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加速我的亞洲概念 ——《藝術新聞》創始人劉太乃危機下的拓展策略》
“的確,我們這個月的廣告就大幅縮減。這是1月份的《當代藝術新聞》,和原來的相比,你看,厚度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要知道之前的廣告量至少是現在的2倍。”《藝術新聞》雜志創始人劉太乃毫不掩飾地拿出最新的雜志和過去的雜志在記者面前對比。他指出,從12月份開始,在他們雜志上投放的廣告量就大幅萎縮,尤其是內地廣告比例,而伴隨金融危機的持續,內地客戶肯定還會萎縮。
從無到有的艱辛歷程
不過,他話鋒一轉:“市場再冷,《藝術新聞》也不會回到過去3個人打拼的境地。”這樣的自信當然要從《藝術新聞》的創刊開始說起。
來自臺灣的《藝術新聞》雜志自1997年創刊至今,已經10多年的歷史,每月出兩本,一本是關于古董,一本是關于當代藝術。用劉太乃的話說,這本雜志從創始之出初就是沖著亞洲整合而來的。既然ART NEWS,ART IN AMERICA,ORIENTATIONS等西方雜志能靠英文把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不同文化串聯在一起,那么中文也能把正在國際上崛起的華人圈,包括中國的臺灣、香港、內地以及新加坡和海外華人圈市場整合起來,走了8年記者的劉太乃從辭去工作單槍匹馬地創建《藝術新聞》開始,這樣的野心和理想就已立定和成型。
10多年后的今天,劉太乃對于這段歷程的艱辛有著頗多感觸。他告訴記者,這段歷程中最艱難的就是語言和進入市場的成本兩大問題。他說:“那時,幾乎是沒有客戶的,除了幾家拍賣公司,如嘉德、瀚海和朵云軒。當時內地連畫廊也沒有,即使有也不懂怎么做廣告。長達5、6年時間的投入成本很大,僅僅來回交通就不便宜。2003年‘非典’之后畫廊才多起來。”
現在的《藝術新聞》,其客戶群體從臺灣、香港到內地,另外還有海外的華人圈,如紐約、倫敦做中國藝術家的畫廊也都會在他們的雜志上登載廣告。所以,他表示《藝術新聞》并不只依賴內地市場,即使后面內地市場的廣告進一步大幅萎縮,他們的生存和營利也是沒有問題的。更何況,他的兩大新布局從2008年上半年就開始了。
亞洲概念不是停止而是加速
這兩大新布局,一個便是08年4月開始,《藝術新聞》當代刊開辟了“7080”新銳藝術家板塊,該板塊專門為推廣年輕的、有潛力的藝術家而準備。劉太乃透露,這個板塊一方面版面是可以出售的,令一方面也引來不少經營中國新銳藝術家的畫廊廣告。要知道,目前各家畫廊以尋找新的藝術之星為概念和口號似乎已成一種趨勢。
另一布局,則是從08年初,劉太乃就開始不斷前往日本市場考察。而現在,在他們的雜志上已經可以看到日本客戶的身影,這樣的跡象從2008年上半年就開始了。
“當然這也是基于日本機構紛紛想走出本土,我們才有機會拿到廣告。”劉太乃告訴記者。所以,他說金融危機雖然短時間內縮減了他們內地客戶的廣告量,但是卻帶來了新的市場和客戶:那就是日本市場和更多的海外客戶。他說:“我的亞洲概念在此時不是停止而是加速。”
或許,他的自信是有道理的。翻開09年1月最新《藝術新聞》當代刊,記者發現,其封面和封底已經被日本畫廊提供的小林浩的作品廣告和09年日本東京藝術博覽會的廣告給占領。
劉太乃分析說,日本的藝術品這幾年都是臺灣人在買,其次便是大陸人買。而今年日本和韓國的作品都有點被炒作起來的勢頭,其中也是因為臺灣人在買。這次秋拍也證明他的謀慮是正確的,多家日本和韓國拍賣行都走出本土前往香港舉行拍賣。《藝術新聞》的角色剛好符合了這一市場走勢的需要。而韓國,他認為目前沒有必要去開拓,因為韓國畫廊早就紛紛進入了中國內地市場。
雜志不在于發行,在于視角
對于雜志的經營,劉太乃表示,整合亞洲的概念讓《藝術新聞》從開始就與眾不同。
國內的雜志關照面都比較狹窄,而《藝術新聞》的廣告來源相對于內地雜志來說要廣泛。他表示,一本雜志的好壞與發行一點關系也沒有,而是與雜志的視野相關。雜志要想做好,其藝術新聞的視野必須廣。而《藝術新聞》能做到的就是這一點,雜志這個平臺就是要讓眾人去分享的。在利益上不設任何立場,做到相對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