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0年潮起潮落,當代藝術逐漸由純粹藝術圈走進大眾視野,但中國藝術品價值標準尚未建立,我們應如何評價一件藝術品好壞?特發此文,愿與讀者共同探討當代藝術品價值評判問題。
藝術的評價問題從來都涉及到藝術發展的核心問題,當然,當代中國藝術品作為中國藝術品發展的一個新生的系統,更需要確立與建設自身系統的評價體系與相應的標準,因為這關系到中國藝術品當代藝術的發展方向及其路子問題,可謂是重大而又核心的問題。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對中國藝術品當代藝術的評價可主要從以下四個層面展開:一是精神層面,即對文化精神的評價;二是價值層面,即對藝術價值的系統評價;三是作品層面,即對作品的系統評價;四是技術手段層面,即對繪畫技術、技巧手法進行評價。這種多層面的交叉評價可以較為客觀而又具體地反映其藝術水準與狀態。
1.文化精神及其評價
通過分析與研究中國藝術的百年史,我們看到了一個民族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堅韌與智慧去不斷捍衛與豐富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及文化精神的,同時,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當代中國藝術品發展的歷史意義,以及我們應當承擔的歷史使命。貫穿在中國藝術百年發展的紅線延伸的向度中,如何站立在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地平線上,而不是迷失于物欲長成的森林中,如何理解中國藝術品審美在推動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中,不斷走向人格獨立與精神解放的統一等重大的學術及現實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世紀課題。
當文化的自信隨著國運的強盛逐漸向我們走來之時,文化這個曾經被政治邊緣化的附庸,才一步步地走向人們社會、經濟生活的前臺。在經歷了是點綴還是戰略的考量后,人們更多地發現,文化精神才是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精神支柱與靈魂。似乎在一夜間,文化精神成了一個標簽,被貼得到處都是,但對于什么是文化精神,為何分析與認識文化精神卻鮮有人涉獵。
中國藝術品的精神無論如何變遷,都要以傳遞文化精神為要旨,這種文化精神不是一個歷史的僵化概念,而是一個與時代精神同步的過程,讓我們時刻觀照自己、觀照社會、觀照審美的精神家園。對文化精神的系統研究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只有很好地認識了文化精神,才能更好地對其進行培育與發展。對文化精神認識的不斷深化,本身就是對文化精神培育的重要進展與推動。要對文化精神進行系統的分析,首先要清楚中國文化精神的理想是真、善、美;其次要明白中國文化精神的目標是人的全面發展,包括人的精神自由與人性的解放;第三要懂得中國文化精神的品格是雄渾;第四要知曉中國文化精神的體格是正大光明;第五要明晰中國文化精神的修煉方式是知行統一,即追求身體與靈魂的統一、現實與理想的統一、思想與行動的統一。
文化自覺是一種追求狀態,更是在當今生存環境下,藝術創作與發展的一個重要命題。文化的存在是一種狀態,而文化自覺是一種追求、一種價值取向下的探索。在藝術發展不斷多元化的今天,我們之所以重提文化自覺這個概念,就是要更多地關注藝術創造及探索如何才能避免迷失于技術及現實的叢林,沿著文化的坐標,主動而又自覺地向著文化精神的高地前行。唯有此,藝術才能成為有源頭的創造之洪流。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文化的交叉與融合也會不斷地進行,文化精神的核心凝聚力將決定著一個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能佇立多久,同樣這種文化精神的凝聚力也將決定著一種文化在人類發展的大視野中究竟能夠走多遠。
2.價值體系及其評價標準
物能夠滿足人的需要的屬性就是它的使用價值。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區分了三種不同含義的使用價值,并指出了它們之間的區別:作為單純的使用價值(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它可以是勞動的產品,也可以是自然的產物;作為勞動產品的使用價值,它必須是人類有目的勞動的結果;而作為商品的使用價值,它則不但是有用的勞動產品,而且必須是對別人有用的物品,即必須是社會的使用價值。當代藝術品不是自然物,是藝術勞動者有目的勞動的結果,而且絕大多數當代藝術品不是為了本人欣賞與消遣,是為了滿足廣大藝術消費者的精神審美需要而產生的。因此,當代藝術品的使用價值是社會的使用價值。
當代藝術品作為人類有目的的創造物,具有能夠滿足人們多方面的精神審美需要的屬性,因而,具有多方面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當代藝術品的自然屬性,是社會精神財富的重要內容之一。
