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國西南一隅的貴州,以其多民族聚居的多元文化樣貌和原始生態的自然風光,一直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們匯集于此。最近幾年,伴隨鄉村振興號角的吹響,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在中國大地鋪陳開來。地處貴州黔東南州的榕江縣,因少數民族村寨眾多,民族文化濃郁,村落社會結構完整,且區域內獨特的人居環境、建筑形態、民族風俗、在地生活方式保存完好,成為眾多藝術實踐者們的心儀之地。自去年8月至今,一場集結了人文、學術、藝術、建筑、設計、聲音媒體、公益基金、企業機構集體力量的公共藝術行動正在這里展開。
黔東南,榕江
這場公共藝術行動涵蓋了什么?
這場主題為「大地之書 · 不止于藍」的黔東南公共藝術行動,用文獻展覽、公共建筑、裝置藝術、聲音景觀、影像藝術等方式,以貴州省傳統文化藝術和生態文旅資源為依托,以榕江藍染文化為抓?,以公共藝術創作和人居環境空間改造為載體,致力于探討傳統文化轉化和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榕江大利侗寨
榕江加宜苗寨
在公共藝術導覽與在地體驗板塊,策展和創作團隊以大利、宰蕩、加宜三個村寨為藝術實踐和改造的據點,從公共藝術的角度出發,將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知名生活方式品牌等多條“活水”引入榕江,分別從在地公共空間生活方式研究(大利)、聲音藝術賦能音樂產業(宰蕩)、大地藝術與自然教育營地營造(加宜)三條路徑激發榕江地區的鄉村改造和文旅產業振興。
此次受邀的藝術家與創作團體本著向大地學習,向這片土地孕育出的文化和自然學習的態度介入采風和創作,他們深入榕江三寨腹地,梳理地域文脈,挖掘公共空間與在地生活方式的關聯,基于不同村寨的地形特點和空間形態、區域功能,完成公共藝術作品的構想和實踐。整場公共藝術行動以公共藝術展為核心吸引力,在生態自然旅游資源外,希望創造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的新樣本。
藍染
公共藝術行動也是一場村寨藝術導覽
2022年8月6日至8月28日是本場黔東南公共藝術行動的展覽和導覽期。路線涵蓋此次公共藝術行動實踐的三個據點:大利侗寨、宰蕩侗寨、加宜苗寨,走村串寨感受在地藝術體驗。
大利侗寨:
聚焦在地公共空間改造
建造侗族生活方式研究中心
對大利侗寨進行的藝術實踐圍繞侗族生活方式研究和在地公共空間改造展開,這其中既包括利用大利在地建筑群進行的空間再造,也包括在尊重當地人生活習俗和傳統的基礎上,針對外來游客設計的功能性服務場所和設施。依托在地人文,賦能鄉村更新。
大利侗寨是黔東南保存最為完整的侗寨之一,當地的侗族人在遷居此地后四百余年的時間里,形成了較為穩定和完整的社會系統。大利寨內侗族文化元素和建筑豐富,鼓樓、薩壇、花橋、古糧倉分布較為集中,但由于所處地形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峽谷,公共空間面積相對較小,僅供當地人日常生活和公共活動使用。
《大地之書公益茶廳 T house 》改造設計
《大地之書公益茶廳 T house》效果圖
