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單店經營現半年無交易 業界探索會所經營新模式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店里的銷售情況急轉直下,甚至出現了辦一次展會卻無一成交的尷尬狀況。”廣州一藝術品機構負責人朱平(化名)多年來一直憑著誠信和回頭客踏實本分地做著藝術品交易,但近期“愁云慘淡”的行情令她痛定思痛,不得不做出改變。“今后我們將以前的純銷售模式創新為藝術品會所經營,通過這個平臺為會員提供多元化服務,增加客戶的黏性。”記者調查發現,近一年來,藝術品機構“會所化”成為業界發展新趨勢之一,但其發展道路則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藝術品會所真的比傳統畫廊和文物店更“潮”嗎?會不會僅僅淪為一個噱頭呢?
文、圖:記者郭曉昊、林琳
現象:
藝術“老店”求變煥新姿
朱平早年“下海”經商,主營藝術陶瓷和廣繡等各類代表廣府文化的本地工藝品。幾十年來,盡管創業路上布滿荊棘,但她憑著誠信和積累的回頭客辛勤經營。
商店變會所究竟行不行得通?她認為,前些年行情不錯時,國內外的藏家、游客的購買力都比較強,藝術品及資金的流轉都比較順暢,但隨著世界性金融危機和匯率變化等沖擊,傳統的經營方式已經跟不上市場發展的變化。“藝術本身是種高雅的享受,以前單純買賣,形式單一且利潤空間有限,現在我和朋友們合伙,將藝術和文化相結合,通過定期舉辦各類交流活動,讓原本不相干的行業和資源整合到一塊兒,大家在閑暇時也有一個共同的去處,類似舊時老北京的茶館和會館一樣。長此以往,也能增添品牌的號召力和藝術品的文化附加值。”“‘老店’如何煥發第二春?關鍵還是要轉型。”經營藝術品多年的吳先生也表示,目前很多老牌的文物店、古玩店都在尋找新的發展機會,“藝術品市場要‘虛實結合’操作,強化‘服務’理念,將收藏和消費相結合,或許能探索出一條新路。”
探索:
考驗機構財力人力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還曾造訪部分私人藝術品會所,藏家黃女士就將會所設在廣州距離CBD不遠的江畔,可謂鬧中取靜。獨立的三層小樓外邊亭臺水榭、清幽靜謐,首層由中、西式家具混搭而成,靠墻的酒窖里收藏著世界各國的佳釀;二樓餐廳和會客室的墻上掛滿了名家字畫,開放式的吧臺和傳統的圓桌和諧共存;三樓則是幾間客房和陽臺,近觀江景、遠眺市中心,可謂離塵不離城。“我們這種會所強調私密性,只用來跟朋友聚會,不沾經營的邊,如果要交易藝術品,去公司談就好了。”
然而,更為常見的模式是“畫廊會所化”。百藏館負責人戴文輝表示,隨著各類文化藝術活動的推廣,部分經營其他品類的老板也逐漸開始對會所模式產生興趣。他認為,收藏者體會和理解藝術品的價值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而會所“慢工出細活”的理念正好與之匹配。“我發現許多收藏者在參加完會所的活動后,更愿意敞開心扉、把家里壓箱底的寶貝拿出來交流、展示和置換。”此外,有人認為會所多能而不專,但他覺得開設一家像樣的會所,付出成本肯定比藝術品商店更高:“邀請專家講座、組織交流活動,這些都需要花錢。當然,它的經營范圍也肯定比古玩店更廣,更講求社會效應。”目前,企業辦的會所仍是主流,“畫廊會所化”也給它賦予了培訓學校的色彩。“絕大多數藏家還需要長期培育,但‘骨灰級’的大腕已經不在此列了,他們更相信自己或‘軍師’的眼光。”
專家支招:
經營會所須找準賣點
“國內的頂級藝術品會所一般依托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例如新疆廣匯、湖南廣電等,因為他們需要凝聚員工精神的平臺,玩收藏也體現了整個團隊的高素質。”海云軒總裁嚴君云在受訪時表示,現在北方有很多礦老板也開始重視精神享受,砸重金搞自己的藝術品會所。“很多男士退休后喜歡搞個美術館、小會所陶冶情操,寫字、畫畫、品酒、喝茶、釣魚,天天有事做,既健康又高雅。”他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味追求開好車、穿名牌已經沒太多意義了,更重要的是軟件,這個軟件就包括藝術品收藏。“我曾幫澳門的一名人買過東西,他近幾年下了很大工夫玩藝術品,他的家族里也有人喜歡投資收藏,早年買的畫現在升值不少。”
“經營藝術品會所,關鍵要找準定位,找到自己獨特的賣點,沒有定位等于白忙活。”嚴君云認為,以前畫廊主要靠代理藝術家畫作盈利,賺取的代理費比較穩定,但現在有些畫家出名了可能撇下畫廊了,所以藝術品機構需要不斷推新人。“一流的藝術品會所肯定要有大企業支撐,因為搞活動、搞收藏需要非常大的資金量。會所經營起來更從容、更休閑,畫廊則更剛性,有可能搞一個畫展,也就開幕當天很風光,但后面十天八天或許門可羅雀了。總之,經營會所是一場持久戰,它比一般的畫廊更注重收藏和分享,因而吸引更多成功人士移情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