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下午一點半,中央美術學院第一場校史研討會“精神與實踐”在校史陳列展廳內舉行。本次研討會由尹吉男擔任學術主持,徐冰、靳尚誼、邵大箴、鐘涵、孫景波、蘇新平、隋建國、張寶瑋、殷雙喜等教授,各院系的師生和老校友參加了會議。靳尚誼、鐘涵、邵大箴、孫景波、張寶瑋、殷雙喜、隋建國先后進行主題發言,從各自的角度,呈現出中央美術學院歷史的多面性。
徐冰副院長代表學院進行了簡短的發言,他表示校慶95周年的系列活動貫徹中央提倡文明簡樸新風,舉辦了一系列的學術活動,如“國際大比較 大調研”(“國際高等美術院校教育質量調研比較”項目)、“CAFA教師展”等。本次校史研討會是收官活動,他指出活動的目的是“梳理央美傳統,提煉央美精神”,為中央美術學院迎接“百年輝煌過程”做好準備。隨后學術主持尹吉男以“文化存在于強大的記憶中”拉開了此次研討會的序幕。
靳尚誼先生首先介紹了中央美術學院的教學傳統。靳先生認為,中央美術學院的教學發展,今天的地位和成就離不開早期教師做出的貢獻,如徐悲鴻、侯一民等。徐悲鴻作為最早留法的學生之一,將西方油畫中最基礎的寫實體系帶入中國,之后留蘇的一代畫家將西方印象派和現實主義創作引入中國。而早期教師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吸收西方繪畫的核心,而且注重中西結合的方法。他們向西方學習的重要思想和做法流傳下來,這些藝術教育的理念奠定了中央美術學院的重要地位,也為中國美術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
鐘涵先生則帶大家一起回憶了中央美術學院1949至1966十七年的歷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在文藝上梳理新風貌向全國推廣,國立北平藝專和華大三部美術系匯流而成中央美術學院,并匯集了在藝術上有創作性和思想進步的優秀人才。1953年中央美術學院成立分系,建立工作室制,開啟了下鄉寫生的傳統。鐘先生還講述了風云變動的年代中,教學和政治的關系。雖然中央美術學院早期經歷了起伏和坎坷的歷史,但美院的工作一直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邵大箴先生講述了中央美術學院的學術傳統“求藝探道”。邵先生指出,西方繪畫客觀具體而中國注重神韻,中西藝術的不同在于表現方式的不同,原理其實是相通的。中央美術學院非常注重對學生技能、技巧和造型等能力的訓練,因為技藝是“道”的基礎,不能離開技藝光講原理。“求藝探道”的學術傳統是中央美術學院與其他院校不同之處,也是央美的優秀傳統。
孫景波教授從“傳承創新,教學相長”的角度進行主題發言。“在中國,凡是想做一個大藝術家的人,無不向往中央美術學院。”孫先生講述了央美在藝術學子中的崇高地位,在央美附中與老先生的相處中,老一輩先生們對藝術的執著和真誠深深感染了孫先生,在他心里埋下了種子。1978年,孫先生毅然放棄美好的前程,重回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最后,孫景波朗讀自己為90周年校慶寫的一首詞《水調歌頭》結束發言。
張寶瑋教授講述了他來中央美術學院20年的經歷。1993年,張先生放棄了在西班牙馬德里的優厚待遇,回國到中央美術學院創建設計系,當時面臨了一系列的問題。對于當下的發展,張教授指出應重新制定教學大綱,注重藝術的基礎教學,學生的實踐訓練,并且各學科之間要有交流。
殷雙喜老師圖文并茂地介紹了1938至1945年,中央美術學院前身之一魯藝的教學、創作情況。講述魯藝的創立緣起與宗旨、制度與結構、教育方針、生活津貼和圖書、學科設置,魯藝的師資,還介紹了魯藝舉辦的各種畫展,如延安魯藝畫展、戰地學生畫展,以及魯藝經歷的各種事件:1939年魯迅藝術文學院成立,1940年晉綏邊區文聯成立會,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1945年魯藝遷離延安。現場豐富的圖片資料展示,殷雙喜老師將參與研討的先生們帶入了歷史的語境中。
隋建國教授的發言題目為“走向開放的雕塑(1952—2013)”,隋教授詳細講述了雕塑系從建系到當下的發展。1952年,留法歸來的老教授劉開渠、華田友、王臨乙、曾竹韶創辦了雕塑系,設置了泥塑寫生、頭像、胸像、大頭、人體、浮雕、衣紋等基礎課程;留蘇的教授錢紹武、董祖詒、曹春生、司徒兆光促進了雕塑系的進一步發展。1986年,隋建國進入雕塑系,當時有四個工作室,分別由錢紹武、傅天仇、董祖詒、司徒杰擔綱。1995年,雕塑系進入二廠時代“老帶新”,所有的工作室教授內容都是寫實雕塑,強調大型紀念性雕塑。1997至2000三年是雕塑系教學改革的試驗階段,成立了文樓的金屬焊接工作室,呂品晶的陶藝工作室。1998年雕塑系發起的全國八大美院雕塑系會議,達成了面向21世紀的教學改革共識——在保留原有寫實優勢的基礎上,在教學中加入現代抽象雕塑的現代雕塑教學。2001年進入新校區,經過四年的準備,新的教學結構全方位展開,形成三級教學體系,雕塑雙基礎教學,導師工作室重視個性化的深入教學與初步創作實踐。目前雕塑系有六個工作室,主要從三個方向展開:寫實方向、現代觀念和材料方向、公共藝術。其中第一、二、六工作室分別偏重中國寫實系統;歐洲、蘇聯寫實系統;本土造像傳統。第三、四工作室分別偏重當代,觀念與材料;注重材料語言,偏現代。第五工作室則比較重視雕塑和建筑、園林的結合等。隋教授表示,雕塑系的教學規模、硬件、軟件在亞洲首屈一指,教師隊伍在全國甚至亞洲也是最強的,而且在國際雕塑教學背景下也不遜色。
本場研討會共持續了四個多小時,各位老師就中央美術學院的歷史展開了穿越時空的主題性發言,臨近會議結束,各位先生還意猶未盡,相信下一場校史研討會將更加精彩。學術主持尹吉男教授最后總結到,通過重溫歷史,激發出強大的文化,在記憶中發掘更多的可能性,希望有價值的記憶能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