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5日下午,劉文濤和陳光武在空白空間的個展同時開幕,開幕式由畫廊經紀人Alexander Ochs主持,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和DUMONT出版社藝術類項目負責人Uta Grosenick出席并致辭。
藝術家劉文濤
觀,劉文濤的繪畫-錯綜復雜,交織交叉,疏密開合,相近相遠的細密直線世界,初始令人訝異,它不同于常規繪畫的視覺經驗;而后卻令人尋味,倒被它強烈地吸引、感召,驚訝于劉文濤不可思議的耐心和極至的精心,精致的視覺感染。單純的直線在平面中交織出幻化的空間,與不同形態具有多樣立體空間的畫框相結合,以一種極單純的手段呈現出無限可能的復雜空間,流露出畫家純凈的心性和睿智。
劉文濤的畫,存在于當下中國藝術主流的繪畫中,顯得有些另類與獨特。但這種另類來源于外觀的形式。劉文濤采用的是一種冷抽象帶有極簡風格的形式,并不帶有任何形象與情節,避免了一切象征、隱喻的可能,卻更加直觀地傳達了"都市"氣質和都市現代人的心態。金屬的質感、錯綜復雜的直線、多邊多角或方圓共存的形態,冷酷、漠然、迷惘、疏離,令人迷失,錯亂于冰冷之中,依然與當下中國藝術主流繪畫殊途同歸。觀后讓人莫名的陌生,又奇妙的熟悉。
藝術家陳光武
生活在中國北京的藝術家陳光武(*1967)從前主要是以書法和紙上作品為人們所知。如今,他將在多年后首次在北京舉辦的展覽上呈現他的雕塑與繪畫作品。和中國主流的當代藝術有很大區別的是,陳光武的創作并不是以文化政治作為背景,而是以藝術本身為出發點的。英國雕塑家Henry Moore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起就將一個雕塑作品的內與外部空間結合起來。Moore的靈感來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地下室里躲避炸彈轟炸的歐洲人的畫面。陳光武則是更向前邁了一步,他反映出了一個人類共同的文化解構現象:他的雕塑作品在其自己的空間內產生,外部的空間結構被解構,隨之產生了一個空間內的抽象概念。陳光武將這種對抽象根本問題的解答也運用在他的繪畫作品中。通過線條,空間被描繪成纏繞在一起的團狀-一種空間彈性的概念隨之形成。
陳光武的北京展覽舉辦之時,藝術家的作品也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館展覽"蘭亭-中國書法藝術",以及在荷蘭的Enschede,Rijksmuseum Twenthe的展覽"紅色風暴"上與觀眾朋友們見面。
畫廊經紀人Alexander Ochs(右)和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
Alexander Ochs主持開幕式
施明賢大使為開幕式致辭
DUMONT出版社編輯Uta Grosenick致辭
藝術家楊少斌出席開幕式
陳光武與到場嘉賓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