設計師姚量團隊聯合茶器、家居和生活方式品牌哲品選擇從現代公共空間營造入手,在大利侗寨的侗天山居進行了《大地之書公益茶廳 T house》的公共空間改造,在不破壞原本場地風貌的前提下優化建筑空間與景觀間的關系。哲品茶廳在侗寨層層疊疊的屋檐下詩意相遇,給大利村帶來了有溫度的“新派茶生活”體驗,同時也可以滿足展陳及后期使用的需求。作為一個公益茶廳,未來還可用于接待進入村寨旅行的外來游客,公益茶廳的收益也將反饋給村寨。
去過侗寨的人都會感嘆侗族真是一支極具“建筑天賦” 的族群,他們能夠就地取材,在丘陵溪谷間修建出如杉樹一般高聳的鼓樓和跨越在溪流之上形態各異的花橋(又稱“風雨橋”),只是因地形原因,分布相對分散。
郭廖輝作品《藍舞臺(Blue Square》在村寨中的位置
郭廖輝作品《藍舞臺 Blue Square》設計手稿及概念圖
《藍舞臺 Blue Square》
建筑師郭廖輝為了強化寨子的中心廣場功能,使更多公共事件和展演活動在這里輸出,作品《藍舞臺 Blue Square》連接了大利侗寨的古老肌理和大利小學。“Square”有廣場的意思,也有正方形的意思。它協調、梳理了廣場的空間秩序和公共活動。以輕的構架回應場地的建造傳統,利用當地藍染布的懸掛形式創造出不同的空間體驗。
劉爽《如幻》茶亭作品概念圖
劉爽《如幻》茶亭 局部
劉爽《如幻》茶亭 局部
在大利侗寨的河流下游,緣溪行步入自然,山林靜謐幽深,一條小徑不知延伸何處,眼前是一間透明彩虹光色的茶亭。這是藝術家劉爽創作的《如幻》茶亭,作品以鋼和玻璃為主要材質。茶亭的創作汲取了古建筑的靈感,簡約當代。太陽月亮星宿,自然與人,影像在彩虹光中重疊改變。調琴,烹茶,共飲,流水潺潺聲中遠望炊煙。村寨里的人在閑暇時可以游走至周邊的梯田,與作品互動。
范明正&趙艷婷《侗鄉憶·脊》系列
范明正&趙艷婷《侗鄉憶·脊》系列
范明正&趙艷婷《侗鄉憶·脊》系列
范明正&趙艷婷作為“在地性”項目研究者,二人長期合作進行藝術創作與項目策劃。此次他們創作的《侗鄉憶·脊》系列作品以大利侗寨民居為創作元素,選用藍靛染、植物染的手織布,將民居瓦片層層包裹起來。從建筑結構中抽離出來的青瓦,經過包裹并重組,被靜靜安置于大利古老的石板路上,希望引發觀眾對日常事物的重新審視——包裹之后原物的“消失不見”,手織布以及藍染、植物染所代表的傳統手工業漸行漸遠,重組后的青瓦所蘊含的形式之美等。
宰蕩侗寨:
從會唱歌的橙子到會唱歌的寨子
藝術與主題文旅的新嘗試
宰蕩最吸引人的是侗族大歌。
宰蕩下寨原來已有一座室內鄉建空間,此次行動在這里引入了由賈立、龍勝海、侯安生聯袂呈現的《萬物作》展覽空間。公共空間部分,一座較大的鼓樓和戲臺被改造為游客體驗在地文化的中心。
龍勝海攝影作品
《萬物作》宰蕩鄉建空間,賈立、龍勝海、侯安生
在宰蕩上寨的一座花橋上,設有《侗族大歌聲音文獻》公益展示項目(藝文力創始人汪莎策劃)——《會唱歌的寨子》。項目靈感源于策展人汪莎作為志愿者參與的《會唱歌的橙子》公益項目。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侗族大歌的傳承靠的是口口相傳。侗族歌師是侗民族音樂的傳人。在宰蕩,一入夜,孩子們就開始三三兩兩自發到歌師家學唱歌。“會唱歌的橙子”公益項目將專門用來資助村寨里的侗族歌師和用于鼓勵學侗族大歌的孩子。后來汪莎作為跨界策劃人在當地發起了“會唱歌的寨子”的聲圖創作計劃,邀請小河、莫西子詩、金竹樂團等音樂人及藝術家ALEI等,與侗族大歌跨界創作,以線上展演的方式打造藝術及文旅項目,讓侗族大歌引起了更多關注,也讓“會唱歌的寨子”成為獨樹一幟的文旅體驗項目。
《會唱歌的寨子——侗族大歌文獻展》從侗族歷史、侗族大歌的沿襲與傳承,以及聲音景觀、正在進行的聲圖藝術計劃記錄等各個角度展示了侗族大歌如果在當下的情境下被傳承與創新。
在當地教習侗族大歌40余年的侗族歌師胡官美與孩子們