當代藝術品的使用價值非常廣泛,主要包括:一是社會認識價值。當代藝術品通過創造具體、生動、形象、鮮明的審美藝象,表現、再現歷史和現實生活的豐富圖景,能夠幫助人們形象地了解時代的生活和歷史的情緒,開闊眼界,彌補閱歷的不足,使人在進行藝術美感的高峰體驗中,領悟平素難以理解的許多真理,認識生命與生活的意義,開掘人的價值和潛能,升華人類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感,引導人們關注整個人類的根本處境和終極價值,極大地深化認知層次,達到新的認識高度。二是思想教育價值。審美已經體現了藝術家的世界觀、社會理想、道德標準、審美認識和審美評價。優秀審美意向的豐富內容、高尚旨趣及藝術形象光彩照人的品格和魅力,都會使審美意象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三是情感交流價值。藝術消費者欣賞藝術作品主要是謀求情感的滿足和享受。人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溝通和理解,需要尊重和同情,需要撫慰和關愛,藝術情感的深沉、豐富、凝聚和情感發展的起伏跌宕、層層深入,以及情與景的交融所造成的濃重的情緒氣氛使審美意象具有巨大的動情性,會產生心靈的交流和共鳴,使欣賞者得到知音般的情感滿足。四是美感愉悅價值。美感愉悅價值是由審美意象引發的審美感知的表象性、審美想象的自由性、審美情感的動力性和審美理解的非概念性等融合在一起而使欣賞者獲得好奇心的滿足、再認知的愉快、同情心的陶醉、求知欲的實現等心靈自由感的情感愉悅功能,能夠提高人的美感能力,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開闊胸襟,升華情感。五是精神怡養價值。優秀的當代藝術品使人得到美的快感,得到藝術的享受,得到生活的調劑,在接受教育、豐富知識的同時得到娛樂和休息。六是鑒賞收藏價值。優秀藝術品對于收藏者的最大價值是使其在反復、仔細欣賞這些藝術品時,于精神上得到愉悅,于心靈上獲得滿足。
3、價值構成與分析
從總體的分析角度來看,當代藝術品的價值可分為五大部分,具體是物理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市場價值。下面,我們將針對這五個方面分別展開論述。
(1)物理價值
所謂物理價值,是指當代藝術品在物理層面所體現出的價值表現,最主要的有兩個部分:一是作品的材質;二是創作作品所采用的基礎材料。在中國藝術品創作中,由于物理價值所占的分量較小,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忽略不計,但這種忽略并不代表相關價值的不存在。
(2)藝術價值
藝術價值是當代藝術品滿足社會精神審美需要的自然屬性,是以審美價值為中心、以社會文化價值為內容的一種認識價值與情感價值高度統一的精神審美價值。審美價值是藝術價值的核心,社會文化價值是藝術價值的具體內容。首先,藝術價值是一種以審美關系為中心的、由人與外部客體之間所形成的審美實踐關系交織而成的綜合的社會文化、審美價值整體,是一種以審美價值為中心的、多種社會文化價值有機整合的多層統一體。其次,在藝術價值中,審美價值已滲透到了社會文化價值的各個層次之內。構成藝術價值的每一種因素或層次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東西,而是經過審美滲透、審美改造過了的東西。比如,藝術價值所包含的認識價值已經不同于科學認識論意義上的認識價值,而是一種藝術認識論意義上的審美認識價值,這是從總體上可以把藝術價值看作或主要看作審美價值的內在原因。再次,藝術價值實質上是人對世界的藝術掌握方式的表現形式。藝術價值是主體精神審美需要與客體世界的客觀審美屬性之間建立審美關系,并自覺進行審美實踐的結晶;是人類運用藝術方式對世界進行意識掌握和審美掌握的辨證統一的產物;是人類藝術地認識、體驗和改造世界的結果;是以人類總體的社會歷史實踐為基礎的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藝術表現。
如前面分析所揭示的藝術本身所固有的審美價值及相應的精神消費價值、在一定的文化取向及學術評判體系內所體現出的使用價值均可統稱為藝術價值。藝術價值最為關鍵的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具有審美價值的特質;2)具有精神審美消費所應有的使用價值特質;3)學術層面上的價值特質,如語言、技術及其表現手法所體現出的探索性與獨創性等。
(3)文化價值
藝術作品中所體現出的文化進化與發展的背景、文化精神與文化立場,以及應有的文化情懷與追求等,均可構成中國藝術品當代藝術的文化價值。具體地說,對文化價值的考察,我們更多地關注:1)文化精神與文化立場;2)文化表現與文化形式,如各種典禮與儀式的表現等;3)文化趣味與文化格調;4)關于文化背景的展現與表現。
(4)歷史價值
總的來說,藝術作品中的歷史價值主要包括:一是作品本身所承載的歷史,如古代字畫無論從題材來講還是從作者、材質來說都是對歷史的一種定位與承載;二是歷史性價值,指雖然不是古代作品,但由于作品題材、主題及表現手法等具有歷史性,而使其所產生的價值。在這里,當我們研究作品的歷史價值的時候,更多地關注:1)時空層面上的歷史承載,這是最為直接的歷史價值的體現;2)藝術作品所表現出的歷史性,如題材、主題及手法等;3)歷史感的審美體現,雖然沒有在前面兩個方面所提及的相關價值表現,但在藝術創作及審美中卻能體現出歷史感,在很多時候也都構成了藝術作品的歷史價值。
