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與現實氣候,使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人與繪畫的關系。個體的智慧、感情與個體的局限在繪畫中留下痕跡,而這種痕跡是無可替代的——繪畫過程留下的理性與荒誕、激動與寧靜、機智與笨拙、細膩與粗放、完美與不完美……這些是無可替代的。手藝與藝術的區別也表現在這里。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近20年來,有一批畫家在探究繪畫語言新的可能性,以表現性風格傳達生命感受方面成效卓然。謝東明、閆平、王克舉、賈滌非、王琨、段正渠、井士劍、任傳文8位畫家,他們正是這方面風格探求的代表性人物。
也許是一種巧合——8位畫家都出生在1956年—1963年間。在那幾年里,中國人經歷了解凍的早春和隨之而來的政治清算;“大躍進”的狂熱與隨之而來的全國性饑荒。而“文化大革命”帶來的文化荒蕪與改革開放帶來的藝術復蘇,使他們在成長期就習慣于比較、判斷和思考。與成長于其他年代的人相比,這一代藝術家常常表現出與曠達相伴的沉重,早歲經歷又使他們對藝術的愛好特別執著。在藝術上呈現的感情沉厚與形式自由,與他們藝術成長的背景有關。他們的前期作品與同輩畫家相仿,有較多的敘事因素,后來轉向表現性風格。這里著重討論他們在繪畫語言方面的表現。
謝東明畫風酣暢有力,用古代書論的說法來形容,就是“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簡括、突兀、開門見山的構圖;時而行云流水,時而刀砍斧劈的筆觸;飽滿、響亮、厚重的顏色……他將關鍵性的繪畫因素推向極致,對可有可無的“閑言語”則果斷地丟棄。值得玩味的是他這種畫法不但沒有簡化作品的精神內涵,反而使他筆下的人物、靜物和自然具有神秘、多義的表情。
閆平以她的《母與子》系列引起美術界的注意,她對繪畫性的追求,曾使許多美術家感到激奮。她以具有鮮明性格的筆觸,創建出一個充滿了不停變動的色彩與陽光的天地,使習慣于沉重的形式與壓抑的情感的中國觀眾,感受到藝術與人性中歡快明朗的一面。近年她將視線轉向傳統戲曲演員的生活環境,那里的形態、動作、色彩、情感使她更加自由地施展表現性繪畫手段。閆平的藝術展示了我們文化中不為人看重的開朗、自由和絢爛。
井士劍 以鼓擊水Ⅱ 140×160cm
王克舉近年的作品以風景為主,既有高遠的山岳和林木,也有疏落的草卉與莊稼。評論家說他進行了一場“風格反叛運動”,這種“反叛”的目標是建構符合個人心性的繪畫形式,而“反叛”的動力來自擁有無限生機的自然——在開闊野曠的地方對景寫生,是他最喜歡的作畫方式。他以這種方式親近自然,享受藝術創造的樂趣。與大自然交流生成的激情,與構成、節奏、形、色、筆觸一起在畫面上生長。
賈滌非是中國表現性畫家的領頭人之一,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就以個性化風格揮寫對生命和自然的想象。富于刺激性的色彩、繁密而流動的線條,構成難以捉摸的奇異場面——在那既“現實”又“超現實”的場面中,包含著他所說的“詩人心靈的震動和幻覺”。他的表現性語言和圖式吸引了許多追隨者,但他表現生命在淳樸的自然或深奧的文化環境中顯示的無窮活力,始終為后來者所難及。
段正渠以單純而強烈的手法表現山鄉男女的粗獷和率真,以及在粗獷率真中透露的豐富人情。在粗壯的線條、深重的背景和形象的簡約等方面,他借鑒并發揮了盧奧的莊嚴與神秘,又以陜北高原的樸實溫情改變了盧奧的陰沉和憂郁。在中國土地上,貧瘠的陜北高原是一塊極具“表現性”的人文環境,段正渠所營造的形式系統與他所表現的人文環境,具有相同的氣質和韻味。
謝東明 片刻的寧靜 130×190cm
說到王琨,就會想起王琨筆下的牦牛。我與牦牛、雪地都曾有過相當長時間的“近距離”接觸,所以能夠有把握地說王琨畫牦牛不僅得其形色,而且得其神氣。“神氣”的獲得與畫家的表現性形式不可分,那種不拘小節的渾樸,融合于浩渺天地的形體處理,既灑脫又拖沓的筆法……使“深入”和“完整”全成多余。而熟悉他的朋友很自然地由此聯想到畫家之為人處世。
井士劍是難以捉摸的——他的藝術給人留下各種對立的印象,嚴峻的深沉中會冒出玩世不恭的氣泡,典雅的形式下可能深藏著嘲諷的冰層。但即使不同藝術信念的人,也很難輕易否定他的作品,因為他對現實人文環境有深入的思考,在繪畫形式語言方面有過人的穎悟。在他對油畫形、色、筆觸、肌理的調遣中,可以想象這位藝術家在“存在于虛幻之間的漫步”(龔云表語)。
上世紀90年代初,初次登上畫壇的任傳文,以他深邃清新的作品感動了許多油畫家。人們在他的畫上“發現”了一個十分普通而又十分神奇的天地,那是現實和夢想相融相匯的境界,是“神與物化”的痕跡。物象的平凡與思致的縹緲,可以說是任傳文創作的特點。而體現在畫面上,平凡與縹緲都依仗恰當的形式存在,任傳文所說的“純化感覺,跡化感情”,正是對這一相反相成關系的概括。
由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中國油畫》雜志社、雅昌企業集團聯合主辦的“繪畫的行進·中國表現主義油畫八人展”將于3月22日—31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參展畫家為:謝東明、閆平、王克舉、賈滌非、王琨、段正渠、井士劍、任傳文(上文節選自水天中先生為展覽所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