音樂家、藝術家殷漪基于對“聲音”深度的思考和研究,為宰蕩帶來的藝術項目名為“如初——為宰蕩侗族大歌兒童歌隊而做”。“我想為宰蕩的兒童做一個東西,做一個本地村民可以日常使用的東西。同時在某種藝術語境到來的時候,它又具有一種藝術作品的特質。于是,據說起源于拜占庭的旋轉木馬被挪用到這里,宰蕩侗族大歌的童聲又被挪動至旋轉木馬周圍。它們在此相遇,就如本地與外來的相遇。”殷漪說道。
當游客來到侗寨的時候,如果錯過了侗族大歌的表演時間,他們便可以在這座旋轉木馬旁聽到當地最淳樸的孩子們演唱的侗族大歌。
殷漪《如初——為宰蕩侗族大歌兒童歌隊而做》聲音裝置
“元造”團隊陳俊元、鄭博文、于曉萌帶來的宰蕩“千回百轉 · 編織侗寨”工作坊活動方案,基于對宰蕩村侗族社區當代生活生產活動的觀察,發現“白色垃圾”對村落與自然共生關系的破壞。如何與當地社區一起將“廢塑料”作為寶貴資源重新納入村莊的生活,是“元造”在該項目中的目標。他們的藝術實踐項目以“永續設計 以物換物”為理念,一方面正視村莊現有塑料廢料問題,用創意設計提升材料價值;另一方面,項目也邀請宰蕩社區居民共同創作,以期相互激發,探索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的關系。
“元造”團隊陳俊元、鄭博文、于曉萌為宰蕩帶來“千回百轉 · 編織侗寨”項目
無名營造社設立于日本京都,自2017年6月歸國返鄉落戶貴州黔東南黎平縣,由一群關心中國鄉土地域建筑實踐的青年建筑師所構成。在宰蕩的一處戶外空間,無名營造社青年建筑師陳國棟設計了休息站《廊與亭》。場地位于宰蕩村與加所村之間,一段長約40米的東西村道,道路的北側是高聳的山體,南側是向下垂直落差約4米的陡坡,坡度幾乎垂直,陡坡下是稻田和泥沼。構筑物就設置在公路南側與陡坡頂部邊緣之間的2.5米至1.2米不規則細長場地之中。在這個場域內,它將是引導兩個村落的動線與明燈,把山林、農田,自然的風雨囊括其中,它也是人群來往時稍作停歇的風雨亭和村民結伴相約的社交點。
設計師最早想做這個項目,是因為看到附近的田間有非常多放學玩耍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們在遇到下雨和其他極端天氣有地方可以遮風避雨,設計師設計了廊亭,同時這里也是村民歇腳和等待的驛站。
陳國棟&無名營造社《廊與亭》設計效果圖
陳國棟&無名營造社《廊與亭》
加宜苗寨:
大地藝術與自然教育營地營造
加宜是三座村寨中唯一的苗族村寨,坐落于黔東南月亮山大山深處,若隱若現的梯田與云霧為這座建造在山脊上的古老村寨籠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加宜苗寨
陳國棟&無名營造社《加宜劇場》設計效果圖
陳國棟&無名營造社《加宜劇場》
陳國棟&無名營造社《藍劇場》
在創作團隊眼中,加宜大面積的成片梯田和梯田外高遠廣闊的景致,擁有打造鄉村民宿集群和自然教育營地的極佳潛質。
不同于侗寨擁有形態各異的建筑,加宜苗寨依山而建,平地面積較小,當地除了一座小小的蘆笙廣場,幾乎沒有多余的公共空間。同時,加宜苗寨老寨村民逐漸往新寨遷移,也造成老寨的空心化現象。在加宜公共空間的改造上,無名營造社創始人陳國棟將一座211平方米的苗族傳統木構民居改造為《加宜劇場》。作品試圖為加宜建構新的“公共社交空間”,成為外來人士與本土村民良性對話的社交場所。作品試圖以簡單的設計語言,在尊重老民居歷史脈絡和結構邏輯的基礎上,解決老民居低矮、閉塞、老舊化嚴重等物理空間問題。橫向解放原建筑的空間立面,讓建筑更具包容開放屬性;豎向串聯上下層的空間整合,創造出具交流、教室、展覽、咖啡、集會、休閑駐留等功能于一體的多元化復合型公共劇場。加宜劇場一層底部用來展示靳陽的《祭天神》裝置。二層展示了江一燕創作的攝影作品《萬物有愛》。