(5)市場價值
藝術作品因其藝術價值而產生了使用價值,而使用價值的存在又引發了市場價值的產生。市場價值由于其參與相應的市場化行為而使其變得比較復雜。除了藝術品所具有的真正價值以外,還有在市場的顯化過程中形成的價格,以及一些非價值化的認知,這種現象既可表現在價值反映上,也可體現在價格的形成機制上。對此,可以稱之為影子價值或影子價格。關于市場價值的分析研究,我們可以重點考察三個層面:1)市場定位與市場價值過多地關注市場價值認知的形成機制;2)市場價格及其表現的多樣性;3)非市場化因素所形成的各種異化與泛化現象及狀態。
當然,藝術品價格的分析與判斷這個層面在更多的時候是難以用理性分析的,但我們運用剖析與系統分析的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可供參照的分析模型,讓關注與參與中國藝術品當代藝術品的投資者有更多可供參照的分析工具與方法。這是我們本項工作的出發點,雖然剛剛開始,卻非常必要。
目前,我國藝術品的價值體系正在構建之中,還不夠完整、規范。藝術品的價值標準仍較混亂,生產體制由于改革的未到位仍不盡合理,對藝術品生產、流通環節的監管還缺乏力度,法規體系和決策體系對行業的制約、引導、調控、規范還相對薄弱。當代藝術品價值體系的構建必將會有力地促進藝術生產,有力地促進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健康,極大地提高人們的思想素質,加速我國文化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
4.經典與典范的評價
進入新的世紀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伴著國運的增強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即便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的2009年春天,中國藝術品市場也依然保持著不錯的發展勢頭,雖然不能說是一枝獨秀,但其表現已足以讓人可圈可點。首先,關于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研究在不斷加強,帶有案例研究性質、具有較強權威性的藝術品市場研究系統工程逐步展開,如文化部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及其案例研究》等;其次,學術取向及評判標準的確認是在研究中不斷達成一致的;最后,對藝術家及其作品未來價值的評估,以及是否具有經典性市場價值的認知,已經作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方面得到關注。
(1)關于經典的評價
可以說,如何綜合考量市場及其作品,是值得我們沿著中國文化精神的高度去關注與挖掘的重要課題,因為,中國藝術品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經典與典范。問題的關鍵是,無論經典,還是典范,都需要評價,而評價是需要標準的,標準需要通過對學術和市場的認知來確定,不能強制規定。對于當代中國優秀經典藝術作品的評價標準,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1)具有時代氣息,充分體現中國文化精神;2)突出中國藝術審美的品位,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物理價值及市場價值;3)反映先進文化形象,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出新,在表述內容上要反映當下人文精神;4)與當代世界藝術審美文化接軌,藝術作品的表現方式、方法及材料等方面有所創造。
(2)關于典范的評價
對于當代中國藝術家典范的研究,需要從更廣的層面去發掘,具體有以下幾個層次:1)在中國美學的轉型過程中,當代中國藝術家勇于創造,努力探索中國繪畫的當代性,不斷豐富并完善自己的藝術表現。2)在藝術創作中,當代中國藝術家始終關注文化自覺,聚焦中國文化精神,并在對文化精神的感悟中達到個性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形成獨特的藝術個性與審美經驗。3)隨著國家文化戰略的實施及世界文化中心的東移,對經典價值的認知正在成為一種潮流,市場的經典性會進一步拉動當代中國藝術家在當代文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及地位。4)自律及在藝術上的不懈追求確立了當代中國藝術家創造能力的持久不衰,這為他們的學術定位及市場定位打開了廣闊的空間。
另外,研究本身是一個確立與發現的過程。當下,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運作中,研究不是多了,而是嚴重不足。我們真誠地希望,建立在這種研究基礎之上的理性精神能夠照耀著中國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讓更多的優秀藝術品、優秀藝術家走向市場的經典平臺,也讓更多的藏家及藝術品市場的參與者體悟到這種經典價值認知,更讓藝術價值而不是藝術化的價值在市場的運作中閃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