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被冠名為“SOHO中國”的法國著名攝影師Gérard Rondeau作品展在北京舉行。人們之所以對它關注,除了這位法國攝影師的名字常常與該國的第一夫人等名人聯系在一起外,更重要的是“SOHO中國”以中國商業品牌形象的方式,罕見地介入了此次藝術活動。
當海外品牌搶灘中國藝術市場之時,一貫強調趕超國際的國內企業卻集體失聲。是什么阻擋了它們對藝術的青睞?此次“SOHO中國”與藝術的觸碰,能否被看作國內品牌對藝術贊助的一次覺醒?
國內藝博會亟需商業贊助
業內人士也許還對今年初某知名藝術刊物推出的上年度《藝術贊助企業榜》耿耿于懷——在該榜單中,24家對國內藝術活動提供贊助的企業,無一例外地具有海外背景。比如冠名為“軒尼詩XO”的北京國際頂級私人物品展,以及由國際珠寶腕表巨鱷萬寶龍贊助的“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等。
作為中國大陸最早一屆畫廊博覽會的創辦人,董夢陽2006年從一手經營的CIGE(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脫離出來后,在當年組織了第一屆“藝術北京”。十分幸運地,他得到了大眾汽車的青睞與資助。這樣的合作,一直延續到今年春天剛剛結束的“藝術北京”。
據董夢陽透露,在秋天“藝術北京”的“經典”單元中,諸如此類的贊助品牌將會擴大到10家左右,行業涵蓋汽車、銀行、物流、保險等,涉及資金高達五六百萬元。令人遺憾的是,在其列舉的一系列名單中,依然沒有中國大陸商業品牌的身影。
可以說,在董夢陽的“藝術北京”,來自海外商業品牌的贊助已成博覽會得以生存的重要命脈。和國內其它一些主要依靠收取展位租金艱難喘息的藝術博覽會相比,“藝術北京”顯得更為從容,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重壓下,憑借商業贊助,主辦方依然能以低于往屆20%租金的方式,替參展畫廊減輕負擔。
不過,董夢陽認為,“藝術北京”這種以商業贊助作為博覽會得以生存的強勢支柱,并不是一種健康的生存模式。國外的一些重要藝術博覽會,商業贊助只是它們得以生存的途徑之一,其最重要的盈利點還是依靠展位的出售。因為博覽會舉辦地的藝術氛圍,包括藏家、媒體、藝術教育、藝術機構等都趨于成熟,畫廊即便支付了高昂的展位費,依然能夠售出許多作品。比如,去年第39屆巴塞爾博覽會,北京U空間耗資40萬美元從國內運去一件邱黯雄的裝置作品《為了忘卻的紀念》,展覽結束后,被歐洲某機構以40萬歐元購藏。
不過,這種以高額回報吸引畫廊,從而將展位費作為博覽會主要收入點的運作方式,在國內并不適用。在支付了幾萬元的展位費后,很多國內的藝術博覽會并不能帶給畫廊相應的收入,有些畫廊甚至在幾天展覽結束后,未能售出一張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