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先生近日成了藝術圈和媒體熱議的話題,他的“一百個齊白石比不上一個魯迅”等言論引起了一些國畫家的強烈不滿(據3月28日《北京晨報》)。對于吳冠中發表的諸多批評言論,我認為起碼有兩個問題值得思考。
第一,他批判美協和畫院的言論當然有其道理,但這都是圈里圈外多少人都說過的話,轟動一時只是名人效應所起的放大作用而已。這當然不是吳先生的責任,他有權利說出人人語中已有的話語。問題是我們的傳媒很看重名人的話,我想這里面可能并不是俗話說的“人微言輕”的道理那么簡單。“曾經圣人言,議論安敢至”,這是中國輿論國情的一種潛規則;反過來,名人或要人發議論也是因為其身份地位而有了某種保險系數,而且容易引起轟動效應,這又是另一種輿論國情的潛規則。前者的性質很明白,就是禁錮與鉗制;后者的性質較為復雜,既有符合言論傳播的道理,同時也有不正常和不利于言論爭鳴的性質。這就是傳媒的“追星”現象,既有其現實語境的必然性,同時更應該看到這對于形成自由、平等的輿論氛圍有不利的影響。
第二,吳先生的言論最受關注的可能還是他對中國美協和畫院的批評。以今年1月10日他接受《南方周末》的專訪文本為依據,我想做一些分析。關于中國美術界存在的問題,他說問題的根源“就是一個體制問題”,這似乎觸及到了根本性問題,可惜的是在他的具體論述中卻并沒有深入地談體制問題。當中國畫院院長龍瑞以“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的重大創作任務為例來反駁他的時候,本來這就是切入體制問題的核心——國家意識形態的利益訴求——的很好路徑,但是吳先生卻是以美術家對美協和畫院的印象、美協應該“提供好的服務”等話題作為回答。他認為現在的美協是抓錢、詐錢的機構,他惟一的一處對于“體制問題”的具體涉及是,“現在的體制,搞作品不如搞人際關系,都走這樣的路,作品就沒有了”。他提出的“以獎代養”,關鍵也是要出“好作品”。他對于美協、畫院養畫家的批評用了很不客氣的話,說“從中央到地方,養了一群不下蛋的雞”,關鍵也在于要“下蛋”——要出作品。他反復地說對好作品國家要給大獎,一張好畫應該可以養畫家半輩子,他認為現在國家獎勵畫家的錢太少了。
歸納起來,他對體制的批評是說現在的體制對于畫家創作出好作品是不利的,獎罰不分明、重賞不到位。這是一種什么性質的批評呢?近日每聽圈中人說吳冠中炮轟美協,我真有點納悶:他到底炮轟了什么?什么是他認為的好作品呢?沒有說;為什么要用納稅人的錢來獎勵好作品,也沒有解釋。他只是說了“出作品就是國寶”。我不知道在目前的體制——當然不是指吳先生批評的那種美協賞罰不分明的體制,而是全能控制的大體制——之下,可以被國家視為“國寶”的“好作品”究竟是什么樣的,我想大家不妨都思考這個很簡單的問題。
至于吳先生對于國畫、對于現實主義、對于市場、對中國美術與非洲美術的比較等這些問題的觀點,我也有些不同看法,但是我認為最值得思考的還是他對于“體制”的批評——他到底批評了什么、維護了什么?他是很膚淺還是很深刻?他的見解是很獨到還是很一般?或者僅僅因為是名人談“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