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文化生活中,“雙年展”這個稱謂已經約定俗成地具有標示“前衛藝術”的特指涵義,北京舉辦的雙年展,如何與西方流行的具有“前衛藝術”特義的雙年展相區別?國內此前有些雙年展曾被國人批評為“西方雙年展在中國的攤位”,北京雙年展如何避免此類批評?
劉大為:這次雙年展是由中國美協等三家單位聯合主辦的國際性大展,也是中國美協成立以來所舉辦的最大規模的國際性展覽。其宗旨是立足于國際文化的大平臺上,促進中國與國際間的文化藝術交流,促進世界藝術健康發展。這次展覽要辦成既有時代性又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大展,絕不會辦成“西方雙年展在中國的攤位”。目前西方各國主辦的雙年展是由策展人選擇我們的畫家,是按照他們的價值取向和審美理念作為評價標準,來選取他們所需要的藝術家和作品,而我們這次北京的雙年展是按照我們的展覽宗旨來操作運籌的。對外國藝術家入選問題,要由策劃委員會認真研究,要以我們的標準來選擇他們。
當然,雙年展一詞來自國外,并且已形成西方比較流行的展覽形式,如有威尼斯雙年展、圣保羅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等。同時,不少第三世界國家也有自己的雙年展,我們中國舉辦雙年展與有“前衛藝術”為主導地位的國外雙年展,是有區別的。比如架上繪畫問題,西方的雙年展中雖然也有架上繪畫展區,但比重不大,占主導地位的是裝置藝術、觀念藝術。架上繪畫歷史悠久,體現了全人類的文明成就,是藝術家智慧的結晶,我們不應輕易放棄。所以,我們的雙年展在品種定位上確定在繪畫與雕塑。我們這次雙年展就是想讓繪畫與雕塑更有時代感,再現輝煌。有人擔心我們這次雙年展也要搞成“前衛藝術”的展覽,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我們的主題是“創新、地域性和當代性”,就是要體現時代精神和民族特點,要展示各國的優秀藝術精華。目前已有不少國際著名大師表示要參加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本刊記者:西方流行的雙年展,屆屆都標榜“創新”,這次北京雙年展的主題也是“創新”,請問,我們提倡的創新與西方流行的雙年展所主張的“創新”有什么區別?
劉大為:我們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著可以獨秀于世界文明之林的文明成果,中國的美術有自己鮮明的獨到的藝術特色和藝術魅力,受到世人的矚目。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一個承繼優秀傳統又能包孕融匯世界文明向前發展的歷史大背景,這次雙年展中提出的創新也離不開這個大的背景,即我們的創新要立足于民族傳統基礎上的創新,不能否定自己的過去,否定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我認為沒有傳統就是無源之水,沒有傳統,就談不上創新。我想,世界藝術的發展和創新,也應該是這樣。但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創新觀,強加給西方的參展藝術家,我們在章程里面說,這次展覽要“體現當今人類對真善美理想的追求”,我想,外國參展藝術家只要遵從這個大的基本思想,他怎么去創新都是可以的,當然,我們還要看“美學品位和藝術質量”。
本刊記者:東西方美術在藝術觀念上存在著很大差異,這是世人共知的不爭事實。西方的雙年展很容易操作,按照—個或幾個策展人的特定“前衛理念”來選擇作品,符合他們標準的就要,不符合他們標準的就不要,因此,他門的雙年展在總體面貌上是基本統—的,是明確的西方價值取向。北京雙年展策劃委員的工作任務恐怕要比他門困難得多,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東方和西方兩大塊,我們將用什么標準來協調、營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總體面貌和價值取向?
