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五月 95x120cm 1978年
淡泊與韻致可以說是韓國美術的典型特征,這一特征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大韓民族的民族情感,并成為韓國文化的核心要素。我認爲在東方叁國“韓國、中國、日本”的藝術特性中,韓國藝術是由于樸素的自然主義從而形成了淸韻樸質的審美意識。雖然西歐追求張力的美術樣式與寫實的表現手段影響著韓國的藝術界,這一特性在韓國文化固有的維持期中仍然延續其塬有的面貌,因爲所謂淡泊與韻致的審美特徵,就像朝鮮的白磁和粉靑陶器一樣蘊含著大韓民族的民族氣息和韓國文化的固有本性。現在在盲目的世界主義或國際化背景中孕育著混血兒式的、無國籍性的藝術傾向,我們更應該堅持韓國固有的文化傳統, 并進一步在韓國的傳統藝術中謀求合適的發展方案。在日本的殖民政策與解放以來的西歐文明影響下,我們長久忽視了固有的文化傳統,其結果是我們看到了韓國固有文化或前近代文化的衰煺。
月田張遇圣一生的藝術創作追求,可以說是將傳統中的藝術價値以現代的造型方式來再創造的歷程。 1950年戰后以來,是許多美術家在泛濫的外來思潮的影響下喪失自我的混亂時期,月田先生不但孤高地堅持了個人的志操,而且在東洋繪畵的本體領域中探索出自己的畵道。先生不僅沒有因襲守舊或固執己陋,還不斷地向嶄新的藝術境界邁進。我認爲先生的繪畵哲學就是“繪事后素”的精神。這句話的含意是作畵之前首先當確立心的本領。記得我最初接觸這句話是在大學二年級時,在月田先生的《東洋美術史講義》中,月田先生對于“后素”之“素”列舉了多種的解釋:有釋之爲“白”的意思之“素”,謂由復雜之中解放出來的純粹質樸之狀態;又有釋之爲“空”的意思之“素”,謂無慾無垢的淸凈之狀態,而又謂在其中蘊含著事物的本質,卽在其中蘊含著眞面目的超然的世界,正是具有這些姿態以后才應該作畵起來。后素之精神就是自古以來傳承著的士大夫精神,這種士大夫精神在與繪畵中融合時產生了格調高雅的文人畵。比庸俗的職業畵家更加高雅且生動的南畵意境就是文人精神的産物。月田張遇圣的文人精神是高雅且淡白的精神世界,它給我們藝術家一個典範性的啟示。同時,月田先生又給我們講了道家的“無爲思想”,“繪事后素”與“無爲思想”就是東洋美術的思想根源,爲了使極度人爲的現代文化返回到自然的境界,我們必須達到基于自然廣大和諧的理想世界,東洋繪畵,尤其是文人畵所追求的氣韻生動不是通過辨證法的演繹可以達到的,而是通過直觀來達到“禪”的境界。辨證法本來是重視合理主義的西洋人之思維方式。但是“無爲”的思想猶是追求人間本性之自由解脫的境界,是一種天人合一的精神,這正是月田繪畵的精神世界。
藝術家就是思想獨立的存在,因爲藝術就像宗敎那樣涉及到生之內的實在而不涉及到生之形式。尤其, 東洋繪畵是比西洋繪畵更加內在的。現實主義重視存在的本質,但是東洋思想重視本質自體。所以東洋繪畵的特性可以說是精神主義之重視。
通過月田先生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后素精神”與“無爲思想”。 他的作品極為簡潔地體現了高度濃縮的思想內涵。他的作品絕大部分都呈現著文人畵的意境,他的作品,從鶴到白鷺等題材,再到人物和靜物及山水都是這樣。那些作品中都蘊含著內在的、超然的精神境界。鶴與白鷺等題材一直是高古的文人士大夫的象徵。他畵的鶴之意味與特徵主要在于特有的造型方式,卽以簡潔的凝縮的線條創造出對象之本質的形態,幷且以設定了和周圍調和的空白作爲具有最大余韻的畵面構成。他畵的鶴,不僅是孤獨的人格寫照,而且像他的大部分作品那樣表現出深遠的禪之瞑想世界。在1945年解放以來,月田先生就可以說是韓國畵壇倡導新風的先驅者.他作為畫家和美術敎育者兩方面都達到了非常成功的水準,培養了許多活躍于韓國畵壇的弟子。不僅如此,出于對美術硏究和展示的目的,他還設立了月田美術館,又制定了月田美術賞. 他對現代韓國畵壇之發展的方向和方法的摸索所作的努力,對韓國美術界都有著非常大的貢獻。總之,可以說月田張遇圣畵伯是創造新文人畵的現代韓國畵壇的代表,也是韓國文人畵家的眞正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