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分裂與融合
策展人:王聰叢
參展藝術家:黃榮嶸、呂松、孫晗、韋威、張一凡、趙楷、周俊輝
開幕酒會:12月9號下午7點
展覽時間:12月9號到1月15日
地址:北京朝陽區建國路93號萬達廣場B座三層萬達影視城
連體陰 油畫 韋威
磨 video 孫晗
為愛發瘋的奧爾蘭多的故事 3 油畫 呂松
分裂與融合-----一場大眾文化和精英藝術在公共空間的對話
王聰叢
當代藝術的敘事空間,被置于特定畫廊、博物館的藝術機構之中,暗示著一種文化權威,并在這樣特定的空間中,來展示它精英藝術的身份。而電影等大眾文化的境遇在中國大陸,尤其是90年代,被學者引證法蘭克福學派“文化工業”的理論,遭到批判。80年代出生的藝術家,對極左文化專制主義時期是沒有任何記憶的,他們浸潤的是恰是90年代中國迅速的商業化環境,這時大眾文化,尤其是電影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作為消費對象進入我們的生活領域,逐步成為我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藝術家,在觀看電影時候是接受大眾文化的一個分子,電影也是被當作一種視覺方式被接受的,同時在做自己作品時,他又充當了精英文化中視覺制造者的角色。這兩個分裂的文化形態,在80后的藝術家身上,又將體現怎樣的狀態?
法蘭克福學派的核心美學家阿多諾,站在一個維護精英藝術的立場,強調藝術自律,斥責大眾藝術不過文化工業,對大眾進行欺騙的啟蒙“藝術作品必須通過與被詛咒的現實的差異,體現一種否定的立場,只有這樣,存在可能回到它原來的位置,即它自身本來的位置”。但是,藝術家不可能和社會文化語境中發生分裂。作品也不是一個自身封閉的場,它可以將多種多樣的具體形式滲透其中。這次展覽中,80年代成長起來的藝術家,經歷的真實,使他們選擇肯定大眾文化的立場出現。在自己的文化語境中,借助了大眾文化中電影的一些手法,用自己的形式語言將審美活動架構起這在這種真實的世界。
呂松《為愛發瘋的奧爾蘭多》對電影畫面的反芻,通過油畫的語言,拼貼手法的運用,來探討現代人迷惑的道德準則。周俊輝《無間道》則直接把電影當成一種視覺符號,用靜止的丙烯畫的和連續的鏡頭對比來思考香港曖昧的身份。
黃榮嶸《在別處》用video的方式,融合的畫面來展現現代人精神和肉體的對抗和分裂。韋威油畫《連體陰》靈感來源于電影,卻不同于電影連續的敘事方式,他只能用一個畫面來定格人在自己同一個“連體”中,精神與精神的分裂。
孫晗和張一凡是這次展覽中的兩個女性藝術家,她們都用了video形式,作品最初的載體都和紙有關。孫晗《磨》在這張代表脆弱自我的紙上,展現了自我與現實的對抗、自我與自我的分裂,而張一凡《那些花兒》在一張紙上,“存在的故事都將逝去”中,展示友誼的世界里自我與他人的融合。
趙楷將電影元素直接融入衣服的媒介,是自我拒絕從大眾文化分裂的身份表征,但在融合之中,卻用獨一無二來的特點展示他精英式的態度。
他們都是80后的藝術家,他們都在經歷著大眾文化的現實世界,我們看到大眾文化的滲透進他們作品中的痕跡,沒有阿多諾堅定要“藝術對于社會是社會的反題”“藝術的生命就在于滅亡”的對抗、分裂式的話語,他們借用真實的世界,在大眾文化接受者的身份和精英藝術制造者的身份之間,來展示他們藝術的活力,讓我們在大眾和精英分裂的幻想中,看到二者曖昧卻真實的融合。
這種融合,在當代藝術空間的表現中,也不應是大眾和精英二元分裂式的,而應找到屬于自己的特殊位置。
我們反思一下這兩種藝術的分裂空間。精英藝術受到“起作用的”的體制的決定性影響。這種體制,當代是發生在畫廊、博物館空間中,賦予精英藝術以光暈,這種光暈和距離感、膜拜價值、獨一無二性及本真性相粘連,在這個被大眾仰望的藝術空間中,作品是作為與生活實踐分裂的語境被接受的。而作為大眾藝術的電影則是發生在電影院里。在觀眾無法打斷的電影的連續敘事方式中進行。這里大眾被定義在統計票房的數字中,成為文化工業中機械的分子。在這兩種空間中,大眾的身份是被壓制和分裂的。
這次展覽,我們把它設在電影院狹長的咖啡館中,企圖在兩者間達到某種調和。電影院是大眾藝術一個重要的發生地。而咖啡館,在歷史沿革中,讓人完成一種對于精英藝術身份的想象。如,18世紀英國倫敦社會中的咖啡店,成了藝術和文學批評的中心。現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后面,位于曼哈頓中區的咖啡館,是著名的高級知識分子的聚集處。而這次展覽咖啡館的地理位置,在中國北京的建國路,都市中聚集精英階層的空間結構里。在“電影院的咖啡館”這樣一個特殊的結合方式中,首先,它使這些受到大眾文化滲透的藝術作品找到它最原始語境。其次,觀眾能在這樣的空間中,完成對被大眾或精英文化所分裂的自在身份的認同。和作品之間,找到一種共同的“感覺結構”,完成和藝術家創作之間的“互文”。最后,通過這樣一個空間,企圖回歸現代被我們稱之為畫廊或博物館 “Gallery” 的本義----希臘時期用于陳列藝術品的長廊,在這個長廊里,藝術家、藝術品、觀眾之間,都在發生彼此的和內部之間的互動,這樣的一個空間,是“一種用于交流信息和觀點的網絡”,才擁有公共空間的真正意義。這個展覽安置其中,展示出分裂與融合的真實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