劉大為:中國舉辦雙年展要堅持用我們的價值取向去營造一個具有藝術質量、學術氛圍和兼收并蓄的總體面貌。首先,我們的策展人不像西方那樣,搞一兩個人的策劃制度,我們認為集體策劃為好,能博采眾長,優勢互補。現在看來,集體策劃是能夠保證策展成功的一個好的方式。應該認識到東西方文化是有很大的差異性的,這次展覽,我們會注意到這種差異,盡可能地達到一定程度上的共識。但是,前提是我們要用我們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標準來衡量所遇到的一切問題和解決一切問題,在這一點上是堅定的。
1、我們中國人辦國際雙年展,要有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主見,要有博大的胸懷來容納世界各國的優秀藝術,要有兼容性和包容性。
2、為把這次雙年展辦成具有世界性的大展,我們要吸收各國展事的長處,把那些有創意的東西為我所用,不拒絕一切優秀的文明成果,但主要是要走自己的路,在辦展上要創新。
3、我們所選擇的藝術家及其作品,既要符合我們大的要求,又要其在藝術上體現他們本國的時代特點和地域特色,要有本國藝術的創新精神。
只要是具有本民族的代表性的東西,就是具有世界性的東西。各民族藝術的百花齊放才能構成世界藝術的豐富性。只有符合我們的主題——創新:當代性和地域性,高揚真善美,遠離假惡丑,才能使這次雙年展成為東西方兩大文化板塊友好協調的高水平的藝術盛會。
本刊記者: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正式宣傳冊上說.“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國美術不可甘居邊緣,中國的先進文化要在世界范圍內體現前進方向的代表性。”在這次北京雙年展中,我們將如何具體地體現這種先進的“代表性”?
劉大為:目前中國的美術發展正值一個空前繁榮的最好時期,無論是美術家隊伍還是作品數量和質量上,都呈現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面貌。我們的藝術始終緊密地貼近自然,貼近社會,貼近人民,我們的藝術是沿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發展的。由于種種原因,中國的藝術目前還沒有被世界全面深入地了解,西方對我們的藝術始終難看到全部的面貌。尤其當西方否定架上繪畫的時候,我們堅守住了這個陣地,并且使這一文明成果得到新的發展和發揚。我們辦這次雙年展就是要把中國的藝術放到世界藝術大舞臺中去,把我們的作品推出去,弘揚我們的中國優秀藝術,同時也更真切地全面了解世界各國藝術風貌,增進交流機會,在雙年展的國際藝術大交流中,也要體現大家共同追求社會進步和藝術繁榮的先進性。
本刊記者:作為第一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一名策劃委員,你最希望這次展覽結束后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什么樣的最好評價?
劉大為:這次展覽,是由國家出錢資助的,由中國文聯、北京市政府與中國美協共同主辦實施的,可以說是第一個在中國“官辦”的國際雙年展。我做為一名主要策展人,歷經了從醞釀、申報、運作到組織落實、組建辦事機構、經費籌集以及對外聯絡征集作品等等全部過程,遇到過不少困難,尤其是籌備時間非常迫切,但在參與雙年展全體工作的同志們不辭勞苦,敬業奉獻的努力下,目前,進展還是很順利。我們得到了國內的許多藝術界專家、領導的支持,可以說召之即來,共同為辦好雙年展出謀獻策。全體策劃委員多次會議從千百份資料中認真研究評選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在國外,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支持,其中意大利的桑福先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應提及的是國家各有關部門,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重視。雖然近期受“非典”疫情影響,但工作一直沒有停頓,估計是會取得預想的成果的。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工作,許多項目已進入了具體實施階段了。《美術》雜志這次對策委安排“筆答記者問”,這個方式有助于發揮各位策委的聰明才智,深化對雙年展的認識,更加明確工作方向,有助于推動這次展覽的健康發展。大家都很負責任,認真回答記者的問題,表現出策劃委員的主人翁態度。我希望這次雙年展,一定要辦出中國人自己的特色來,不能跟著別人跑。要爭取在展覽方式上、藝術質量上辦出國際一流的高水平。我希望這次第一屆雙年展能夠取得豐富的經驗,為2005年第二屆、2008年第三屆雙年展開一個好頭。希望中國雙年展一屆比一屆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