靳陽《祭天神》燈光裝置
靳陽《祭天神》燈光裝置
江一燕攝影作品《萬物有愛》系列
江一燕《萬物有愛》系列拍攝現場
利用戶外梯田,藝術家王茂以太陽能燈管為主要材質,創作了燈光藝術裝置《漣漪》。加宜是黔東南地區最早種植水稻的地區,在王茂看來,如今大面積種植有雜交水稻的加宜梯田仿佛就是這片漣漪,時代、生產關系、民族、社會架構、生活方式……都在這里留下交錯的痕跡。這件作品在白天并不起眼,當夜幕降臨,它將如大地的漣漪般自然浮現。
王茂《漣漪》大地藝術作品概念圖
王茂《漣漪》,月亮山居俯瞰夜晚全景
藝術家呂文婷《活著的牛棚》借由古苗人萬物有靈的宇宙觀,結合幾何圖形改造了當地的一處牛棚。牛棚的改造是由牛棚主人與藝術家共同完成的,使牛棚變得有趣而生動。苗族人與動物之間有著很強共生和情感關系。這里的牛棚一層養牛,二層住人,大多建造在梯田上,牛棚主人從牛棚回家通常要翻越許多層梯田,因此很多牛棚主人每天會從家里帶飯來牛棚與自己的牛一起生活,這也是當地特有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件作品將牛棚內農人夫妻和牛生活的煙火氣,與外部帶來的關注和想象連接起來。
呂文婷《活著的牛棚》繪畫作品
呂文婷《活著的牛棚》(冬季)
古老的吊腳樓和糧倉在加宜也比較常見,加宜境內有100余座糧倉,其中的一部分也被挑選改造為冥想空間,供前來旅行的都市人,在村寨中享有一處安放心靈、沉思冥想的去處。朱贏椿“蟲子電影院”致力于推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他將一座新的“蟲子電影院”落地于加宜小學,起名為“云朵的蟲子電影院”,在有云海的日子,自然景觀與大地景觀將在這里相遇。
朱贏椿 × Touching ·田間學堂 蟲子電影院 (落在加宜苗寨的糧倉)
朱贏椿 × Touching ·田間學堂 蟲子電影院 (落在加宜苗寨的糧倉)
《蟲子云朵電影院》
朱云導演團隊
朱云作品《古州物語》
影像展演部分,導演、視覺藝術家朱云創作的作品《古州物語》,講述了一個外來人口與在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故事。“李利是我發現的一個外來人口和在地文化的橋梁,我驚奇的發現我們在某個時空驚人的吻合,這讓我無法轉移注意力,而在地藝術的形式,很多時候也是這樣一種分身。如果問我心里的美好愿景是什么,包容、開放的心態,或許是我對生存環境的期待;尋找橋梁穿越文化間隙,在邊緣探索,是現階段我對自己的渴求。”
活動海報
據悉,本屆中國·榕江藍染?化藝術周暨黔東南公共藝術?動的開幕式、論壇、展演擬于2022年8?18?-8?20日在榕江縣舉辦。公共藝術導覽(展)部分持續展出。活動希望進?步發揮貴州在傳統文化與生態資源的優勢,以“連接、融合、賦能”為主導,以“藝文”與“傳承”為主線, 通過藝術與文化的力量,集結更多資源賦能當地文旅產業,通過對貴州源遠流長的非遺?化及綠色可持續生活方式進行全面挖掘、梳理及傳播,給予優秀的傳統文化工藝新的理念和設計,繼而融入人們的健康生活之中,創造美好生活方式新潮流,打造創新、跨界融合的交流平臺,為貴州傳統文化旅游產業轉化及飛速發展、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
(本文圖片提供:藝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