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1904年所作版畫《節儉的一餐》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以62.125萬英鎊成交,成為歷史上拍價最高的版畫
剛剛過去的2011年作為中國版畫年,中國美協為推動“2011中國版畫年”項目歷時一年,策劃的展覽與研討活動有20多項;首屆北京798國際版畫博覽交易會也拉開版畫市場大規模交易的序幕。
近兩年來,隨著版畫專業畫廊的增加,市場對版畫的認知度也在改變;供需脫節、市場價值混沌、完善的藝術品營銷服務系統的缺失,也在逐步的發生著變化。有統計顯示,在西方發達國家,版畫幾乎是所有的藝術投資品種中最具增值潛力的品種之首選。上世紀三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的幾十年間,以美元為標準計算,版畫平均有不少于65%的增值。上世紀70~90年代,版畫的平均增值更達到了不低于3~5倍的高度。在西方主要藝術品投資市場,大都訂立了各自用以反映版畫市場形勢及藝術品市場的重要投資指數——版畫指數。版畫很可能是藝術市場從投資投機轉向消費時最先啟動的,版畫市場甚至可能在藝術品市場出現劇烈的價格波動時,成為一些收藏家的避風港。
版畫創作和收藏的困境
除了市場營銷服務體系的完善和價值評估體系的建立,版畫的困境也來自于版畫創作環境和藝術家對版畫語言、觀念探索的問題。方力鈞作為中國當代藝術領軍者,版畫系出身的他對版畫有著特殊的感情。
雅昌藝術網:您怎么看待版畫的發展?
方力鈞:我自己是版畫系出身,所以我對版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于我個人來講,我覺得版畫目前的狀況跟它能夠做到的相比是不盡人意的。這也是當時我們跟張子康館長和蘇新平院長一起討論促成版畫聯展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因為大家都知道其實無論是作為獨立的藝術品種、藝術創作的手段,還是它在社會中和生活緊密聯系的可能性,也包括對于普通的老百姓生活的關系上,現在版畫的狀況都很尷尬。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去歐洲的時候,因為我是版畫系畢業,會經常注意歐洲的這些知識分子、策展人,這類人的家里邊懸掛版畫的狀況,因為我發現每個人的家里邊,差不多墻上掛著的版畫通常都有幾十幅,肯定還要有一些需要更換的。比如說每年或者一段時間,可能不會全部更換,或是部分更換,這樣就會想象到在他們的現實生活中版畫和社會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回過頭來,在國內看一下,我們基本上比如說大學校長級的或者我們說局級的干部家里邊,基本上不會有一張版畫掛在家里邊,這就是我們的差距。這種差距,我覺得問題是出在我們這代人身上。因為我們這代人的版畫工作,無論社會和版畫脫節是在哪一個環節脫節的,這個責任都應該是我們主動地去把它補上的,所以我們平時也會去研究或者琢磨看看有沒有什么更好的方式,當然希望自己能夠盡一點力了。
雅昌藝術網:如果說之前版畫藝術家可能是代表體制內的,但是進入市場之后,藝術家面對的對象是普羅大眾,這一塊收藏也好或者是對版畫的推廣也好產生了一個空白或者是斷層的狀態。您作為藝術家來講怎么去思考這個問題?
方力鈞:前天在吉林藝術學院的時候跟一些老師們在聊天談這個問題。你說的這個特別有意思,在中國現實情況下,以前全部是一個體制內的,不可以有人游離于體制之外的。現在有一部分人由于游離于體制之外,其實相對于體制來講還是比例非常小,像你說的這個是一個趨勢,其實版畫基本上都還是依賴于體制的,所以體制投入了很多,但是其實最終投入之后產出卻很少,這個是我們中國體制遺留的一個問題,大部分的創作者也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和行動的準備,基本上就是夢想著非體制的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在懷抱著或者說蹲在體制的坑里邊,它和現實當中大體上是分裂的。
雅昌藝術網:版畫收藏還是有前景或者是會有一個補充的。
方力鈞:這個可能問題很多,不會是一兩個方面的問題,可能是一個綜合的問題。但是,我想現在這種需求量非常大,市場也非常大,哪怕會刺激一部分人的積極性,有這種積極性它的前景肯定是最樂觀的。
原創版畫與復制版畫的區別
版畫基本上分四個版種:木版、石版、銅版、絲網版,又衍生出綜合版、拓版、數碼版畫,由于數碼技術迅速發展更新,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數碼版畫逐漸地衰落。另外通過數字復制的,跟版畫沒有直接的關系。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范敏教授在接受雅昌藝術網的訪問時講到:“一般來說,觀眾應該明白的第一條原則,什么是版畫?原創版畫?是藝術家自己或者是參與創作,把自己的觀念或者是精神訴求通過版畫的材料表現出來,然后轉印到紙上,這個其中就是兩個概念,一個是藝術家直接參與,這個是必須的,這個是原創的,因為版畫本身有一個咱們說間接性的問題,中間有一些過程,讓藝術家參與。第二個藝術家要簽名,這個就是原創版畫最基本的兩個概念,藝術家要參與,最后出來以后要簽字。
