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的數據統計,從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國油畫和當代藝術品在拍賣市場共有11292件上拍,成交8008件,成交率70.92%,成交額40.24億元。對比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中國油畫和當代藝術品8237件拍品的上拍量看,上拍數量上有3055件的增加,成交拍品的數量也比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5128件增加了2880件,成交率則由62.26%增加到70.92%。最大的變化就是成交額明顯表現出增長態勢,從18.10億元增長到40.24億元,增長1.22倍,成交額出現較大幅度反彈,標志著油畫與當代藝術市場行情在經歷過2006年、2007年的暴漲,2008年、2009年的下跌之后,這部分市場的整體行情處于一個正在復蘇的過程中,今年秋拍市場延續了這種走勢。
三家公司成交額創出歷史第二高
從已經結束的香港蘇富比、中國嘉德、北京誠軒、香港佳士得這4家拍賣公司的成交情況來看,其中香港蘇富比、中國嘉德這2家公司此次秋季拍賣的成交額比春季拍賣有所增長,而北京誠軒和香港佳士得兩家秋季拍賣比春季拍賣的成交額略有小幅下降。香港蘇富比今年秋季拍賣油畫和當代藝術的成交額達到了3.93億港元,比春季拍賣的3.17億港元有所增加,香港蘇富比全年油畫和當代藝術的成交總額為7.1億港元,僅次于該公司2008年創出的8.18億港元的成交紀錄。中國嘉德今年秋季拍賣在油畫和當代藝術部分共設有4個專場,除了延續幾個拍賣季的雕塑拍賣專場和油畫專場之外,嘉德公司還首次推出了“開拓與奠基——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先驅專場”。此次秋拍,這4個專場總成交額2.21億元,比春季拍賣9161.27萬元成交額有1.29億元的增加。如果從嘉德公司的油畫和當代藝術的歷史成交額來比較,2010年嘉德公司油畫和當代藝術品的拍賣成交總額是3.13億元,這個成交額僅次于2007年全年取得的3.77億元的成績,位列該公司年度成交額的第二高。香港佳士得這次共設有3個專場拍賣,總成交額達5.12億港元,比今年春拍5.23億港元的成交略微減少,但香港佳士得2010年全年油畫和當代藝術品的成交額達到了10.35億港元,僅次于2007年香港佳士得全年創出的11.26億港元的成交額。
從以上的數據對比來看,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國嘉德這3家指標性公司,油畫和當代藝術品的成交額均創出了自2007年以來第二的年度成交新高,這能夠充分佐證油畫和當代藝術市場正在回暖的現實。
再度出現標志性價格
另一個衡量市場走勢的風向標就是市場中能否產生高價,以及價格到底能“高”到什么程度。高價作品數量既能反映出買家對于目前市場行情走勢的信心,更能反映出買家對于精品的需求程度。據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的數據統計,在油畫與當代藝術市場發展鼎盛時期,即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曾有54件拍品的成交價格超過了1000萬元;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只有16件作品的成交價格以超過1000萬元的價格成交,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拍賣市場中46件油畫和當代藝術品的成交額以超過1000萬元的價格成交,這同樣非常接近近期市場高點時的54件。香港蘇富比2010年秋拍有11件拍品價格在1000萬港元之上;張曉剛的《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二號》以5218萬港元的價格成交,創出張曉剛作品在拍賣市場的最高價!而在11月27日晚剛剛結束的香港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與二十世紀藝術夜場拍賣中,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以3090萬港元的價格被藏家王薇購得。這也是曾梵志作品在拍賣市場成交價格第二高的作品。在這場拍賣中常玉的作品《青花盆與菊》以5330萬港元的價格成交,同樣創出常玉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最高價。據聞,購得這件作品的藏家是香港收藏家劉鑾雄。在中國嘉德中國油畫專場中,袁運生1979年創作的《潑水節·生命的贊歌》以2474.4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同樣創出藝術家作品的成交紀錄。王沂東2005年創作的《遠方來信》在中國嘉德以1792萬元成交,為王沂東作品目前在拍賣市場的最高價。從這些高價作品的成交情況來看,目前買家還是傾向選擇已經成名的當代藝術家的精品。
不少拍賣公司力推的中國二十世紀老油畫和年輕藝術家板塊,市場行情并不理想。中國嘉德此次秋拍推出的“開拓與奠基——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先驅專場”的成交額1870.96萬元,成交率只有60.66%。目前對于二十世紀老油畫學術層面的研究不夠,對于二十世紀幾代油畫家缺少客觀、正確的認識,買家就更談不上對這些作品進行研究,因此反映到市場中,這些作品卻無法得到藏家的了解和認可。同樣與之相類似的是拍賣公司近兩年力推出年輕藝術家板塊,在今年整體的表現也是不盡如人意,不少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還沒有在畫廊交易中夯實價格基礎,就迅速地出現在拍賣市場上,放在目前買家理性收藏的心態之下,他們的作品自然也無法在拍賣市場上創出理想的價格。
目前,購買、收藏油畫和當代藝術作品的買家現在是“認人也認作品”。只看重名頭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F在買家除了看重藝術家的名氣之外,而且更看重作品的藝術質量。所以現在就會出現在同一個拍賣季里,甚至是同一家公司的專場拍賣中,陳逸飛、曾梵志、張曉剛等藝術家既有作品拍出上千萬的天價,也有作品會流拍。這種現象體現出買家收藏口味正變得日益挑剔。經歷了當代藝術品市場這波從波峰到波谷,再從波谷反彈的過程,買家投資和收藏的心態從盲目逐漸變得有的放矢,這是國內藝術品市場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市場會遵循自身特有的發展規律進行調整。正是在不斷地調整、發展、再調整、再發展的轉換中,市場才能逐漸走向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2010年應該是油畫和當代藝術市場調整之后行情起穩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