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斛先生是繼徐悲鴻、蔣兆和先生之后對中國畫推陳出新做出巨大貢獻的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是我敬仰的藝術前輩,能有機會為李斛先生舉辦展覽、出版畫冊,是我們上海中國畫院的榮幸,也是我的榮幸。
20世紀的中國畫轉型,已然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道路,而且這種轉型的理論和實踐探索還在繼續著。如果說以徐悲鴻、林風眠等為代表的藝術先驅走的是一條洋為中用的道路,那么,李斛先生則是這條路上堅定的跋涉者。當然,李斛先生對中國畫轉型的貢獻并不僅限于此,他在探索和創新中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的藝術追求,并且在這種充實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包括我自己在內的畫家們,對于李斛先生的代表作《關漢卿》、《齊白石》、《廣州起義》等有著很深的感情,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對于這些作品當年是崇敬有加的,今天仍是回味無窮。
李斛先生對于徐悲鴻先生有繼承有發展,繼承的是洋為中用的有效方式,發展的是在藝術實踐中強化了個性色彩。事實上,洋為中用并不是簡單的中西融合,而是借鑒西洋繪畫的一些觀念和技法,來豐富和探索中國畫的表現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李斛先生的藝術實踐,并不是簡單地跨越了西洋繪畫和中國繪畫兩種藝術表現形式,而是汲取了西洋繪畫中適合于移植或挪用到中國繪畫中的那部分,同時,又保留了中國繪畫中最為本質的部分。因此說,李斛先生藝術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對于中西繪畫本質的精神把握以及技能的熟練掌握基礎上的。
李斛先生的作品具有中國繪畫的寫意精神,即使是他的西洋繪畫作品,這種精神依然清晰可見。在這本畫展中我們可以看到李斛先生非常精彩的素描作品,刻畫細微,造型生動,對人物神情的表達也是惟妙惟肖;而他的油畫和水彩,在設色上也是極有自己獨到的手段,具有通透明潤的感染力。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李斛先生的西畫作品筆觸和敷色都相當輕松,讓人聯想到中國的寫意畫。
李斛先生的中國畫創新,不是簡單地以西畫取代中國畫,而是以西畫的某些手段來更好地為中國畫服務。他的實踐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發揚傳統,也是為了中國畫的發展更加適應時代的要求。李斛先生在藝術觀念上明確樹立了民族藝術的自信心,在藝術實踐中堅定強調了傳統繪畫的本質精神。他的藝術實踐,將發展中國繪畫的現實表現力作為突破口,因此,他的中國畫,既有現實精神、時代特色,又有個人風格。他是中國畫創新的代表人物。李斛先生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他在教學中著重素描、速寫、色彩等基礎訓練,教導學生在中國畫傳統技法的學習中,以西畫的造型來彌補傳統技法中不適應描繪現實題材和不符合時代審美要求的部分;同時,鼓勵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修養,為新中國的美術事業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繪畫人才。今天我們紀念李斛先生,是要學習他對藝術孜孜探索和不懈創新的精神,以此來激勵和啟發我們的藝術實踐,從而為當代中國畫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