現在主要的問題就是有很多特別是在中國,在歐洲也有這種現象,比如樓上達利那張畫,有一種叫復制版畫,一種是創作版畫,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創作版畫是藝術家參與,最后簽字。復制版畫是藝術家不參與,我藝術家拿來一張油畫,水彩畫、中國畫,工坊按照我的原樣復制,復制完成,我認為滿意了,我簽字,這個實際上藝術家沒有直接參與,雖然他拿了他自己的一張畫,但是制版的過程,制作、印制的過程藝術家是沒有參與的,技師完全是遵照藝術家的原作去復制,完全是一種被動的復制,這個是復制版畫,這是兩個概念,在收藏當中需要觀眾注意這兩個方面,原創版畫和復制版畫實際上來說,它的價值應該是有一定區別的。復制版畫一般是由版畫工坊制作的,它的數量很大,藝術家直接創作,相對來說少,因為藝術家不可能比如我創作了一幅畫,我一下印200張,這200張的時間也花不起,他可能有這個時間印20張再做下一張,所以原創版畫相對來說比復制版畫數量要少得多,這個就是說要注意的地方。藝術家簽名,雖然可能這張畫都有簽名,但是有的時候這個是復制的,那個是創作版畫,這個需要大家要知道的一個概念。”
被復制版畫蠶食的原創版畫市場
不可否認,版畫的復數性和與其他藝術類別相比的價位偏低,也正是版畫的傳播、市場價位比較平穩的優勢。另外,當代藝術火爆后,版畫也遭遇了另類的“紅火”,名家的油畫、丙烯原作用絲網印刷等版畫技術來復制,在市場上大量流通,復制版畫也在蠶食原創版畫市場。而原創版畫市場始終沒有出色的表現,這大大影響了版畫家的自信心,動搖了他們對版畫藝術的長遠追求。
復制版畫賣的更多的是名氣,原創版畫更具收藏價值。畢竟,原創版畫凝結了藝術家的勞動過程。原創版畫的制造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技術性工作,包含著原創性與獨創性。版畫的制造工藝集畫工、刻工、印工于一身,在板子上作畫,在板子上刀刻,最后用手工拓印,每一步都由畫家親手完成。在印制上,則一般需要20個專色版套印,多的要達到50至60個專色版,對制造者的審美能力與技術水準要求非常高。
版畫家在作品上的簽名、畫題、版種、技法、簽名、創造年代、印數。不僅是保證畫作的藝術水準、真偽,也包含了作品在流通中的身份和作品自身的信息。同時,也區別于一般印刷品的標志。對與原創版畫的簽名范敏教授講:“另外一般來說,版畫簽名一般用鉛筆在畫面的下方,用鉛筆簽名,按說這個實際上也沒有一個什么為什么,這個就是約定俗成的,全部用鉛筆簽名,簽字是從左到右一般都是簽印數、作品的題目、作者、創作時間,一般印數,標志整個印數,比如說我印100張,從1/100到100/100,這個就是印數。
A/P(artistproof)藝術家版樣,也可寫成A.P。或全稱,在熟悉法語的國家和區域里寫E/A或E.A。是法文epreuved’artiste的縮略語;
P.P。(printerproof)是藝術家給印刷技師的贈品;
H.C。是指非商業性的作品,一般不出現在市場上;
ATL。是留在版畫工場的版樣;
B.N。是藝術家存放于國家檔案室的作品;
L.C。即Library of congress的縮寫,是藝術家存放在圖書機構的作品。
我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因為我在國內遇到過幾次了,他收畫的時候不要AP,都得要有印數之內的,我個人一般是印30張或者25張到30張,他就要印數那張畫,不要AP。實際上要說收藏起來,像我們木版、石版、銅版、絲網版,這四個品種表現的不一樣,我剛才說版畫最主要的特征一個是復數性,一個是間接性,還有一個就是印痕。就這張畫而言只有版畫能夠達到,要是噴繪看著可能有這個細微的凸凹,就是由于版畫有這種印痕,木版就有刀在里邊,刻、雕、用刀的感覺,就是刀味。銅版畫因為它是凹版,從印刷原理上它屬于凹版,它印出來的作品都是有起伏的,有凸凹感的。石版是屬于平版,它印出來的東西跟銅版或者是跟木版是有本質的區別的。絲網版出現得比較晚,在風景藝術當中才出現的,比較熟悉的像安迪·沃霍爾他們做一些絲網版,絲網版的特征它的印痕性不是很強,就是一版一版套,像背心,就是印背心,外邊有一個,那個實際上就是跟其它三個種類不一樣,它最主要的特征和它的長處就是色彩和造型,這是其它版種不太容易達到的,因為它制版比較簡單,相對其它類型比較簡單,所以它比較靈活,顏色往上套,所以它用顏色比其它三個版都有優勢。”
中國水印木版畫中層次豐富的水墨韻致與西洋銅版美柔汀中豐富的層次變化,所折射出的文化品格完全不同。版畫所獨有的魅力和承載的文化信息是其他藝術類別無法替代的。版畫自身獨立的學術理論建設與精神導向,以及版畫學術活動數量、質量的提升,市場認知度的增強都是版畫從邊緣的困境中轉變的諸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