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夫子(資深博物館人)
對中國人來說,慕尼黑絕不是個陌生的名字。說到這個城市,很容易就會想起著名的十月啤酒節、德甲勁旅拜仁慕尼黑、美如夢幻的新天鵝堡,還有寶馬和西門子。更不要說從這里走出的名人們:傳奇的茜茜公主、足球皇帝貝肯鮑爾、《格林童話》的作者格林兄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等等。其實不止如此,這里還有一項特產,就是博物館。
據官方說法,慕尼黑共有46個博物館和收藏室,還有70多個繪畫陳列館。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科學博物館之一德意志博物館、歐洲最早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之一弗里德里希阿魯門博物館、深受車迷和旅游者喜愛的寶馬汽車博物館……每個都有說不盡的話題。不過這次我們要談到的是博物館界的又一個龐然大物巴伐利亞國家繪畫收藏館(德語:BayerischeStaatsgem·ldesammlungen,英語:Bavarian State Picture Collection)。
就像以前談到的柏林國家博物館、德累斯頓國家藝術博物館一樣,巴伐利亞國家繪畫收藏館也是個龐大的博物館群,居于核心位置的是在慕尼黑的五個館:老繪畫陳列館、新繪畫陳列館、沙克美術館、現代藝術陳列館、布蘭特霍斯特博物館,此外在巴伐利亞州各地還有十幾個館。
顧名思義,巴伐利亞國家館主要以繪畫收藏聞名于世。從達·芬奇、丟勒、魯本斯,到21世紀最前衛、最先鋒的作品,巴伐利亞國家館擁有一個巨大的收藏體系,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藏品種類在原先單純的繪畫、雕塑的基礎上,逐漸增加了印刷品、攝影、視頻藝術、裝置藝術等新的門類。
每個享有盛譽的博物館的建立,都必然有其建立和發展的歷史背景。雖然嚴格意義上巴伐利亞國家館真正的組建雖然比較晚,但細究起歷史淵源,其最古老的部分還可以再往前追溯很久。
慕尼黑是巴伐利亞的首府,巴伐利亞現在是德國的一個聯邦州。但是在19世紀后期之前,巴伐利亞還是個獨立王國。實際上直到今天,很多巴伐利亞人也并不認同自己德國人的身份,反而仍然強調自己的文化特性,認為自己是相對獨立的。這是題外話,不過在有意無意之間,巴伐利亞人為建立自己的文化卻是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19世紀之前,藝術的收藏家和保護人主要是各國的王公貴族。雖然在當時藝術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國王之間用來炫耀財富、宣示地位的道具,但也是因為如此,在這些王侯中出現了一些真正的愛好者和鑒賞家。巴伐利亞的幾代統治者都是熱心的藝術愛好者和贊助人,他們按照自己的喜好,在歐洲各地搜集藝術品。
在啟蒙運動浪潮逐漸席卷歐洲時,當時的王者受到影響,為了啟發和教育民眾,開始將原來鎖在深宮的藝術品對公眾開放。可以說,這樣的舉措不但使慕尼黑成為文化藝術之都,也奠定了巴伐利亞國家繪畫收藏館建立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