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是用來看的,這誰都知道。然而,在不久前閉幕的第三屆上海藝術博覽會當代藝術展上,美國“概念藝術”祖師約瑟夫·科蘇斯的作品《藝術和觀念一樣觀念》,卻顛覆了這一常識,將人們引向了用閱讀經驗理解視覺的“歧途”。
這是由6幅另類“油畫”湊成的裝置藝術。黑色畫布上一律的白色文字,再無多余的色彩和圖像。這似乎與人們想象中的栩栩如生的顏色沒什么關聯,如果沒太注意甚至會以為這就是上海展覽中心墻壁的背景板而已。但仔細閱讀畫作上的文字內容,卻分明看到了紅、藍、綠、黃、橙、紫。只不過,約瑟夫·科蘇斯選擇的呈現方式有些特殊,他將詞典上對于這6種顏色的解釋直接挪到畫布上。比如,他對藍的“描繪”是一種介于綠色和紫色之間的顏色,看起來類似萬里無云的天空。至此,觀者會心一笑——原來,顏色也可以用來閱讀。
身為概念藝術和裝置藝術的先驅,約瑟夫·科蘇斯從未停止過對已有固定思維的挑戰。他反對賦予某一媒介(比如油彩)特定意義,反感藝術沖擊力只來自視覺效果,并試圖用藝術的方式建立人與世界“非視覺”關系。最終,他找到了語言——上世紀60年代以后的40多年,他孜孜不倦地將自己對語言與藝術之間關系的探究,以裝置、展覽、出版物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是他在1965年創作的《一把和三把椅子》。這個作品是由一把真實的椅子、這把椅子的照片以及從字典上摘錄下來的對“椅子”這一詞語的定義三部分構成,很直白地表達了對可視的形的輕視和對內在信息、觀念和意蘊的重視。約瑟夫·科蘇斯想要表達的核心觀念是:藝術品之為藝術品,并不是它的所有構成材料之和,也不是它的美學整體性或呈現方式。椅子(實物)這一客觀物體可以被攝影或者繪畫再現出來,成為一種“幻象”(椅子的照片),但無論是實物的椅子還是通過藝術手段再現出來的椅子的“幻象”,都導向一個最終的概念——觀念的椅子(文字對椅子的定義)。
一把和三把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