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庭賓
近日,藝術品證券成為眾矢之的。
1月26日,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下稱“天津文交所”)將《黃河咆嘯》、《燕塞秋》兩幅畫作的藝術品份額以每份1元的價格上市,至3月24日分別漲到18.7元和18.5元。2個月上漲1770%和1750%的巨大財富效應吸引了各方關注。媒體調查表明,這是一個新興的缺乏監管的市場,天津文交所雖經地方政府批準,但是個民營企業控股的平臺,由此非議之聲更烈,不乏一關了之的主張。
無須回避,天津文交所在藝術品證券的操作探索中確實存在缺憾,比如交易規則設計不嚴謹,面對連續上漲手足無措;所推品種過于單一,8幅作品均為同一畫家之作,有包裝炒作該畫家并獲取壟斷性收入嫌疑;股東資質標準不明,股東責任和義務不清;交易商和交易所股東身份界限不明;缺乏代表公眾利益的獨立第三方監管等等。
這些雖然都是技術性問題,但每一個缺乏嚴謹負責的制度安排,都會對藝術品證券的探索造成重大傷害。正因如此,天津文交所不得不多次調整交易規則。然并未能較好解決上述不足。
藝術品證券是中國在國際上首創的一種金融創新,面對這一存在不足的新生事物,是一關了之,還是對于這個全球沒有先例的探索采取開明態度,鼓勵其通過實踐摸索出其內在規律,進而規范監管,使之成為中國解決目前一些棘手現實難題的一個有力工具?
當前中國面臨兩個很棘手的難題。一是流動性泛濫,熱錢投機國計民生,危害社會穩定;二是第三產業需要發展,文化事業需要振興,但嚴重缺乏對社會資源的有效吸引力。藝術品證券如果運作規范良好,恰可以從兩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特別是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開始了貨幣量化寬松(印刷紙幣)的競賽,美元不斷貶值,利息降至0-0.25%的底線區間;與此同時,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升值,加息,導致大量國際熱錢流入中國投機。此外,中國在金融危機后為4萬億元救市的需要,采取了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多重因素之下,中國國內流動性嚴重過剩。如何整治疏導熱錢,已經成為當今中國宏觀調控的最優先課題之一。
解決流動性過剩的根本之道是全球化金本位回歸,即從源頭上遏制紙幣的濫發,但這是一個現實博弈倒逼的過程。在此之前的現實方法,一是堵、二是截、三是疏導。
堵的辦法是加強對熱錢出入境的打擊,增加其流入成本;截的方法是通過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央票,將它們截留在央行的水庫中,但無論發行央票還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都要向商業銀行支付利息,目前一年的成本約3300億元;疏導的方法,是將流動性過剩引入對國計民生無害、有利的領域。
現實中對國計民生無害有利的領域主要有三個:一是股市;二是貴金屬;三是藝術品。然而,目前股市這塊海綿的吸水性已較差,主因是長期過度融資,上市公司分紅很少,二級市場股民基民長期不賺錢,致使越來越多的資金遠離股市;黃金等貴金屬漲價不影響中國制造和經濟,國家和民眾增加儲備可防范未來美元嚴重貶值風險,同時可吸納流動性,但目前其價位已較高,吸納性也不足了。而藝術品證券則是一塊潛力巨大的新海綿。
長期以來,藝術品投資收益率在各種投資品種中名列前茅,因為其藝術鑒賞和資金門檻很高,成為少數人的特權,是小眾投資,其對資金的吸納能力很有限。藝術品證券化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公開鑒賞監督、證券化份額操作,較好打開了社會公眾對于藝術品的投資通道。
與公司股權票據相比,藝術品證券價值評估比較簡單,比如一幅畫,只要確保這幅畫是真實的,并且存放安全,剩下的讓買賣雙方通過市場詢價就可以了,不存在上市公司或大股東的各種利益轉移的貓膩。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藝術品的稀缺性決定了其價值不斷增值。這使得藝術品證券這塊海綿有著巨大的吸水能力,此次天津文交所的價格噴發,也不完全是壞事,它證明了市場資金的饑渴,也證明了其吸納流動性的巨大潛力。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第三產業和文化事業都是需要大力推動的,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文化產業無法與資本市場有效對接,籌集資金多靠朋友募集,藝術創造多是手工作坊狀態,無法形成高效的產業鏈條,導致文化產業始終無法與其他產業競爭資源,淪為價值洼地,留不住精英人才,更難以發揮陶冶國人情操,復興中華文化,引領人類文明升級的歷史重任。而如今,藝術品證券化的初步探索直接打開了對接資本的通道,使文化產業前所未有地贏得資本追捧,成為匯聚資源的熱土。
正因為藝術品證券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方向,更加需要把握其內在規律,規范和健康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