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唯有當一位匿名買家,花費一筆令人難以置信的重金買下一件珍品的時候,公眾才會猛然挺直脊背,擦亮眼睛去觀察整個藝術市場。2012年,當所有人都不看好藝術市場的時候,愛德華·蒙克作品《吶喊》卻破紀錄地達到了1億零2000萬美元的成交價,羅斯科的一幅抽象畫成交價也飆升至8700萬美元,并且,來自拉斐爾的文藝復興時期畫作也以4800萬美元售出。自1766年佳士得[微博]拍賣行成立以來的首位美籍首席執行長——史蒂文·墨菲(Steven Murphy)確信,在2012年獲得大豐收之后,拍賣市場未來的成功之關鍵并不在于那少數的1%的買家,而需依靠更廣泛的藝術愛好者群體。
今年58歲的史蒂文·墨菲曾從事過出版和音樂方面的工作,兩年前,他意外地被委任成為這間世界上最大的拍賣行總裁,就職期間,墨菲希望能改變藝術圈長久以來好比“專為有錢人而設的俱樂部”的這一古板形象。墨菲表示:“談起一次夜場拍賣會中最重要的焦點拍品,那種感覺非常酷。不過,若以商業的眼光來看則必須非常小心,避免目光短淺,僅僅關注那些最為活躍的拍品是不夠的。”
在佳士得倫敦總部舉辦的一場采訪中,墨菲談到:“去年來到佳士得的買家之中,有20%都是從未在這里購買過拍品的新買家。”他還提到了佳士得年度拍賣報告中最鼓舞人心的數據之一:2012年相較2011年增長了10%,總成交額高達39億英鎊(約為63億美元)。要知道,2009年的藝術市場曾受到全球經融危機的嚴重影響,總成交額僅為21億英鎊。
亞洲藝術衰而不敗
在2012年總體呈上升趨勢的藝術市場中,佳士得拍賣行在亞洲藝術品方面的拍賣成果卻不盡人意。競爭從中國拍賣行之間開始,延伸到一些在亞洲藝術品行情下降之下產生的投機泡沫(speculative bubble)。但是,墨菲卻堅持認為在這一區域的商機還有長期擴大的潛在可能。他表示:“在我看來,亞洲范圍內的商機遠遠大于任何其他我們曾進行發掘的地區。”
藝術興趣的激增
“在一間像佳士得這樣的公司里,操控商機的主要元素之一便是文化。”墨菲繼續談道:“全球針對藝術經驗的文化浪潮是極其巨大的。博物館的參觀人次每一年都在不斷地增多。人們甚至可以借各種數碼產品之便利,拉近他們與藝術世界之間的距離。”盡管可能無法吸引那些占據頭條新聞的大生意,佳士得卻試圖通過擴大網絡曝光量,在中低層次的市場中獲取更多的商機。
墨菲指出,佳士得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分公司舉辦的拍賣中,在較為低端的藝術品及古董方面的漲幅為20%。在他看來,對于佳士得來說,這一部分所取得的成功是極為關鍵的,因為它們帶來的收益出人意料地超過了相比之下更受矚目的戰前與當代藝術、印象派藝術和早期大師作品等拍賣會的拍賣成果。
墨菲始終堅信只有一小部分的客戶僅僅把藝術品當作商品在進行交易,或者是當股票和債券取得一定的回報之時,發現某些藝術家的作品升值,而一時興起所作的一次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他認為,以高端拍品來說,若不是一個人真心想要獲得這件羅斯科的作品,是不會花3000多萬美元去購買它的;而在中低端拍品方面,以2萬英鎊買下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的石版畫的買家想必也是對這件作品情有獨鐘。用墨菲的話來說:“為什么有錢人不把錢投資在別的事物上?很明顯可以看出,他們更愿意在喜愛的東西上下功夫。所以,花錢購買藝術品,與其說是出于金錢目的,倒不如說是一種個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