觀察其喜歡或討厭什么事情么?這其中教育就開始了。例如很多女孩也許對藝術沒興趣,但很會講話,也許將來會成為一流的公關或者外交家。家長最要緊的是冷眼看,然后帶著孩子走向他感興趣的地方,而不要強行帶他去他討厭或者沒感覺的地方。 ”
另一方面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行為主體的小朋友們又是如何看待繪畫的呢?在社會整體的教育理念和家長的價值判斷之下,我們是否存在著將其主體客體化的現象呢?也許他們還太稚嫩沒有能力去建構自己的人生,甚或他們還無法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而對此我們能做的可能就是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與重視,不是去為他們做什么決定和下定論,而是用藝術來浸潤他們的童年,并尊重他們對于未來的選擇權。
陳丹青說,他在世界各國博物館總是看到兩種情況:一種是大人抱著嬰兒在參觀,其實嬰兒在睡覺,但他覺得這是一種胎教,是非常好的“嬰兒教” ,這同帶其去嘈雜的飯店或商場而孩子在睡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另一種則是經常會看到小學和中學的老師領全班同學直接進入博物館,那并不是瀏覽式地看,而是老師做過功課后,帶領同學們來到某一張畫面前,然后就在那里上一堂課,一講就是一兩個鐘頭。他講到,“在國外,幼兒園的老師有時會有一些詞匯選擇,例如他覺得一幅畫畫得不是很好,會對孩子說That’ s interesting (很有意思) 。所以盡量不要對小孩說出帶有價值判斷的詞,大人說好或不好、對或不對,有時是在扼殺小孩的思想,使孩子的童真沒有了。只有些特別頑強的小孩,你再扼殺他,‘槍林彈雨’ ,最后他拿起筆又回到原來的樣子,這是少數天才,甚至長大了可能會真的變成一個天才畫家”。
“學齡前、 13歲以前、 18歲以前,這3個階段不要太控制孩子看什么或者不看什么,由他自己決定。他當然會胡亂地看,也許有些孩子完全沒興趣,有些卻沉迷在里面。大人們不要太在乎這件事。如同學齡前孩子看的東西,到了學齡后會自動消失,忽然也許就不喜歡看了。 ”為此,陳丹青還現身說法,回憶道:“記得我13歲以前喜歡畫畫,同時還喜歡唱歌跳舞,還去拍過電影,捉蟲子、上樹闖禍,可是到了13歲后,忽然一下我絕大部分時間只畫畫,別的東西我一點興趣都沒有了” ;“而到了18歲又是一個飛躍,以前的很多習慣可能會忽然停頓,轉入更高層面的要求。如果有一種習慣在你看來不是很好,想去掰正它,強迫他喜歡他不喜歡的,或者他喜歡的不讓他喜歡,有時候卻導致掰壞了。不能縱容孩子,同時也要非常小心,不能過頭,有些事情會自動消失,或者自動生長。例如絕大部分兒童讀物是很平庸的,但是讓他去閱讀沒有關系,而一小部分會是特別好的、經典的,如在那么多童話中安徒生、格林是好的,小孩會自己選擇,大人不要太擔心。 ”這些話語也許可以為我們對于兒童藝術教育提供更多的思考與幫助,去引導更多未知的可能。
誠如這部法語譯著所遵循的理念,簡單而通俗,由法國資深童書作家貝亞特麗斯·豐塔內爾所著的《我的第一本藝術啟蒙書》介紹了世界上博物館里的脈絡,用孩子們都能看懂的語言寫出來給孩子們看。陳丹青在腰封上寫了推薦語:懂得藝術,乃終生之事,愛慕藝術,起于孩童。看畫、聽樂、讀書,須“從娃娃抓起” 。之于兒童藝術啟蒙與教育,陳丹青給出了他的獨特思考與見解,面對同樣的問題,您又會如何看待和解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