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博物館外的展覽招貼畫
“展覽結束前的最后一個星期六,晚上九點,我帶著我的家人來到展廳,那么晚了,可展廳里還是人頭攢動的樣子。我突然就哭了。我在想,如果我們24小時都不關門,還會不斷地有觀眾進來。因為我們每次延長開放時間,門票總是很快賣完。想到馬上要與這些中國國寶作別,我不禁悲從中來。”
說起2010年3月底結束的秦俑展,辦事麻利、說話風趣的美國國家地理博物館館長蘇珊·諾頓,眼圈又紅了。自2009年深秋至2010年初春在華盛頓美國國家地理博物館舉行的中國秦俑展,必將成為諾頓心中永遠難以磨滅的記憶。當然,和她一樣念念不忘那些兩千多年前埋在中國陜西臨潼驪山腳下的陶俑的,是百萬余曾與這些陶俑親密接觸的美國觀眾。而位于華盛頓市中心的國家地理博物館,僅僅是始于2008年5月的秦俑美國巡展四站的最后一站。
這一為時兩年的兵馬俑美國巡展,并非兵馬俑首次現身美國,但實實在在是史上“陣容”最為強大,展出地點、觀眾人次最多,影響也最大的一次。
一路巡展,一路轟動,一路成功
美國四站秦俑展,起了一個通俗易懂又很吸引人的名字——“兵馬俑:中國首位皇帝的守衛者”。展覽由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與美國四大博物館聯合舉辦,參展文物主要來自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寶雞市考古工作隊、臨潼博物館等文物收藏單位。
展覽的首站是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圣塔安娜市寶爾博物館,時間為2008年5月18日至10月16日,觀眾達24萬人次;次站為佐治亞州亞特蘭大海伊藝術博物館,時間從2008年11月19日至2009年4月19日,觀眾達40.35萬人次,第三站為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自然科學博物館,時間是2009年5月22日至10月18日,觀眾達25萬人次,最后一站則是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地理博物館,時間從2009年11月19日至2010年3月31日,觀眾達28.2萬人次,四站觀眾總數為117.55萬人次。
兵馬俑展多年來都是在世界各國備受歡迎的展覽項目,兵馬俑悠久的歷史、神秘的故事歷來是西方民眾津津樂道的話題,并有世界第八大奇跡之說。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上升,具有強烈中國文化符號意味的兵馬俑,更成為全球范圍內最搶眼的展覽項目之一。在美國為期近兩年的四站巡展,時間跨度從北京奧運會前,一直延續到上海世博會前,這是兩個對于中國影響力的上升具有強烈象征意義的時間節點。但是,國外民眾對兵馬俑的認知基礎以及對中國文化日漸強烈的好奇,并不能確保展覽的成功。是中國主辦方和美國四大博物館的精誠合作,特別是美國四大博物館專業而富創造性的運作,才確保了這一為期兩年的巡展,取得了罕見的成功。管窺美方策展、辦展、推廣、營銷的運作實踐,對我國博物館界如果向國外推介合適的展覽項目,并從中獲取運作經驗,當起到啟迪和借鑒作用。
美國全國共有17500家各類博物館,百余年的博物館經營史,使各館在吸引觀眾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館際之間的激烈競爭,帶來的是各館藏品的日漸豐富和經營管理模式的不斷成熟,而最大的成果,還是美國民眾參觀博物館習慣的形成。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不過200多年的歷史。絕大部分美國民眾對中國歷史知之甚少,一旦聽說有一批制作精美的真人大小的陶俑,在2000多年前就隨著中國第一位皇帝埋到地下,并在上個世紀70年代才被發現、出土時,絕大部分人都會瞪大眼睛,驚出一聲長長的“WOW”。他們對這些歷史長到不可思議的中國文物充滿敬畏與好奇,加上恰當的宣傳推廣,許多人都會帶著這種敬畏和好奇走進展廳。美國四站巡展的預售門票在網上全線飄紅,就是最好的證明。
將兵馬俑展成功推向美國市場的不可或缺的功臣,當數寶爾博物館的華裔副董事長施劉秀枝,她與國內的博物館界有著多年成功合作經驗。除在美國成功領銜兵馬俑首站展覽外,正是通過她的穿針引線,才將兵馬俑展推向了另外三個城市,使更多美國民眾親眼目睹了中國曠世國寶的風采。
一路巡展,一路轟動,一路成功。兵馬俑美國巡展的展品總數為100件(套),一級文物占20%,這些文物時間跨度自春秋至秦代,展品種類有陶俑、青銅器、玉器、石器等,是參展秦俑種類最全、數量最多的一次。參展展品涉及秦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新創立的統治模式、百姓的物質文化生活等諸多方面。展覽所到之處,均獲得空前成功,參觀人數突破各主辦展館的歷史紀錄。美國許多政要、社會知名人士如球星、歌星等參加了展覽開幕活動或參觀展覽,美國前總統卡特在亞特蘭大參觀展覽后,對展覽作了很高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