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哈德·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
1932年出生于德累斯頓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51年-1956年就讀于德累斯頓藝術學院;1961年-1963年在杜塞爾多夫國立藝術學院深造,畢業后在該校任教;1971年起被聘任為教授,在那里執教至1994年退休。1997年獲47屆威尼斯雙年展大獎,2002年—2003年“格哈德·里希特:繪畫40年”的大型回顧展在美國的紐約、舊金山、華盛頓、亞特蘭大四座城市展出。現居住在德國科隆,潛心進行藝術創作。
提到德國畫家,人們都會把它與表現主義風格相聯系,而生于德國、長于德國的格哈德·里希特卻是個例外。作為油畫家,里希特以其富于生活化的純粹照片寫實和純抽象的作品,引起藝術界的強烈回響。創新的風格和敏感的題材使他不斷在國際上獲得大獎。同時,他還成為藝術收藏界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多次名列《藝術指南》(Kunstkompass)在世藝術家世界排行榜的首位,2008年在倫敦蘇富比,他的一幅名為《燭》的油畫(Candle,1983年創作),以1050萬歐元成交,使里希特成為在世德國畫家中身價最高的一位。
這位成功的德國油畫家1932年出生于德累斯頓,在上勞西茨地區(Oberlausitz)長大。他16歲時離開學校,當過一段時期的攝影助理,后隨著一個業余歌舞團體周游了全國各地,1951年進入德累斯頓藝術學院學習美術。他的畢業作品是一幅社會現實主義風格的大型壁畫,現還陳列在德累斯頓德意志衛生保健博物館里。該作品展示其豐富天才,為他以后成為成功的自由藝術家打下了基礎。當時他生活在東德,就意識形態而言,東德和西德還存在較大的差別,多次西德旅行使他對一種另外的、令人激動的抽象表現力所吸引。1959年,里希特從東德去西德觀看了第二屆卡塞爾文獻展。在這次展覽中,波洛克和封塔納的作品深深地震撼了里希特。他開始在自己的畫室寂寞地進行其無形式藝術的實驗。出于對東德文化方面的狀況及不能充分發揮其藝術才能的不滿,他于1961年3月與妻子離開了德累斯頓,逃往西德。那年的秋天,他在杜塞爾多夫國立美術學院重新入學,在那兒接受了他的二次教育,他摒棄之前所學,并嘗試用新的藝術語言進行創作。
在杜塞爾多夫上大學時,里希特認識了上世紀60年代藝術道路上的同路人,盧埃格、珀爾克及巴勒莫。1963年以來,里希特和他們幾位經常舉辦展覽,共同邁出走向公眾的第一步。那時里希特十分重視和其他藝術家的友誼及團結。他曾說:“與思維和我相同的藝術家交流,并組成一個團體對我很重要,否則一個人會一事無成的。我們的一部分理念是在交流中開發的。在此意義上,和其他藝術家的交流,特別和盧埃格與珀爾克的合作,對我來說很重要,它成為我所需要的信息交流的一部分。”
不久,里希特放棄了最初的非形象畫風格,選擇了一種獨特的創作方法,即照片繪畫(Photo-based painting),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他堅持這種畫風。他以照片為基礎,但是卻不完全重現照片,他通過樣板的媒體性質與繪畫融合將該距離體現出來。此畫法最突出的特征是照相性的灰色及主題的不清晰性,在繪制照片時,經常將兩種相互矛盾的手法(粗糙與細致)并置于同一幅作品中。忽略原照片的細節是藝術家經常采用的手段之一,在忽略細節的同時對照片進行模糊化處理。早在1972年,他的作品組“48幅肖像”(48Portraits)就代表前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這個黑灰色的照相現實主義系列油畫作品,展示了他從一本老百科全書中挑選出來的48位作家、自然科學家、作曲家和其他名人進行描繪的畫像。
S.與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