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攝影術誕生一直到上世紀末,中國歷史上很多重要的影像資料都出自照相館或者新聞機構,這些照片不僅記錄著中國近代史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也承載著中國攝影藝術發展最重要的脈絡。這些照片在中國攝影中還起著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它們最先支撐起了中國影像的收藏市場,但是隨著時代發展,隨著數字技術和虛擬影像的越來越普及,這些原本就不是主流的攝影收藏路在何方?在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的新書發售活動上,藝術中國記者針對手機攝影和數碼影像收藏問題采訪了攝影收藏家趙俊毅。
藝術中國:您認為攝影收藏在數字時代會怎樣發展?或者說將來的數碼攝影能不能收藏,怎么收藏?
趙俊毅:數碼影像收藏我覺得肯定也有價值,隨著時間推移。但是一般數碼如果是收藏就必須得有作者簽字,因為必須得有人文的痕跡,沒有作者的簽字的話那作品的含金量就很低了。
藝術中國:您的意思是說還是要把它先轉化成物理意義的作品,以紙媒體形式進行收藏是嗎?
趙俊毅:必須的,如果作為收藏品的話,那首先是紙媒體的,然后還得是收藏級的,還得有作者簽字,最好還是限量,目前都是這樣的一個收藏模式。最傳統的就是銀鹽相紙的,因為它有工藝成分,而且那種工藝不可能一張就能放特別棒、特別精致,所以它得經過測試,而且每一張和每一張都不一樣,有細小的區別。而且銀鹽紙基的收藏已經驗證過了,一百年以上沒問題,因為一百年前已經有了。
藝術中國:顯然數碼打印的還驗證不了。
趙俊毅:對,數碼的只能說從理論上驗證。
藝術中國:我看今年平遙攝影節把手機作為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版塊,因為手機已經是一個很大眾化的攝影器材,它和以前那種膠片、高檔數碼相機相比,對進入攝影的門檻就降低了很多,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拍。您覺得手機攝影加入到攝影節里在今天這個時代有什么意義?
趙俊毅:首先是大眾的意義,因為一門藝術也好或一種玩法的形式也好,參與的人越多,這里邊的故事就越多,這里含的文化含的商業什么的東西都特別多。比如說手機吧,手機大量推廣,它的影像也可以講人拍的故事,比如攝影者的故事,影像的故事,帶出一連串的效應 。肯定是一個趨勢。
藝術中國:您認為它是一個比較好的趨勢。
趙俊毅:絕對是好的趨勢,但是它也有負面的,就是說大家只注意前期的拍,而不注意后邊的成果。而且每個人對成果也不尊重。比如咱們這那么多展覽吧,真正踏踏實實看展覽的人我覺得也都走馬觀花。可是這些作品在前期作者拍的時候卻傾注了很多心血。雖然說大眾參與性多了吧,但是后期還得尊重作品。
藝術中國:有人說手機拍照出現以后圖片特別多,每天的產生量都超過原來的多少倍,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個好事,但從另一個角度它又有一個圖像泛濫的問題,這個兩個問題您覺得應該怎么協調,尤其是對職業的攝影師和研究攝影的人來說怎么看待這種問題?
趙俊毅:咱們大眾的這種影像泛濫還會持續很長時間,但如果說他從事一個大眾影像,然后呢他又升華了,升華到喜歡創作的時候,就是這種娛樂攝影變成創作攝影,通過創作就會脫穎出來精華,來記錄社會,而且用手機來思考社會,而且比較珍貴的影像隨著歷史的推移可能會留下來,但是數量會很少。因為留太多大家也看不過來。有代表性的經典的會留下來 。咱們的社會變革,從80年代那叫社會變革,現在我們都是那種娛樂性質的,就是進入一個影像娛樂的年代。
藝術中國:有好多好的作品也是在這種娛樂的過程中誕生的。
趙俊毅:好的作品一定是脫穎而出的攝影家,就是從大眾攝影脫穎而出的攝影家。然后他們經過思考,而且經過歷時間的沉淀,以后會成為經典。比如說齊白石的畫,或者張大千,一說能說出很多畫家的名字來,可是攝影家就說不出來。也就是攝影家太多,而且攝影作品是依賴照相機的,所以我們很大程度上有的時候能記住一張影像但記不住作者。
藝術中國:剛才殷社長也談到您說的這個問題,中國的攝影師很大程度上是缺少批評家去評價他,如果沒有一個評價的話,公眾對他的認可度可能就會降低。
趙俊毅:對,這是一個方向問題。因為很多東西必須要交流,為什么學生做完作業老師要點評?除了鼓勵以外,很大程度還需要批評,要有這樣一個逐步提高和完善的過程。就是一定要聽到不同的聲音,因為每個人(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對于自己拍的東西特別珍愛,別人的東西他不屑一顧。每個人都同樣犯這個毛病。你看我最早拍片子,比如那時候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入選了,然后就很早就去展覽開幕式,開幕式完了以后領導在前,我們這些人跟后面,然后領導轉一圈走了。我在我自己拍的照片前面駐足時間最長,然后走了一圈回來還是看自己的。其實現在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每個人都有。
藝術中國:您覺得將來像中國的攝影收藏再往后會逐漸朝哪個方向去改善呢?因為現在中國攝影收藏大家都知道和西方的環境相比差距是比較大的。主要是它整個的收藏環境和收藏體系沒有建立出來,您覺得現在最缺乏的是哪個環節?
趙俊毅:我覺得咱們整個的(攝影)文化過程還短,就是在沙漠中剛建立起來,地基還不是很牢,所以它需要時間。資本主義國家它尤其它的影像文化的過程很長,所以你看上世紀二十年代在美國,十個家庭里面有七個家庭里有照相機。中國別說二十年代,七十年代甚至八世年代也不會有這個比例。所以說咱們也需要這樣一個過程,但是肯定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藝術中國:我發現它有一個向大眾推進和普及的過程,因為像歐洲的一些廉價繪畫作品非常流行,都是普通人購買,而且是動態的,每年都要換,日本也是,日本的版畫非常流行,但這些好像在中國就很難,不知道是不是文化原因?
趙俊毅:我覺得就是文化的原因。因為相互的他會學,我們也會學人家的東西,但是這個過程很慢。因為我們家庭里除了我們年輕人以外還有老年人,然后我們要考慮到老年人的接受程度,也不能完全考慮就我們這一輩人對吧,因為文化傳承,所以說別著急,肯定會往好的方向發展,這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