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永遠的邊界》個展現(xiàn)場
孤者?
“孤”之一字,聽上去多少有些悲涼的味道。黃致陽先生卻獨享著“孤”之趣味,陶然樂在其中。或許正是因著這種“孤”,他的藝術生涯少了諸多的牽絆,款款前行。大凡思想者,多是孤獨之人。與其說黃致陽是位“孤者”,“思者”似乎與他更為適合。
黃致陽先生日日看書、寫字、作畫,看的是世界、寫的是心情、作的是心境。一入黃致陽先生的工作室,便可見倚墻而立的兩排書架,藝術、文學、傳統(tǒng)文化等各類書籍或橫或豎立于架上。非人云亦云的真思者必是飽讀詩書,胸懷抱負之人。或許他所思之事、所憂之情甚少為人所理解,他卻不驕不躁,只是默默地將所思、所想寄予筆端、現(xiàn)于畫中。與之細細品茗、閑聊之間,總能于其云淡風輕之處了然他對世間百態(tài)的洞察,于其坦然從容之中明了他對人性善惡的體悟。這是擁有何等修養(yǎng)、何等境界的人才可以做的呢?這樣的人又豈會不懂生活?
隱士?
黃致陽先生北京工作室座落于順義區(qū)的一處院落之內,清靜而優(yōu)雅。
回望魏晉的隱逸之士確實有很多令人敬佩和學習的地方,但他們的思想未免消極了些。黃致陽先生十分崇尚宋代文人的氣節(jié),也十分喜愛宋代文人畫所傳達的意境。雖沒有刻意的去模仿、追求,古代文人執(zhí)著的氣質仿佛早已嵌入黃致陽的骨血里面,使其在傳統(tǒng)繪畫的發(fā)展遇到瓶頸,當代繪畫又逐漸衰竭的今天,不斷地、努力地尋找另一種可能——一種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在當下的藝術語境得以延續(xù)生命的可能。哪怕他在畫作之中無情地撕剝人性,卻也希望可以尋得一種積極的、向上的可能性……
所以即使黃致陽先生身上有某些“隱士”的特質,他更多的還是以一種出世者心態(tài),立身于凡世之中。在這個萬分浮躁的時代,試問有多少人還可以靜下心來,堅持著心中的理想,哪怕路上充滿荊棘,仍然不愿理想變成夢幻?試問又有多少人還可以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抵得住人性的貪婪,把持住心中的底線?
喧囂塵世,惟其繁華,黃致陽先生清華其外,澹泊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