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西莉·布朗
(Cecily Brown)
1969年出生于倫敦,1985年-1987年在英格蘭薩里的埃普索姆藝術學校學習藝術設計課程,1987年-1989年在倫敦的莫里學院學習繪畫和版畫,1993年在倫敦的斯雷德藝術學院(the Slade School of Art)獲得藝術學的學士學位。后遷居美國,并在紐約生活和工作。
在上世紀90年代繪畫藝術強勁復蘇的語境下,來自英國的塞西莉·布朗,以其充滿活力的藝術特色,成為世界畫壇的關鍵人物之一。她初到美國,就與著名的戴奇項目(Deitch Projects)當代藝術展覽館合作,分別于1997年和1998年舉辦了兩次個人畫展,好評如潮,并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年輕的藝術家能享此盛譽,在當時藝術界被傳為佳話。
塞西莉從小在自由的藝術氛圍中成長,母親是曾經獲得過布克提名獎的小說家謝納·麥基(Shena Mackay),父親是英國的一名重要藝術評論家大衛·西爾韋斯特(David Sylvester),家庭環境養成了她敢于創新的藝術性格。她的畫面融合了具象和抽象的繪畫語言,拓展了傳統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的形式和精神,從中也可以看出藝術史上她所尊重和欣賞的畫家給她帶來的影響:從戈雅到普桑,再到奧斯卡·科科施卡以及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德·庫寧等。她的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又加入了21世紀的“一個果敢的女性視角”。
注重色彩是塞西莉作品的一個重要特點。畫面整體上總是洋溢著繽紛的色彩,讓人感受到如同交響樂般的色彩律動,以及相當有力的動勢筆觸。由于作品人物的形象有意和背景的抽象性景物融為一體,畫作的戲劇性情節被隱藏在凌亂的色彩之中,似乎在考驗著觀賞者思維的拼合能力。作品《狂歡節與四旬齋》(Carnival and Lent)就展現了一個熱鬧節日里眾生蕓蕓、琳瑯滿目的場景,豐富的色彩更強調了喜悅的氣氛。
塞西莉那充滿張力和躁動的畫面,具有渾厚堅實的體感,能引起人們情感體驗的寬度和深度,尤其是與觸覺、享受、激情等相關。性和肉欲是塞西莉熱衷表現的主題,她把顏料等同于肉體,并創造出一種坦然的情感畫面,這種畫面在狂放的筆法和刷痕的劇烈混合中,掩藏著濃重的肉欲,蘊含著女性的恣意。這樣使得人物與背景相互融合在同一平面上,不分彼此。如作品《燃燒的影子》(Buring shadow)的畫面處在二維和三維之間,人物的形體與所描繪的環境在色彩的作用下,沒有清晰可辨的界限。
在塞西莉那布滿細碎密集筆觸的畫布上,忽隱忽現的人物被鮮艷的色彩所包裹。她在作品中小心地維持著抽象的形式技巧和具象內容之間的平衡,以求得凌亂中的秩序感。在強有力的動勢筆觸中,逐漸地將具象的結構以破碎的抽象形式展現出來,就像她自己認為的:畫沒有固定的主題思想,而是反映生生不息的變動。塞西莉喜歡弗朗西斯·培根所提倡的:真正的畫家并不是按照事物實際樣子,而是根據這些事物的感覺來畫的。塞西莉說:“我總是想著能夠以一種簡潔而隱晦的方式來傳達具體的形象,就像畫面中有一個人的存在,并不需要真實地描繪出來。”在作品《秋千上的女孩》(Girl on a swing)中,只看到模糊的身影。此外,她經常以好萊塢經典影片來命名自己的畫作,譬如《睡衣游戲》(The Pyjama Game)、《睡前故事》(The Bedtime Story)、《逃亡者》(The Fugitive Kind)等等。
塞西莉的作品大都是大膽嘗試的大尺幅作品,2008年9月在紐約加戈西安(Gagosian)美術館,卻第一次以解釋人體比例和感知片段題材的方式,展出了她一系列珍貴的小幅作品,其中運用了各種各樣的涂抹技法,給人生動的感覺。這些畫通常都沒有名字,而是她自身探索和解析思想與形式、獲得新的重要意義的力作。
2009年上半年塞西莉在德國的戴西陀當代藝術館(Deichtorhallen Hamburg)舉辦了一個1998-2008十年內的回顧作品展,引起藝術界的轟動和收藏界的熱捧。現在她的許多作品被紐約州布法羅的奧爾布賴特—諾克斯美術館和愛荷華州的德摩尼藝術中心永久收藏,同時也得到著名私人收藏家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和邁克爾·奧維茨(Michael Ovitz)的青睞。作品曾在2004年紐約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2005年倫敦薩奇畫廊(Saatchi Gallery)的“繪畫的凱旋(The Triumph of Painting)”以及在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更偉大的紐約(Greater New York)”等展覽中展出。作為一名出類拔萃的女性藝術家,塞西莉·布朗的作品為女性主義藝術贏得了自由和獨立,在國際藝術領域里獲得了屬于她自己的一席之地。
秋千上的女孩 2004年 布上油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