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鋼《工作室》海報
2013年11月23日,由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前院長、現任藝術8協會主席亨利-克洛德?顧索(Henry-Claude?Cousseau)先生策展的中國當代藝術界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黃鋼的個展《工作室》在北京藝術8舉行開幕式。受藝術8創始人佳玥女士(Christine Cayol)和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前院長亨利-克洛德?顧索之邀,黃鋼——作為東方文化底蘊深厚的藝術家與癡迷古物的收藏家——在具有百年歷史的藝術8(原中法大學禮堂)中呈現一個混合多元而又并行不悖的藝術空間。展覽持續至2014年1月15日。
這是一場非比尋常的展覽,因為絕非一件件彼此分離的作品將空間隔離出孤立的條條框框,而整個展覽即為一個完整的作品,不同風格、不同來源的物品相互關聯、縱橫交錯。 把黃鋼的工作室搬到藝術8的展覽現場,如同策展人亨利-克洛德?顧索的構想: 再現“一個徹徹底底的工作室”,還原貫穿黃鋼藝術生涯的每一個日月中的氣韻精神。 藝術家的作品與生活存在著緊密的關聯,黃鋼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創作的個人作品、他所收藏的古老物件、波普藝術風格的拼貼畫等等,在同一展覽空間中進行著跨越時代的對話,古今天地萬象融于一室。如亨利-克洛德?顧索所言:“黃鋼擁有非常豐富的藝術史知識,他將他的工作室變成了一個極其特殊的地方。當然,工作室是他私人創作的地方,但也是一個展覽場所,一個非同尋常的展現不同文化碰撞的地方。工作室特殊就在于它引入了一個罕見的問題,即來源不同的物品之間的關系問題。工作室里各種風格物品混雜在一起,富有一種特殊的解構沖擊力,但同時又保留了物品和諧的內聚力和少有的視覺明晰度。”
黃鋼《工作室》展覽現場
黃鋼的很多作品是在古老的現成物上進行再創作,古大漆版、古經板、老佛像、轉經和西藏老皮箱等都是他創作的源泉,對其進行重新構造與組合,在古老文明的繁花之上再生繁花,在傳統的輝煌中再現當代的精神。黃鋼說:“我對文化自身的傳統十分依戀,就像人與水,這種依戀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國幾千年的文明中,中國藝術的精神往往是由工藝性體現的,而這種工藝性在豐富的文化涵養下,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內容,已經上升到了藝術與精神的層面,從遠古的玉器、青銅器,到宋元明清的瓷器、家具、漆器,無不體現了東方文化中的美學理想與精神氣質。”
生于1961年,長在故宮邊上,受家庭的熏陶,自年少開始,黃鋼一方面涵養中國古典文化,另一方面那個動蕩的運動年代給予他獨特的積淀,影響到他的創作中,從而也帶有一種反叛與厚重。他的作品中出現的紅五角星、紅旗與北京的四合院的熱鬧市井生活形成強烈對比,藝術家用超現實的浪漫手法把傳統與現代、世俗與政治巧妙融合,探討了在現存體制下中國多重的文化現象。
黃鋼《工作室》展覽現場
亨利-克洛德?顧索說到:“黃鋼的創作將一切糅合在一起,縱橫交錯:不論是靈感的源泉還是最終的作品;不論是光環籠罩的物件,還是與其相關的回憶;不論是純粹物質性的物品,還是被他賦予本土美感和民族特性、精美到令人瘋狂的堆積品,不論這些東西是多么稀有。”并且,“他承襲了另一種藝術傳統,但他給漫長的西方工作室歷史帶來了想象不到的新生,帶來了一個新的維度。工作室的內容和功能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打破通常的分類,無所畏懼地融合了種種時間性,不同種類混雜一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黃鋼強行將自己的作品留在了它們誕生的地方,成為工作室的一部分,分享工作室某種超現實主義的特性和命運,工作室完全成為一個獨立的、無法碰觸的整體。也就是說,時間最終賦予屬于他的作品這樣的特性。”
黃鋼的展覽呈現出“時間”的意義,過去的時代與新的時代并非此消彼長,他們同時在某一個恰當的維度上一層一層地疊加上去,形成文明厚重的積淀,如同此次在藝術8的展覽,不同年代、不同類型的作品和物件“堆積”,成為一種相互關聯的融合。這種對于“時間”的闡釋、不同時代精神的遙相呼應恰恰也是藝術8這一中法文化藝術交流之地所秉持的價值觀。藝術8繼承了一個世紀以前原中法大學的文化遺產。1920年蔡元培為引進西方教育體系、為中國的未來培養了解法國和歐洲文化的新一代知識分子而創立了中法大學。今天中法以及中歐對話、交流、傳承傳統和創新在藝術8得以踐行。原中法大學與藝術8息息相關,同樣一種精神和價值觀,過去與現在,東方與西方,彼此融合,交相輝映。
黃鋼《工作室》展覽現場
黃鋼《工作室》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