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雕塑與祖國發展同命運、共繁榮,勃發青春之氣,2008年中國雕塑更是空前的活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認為,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城市雕塑為標志的中國雕塑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曾成鋼認為中國雕塑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中國姿態——首屆中國雕塑大展”系列巡回展,先后在廈門、西安、溫州、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巡展,“2008中國雕塑專場”拍賣會首次舉辦,《中國雕塑》學術專刊正式公開發行,中國藝術節第一個雕塑專業獎學金“曾竹韶藝術獎學金”設立,北京“2008國際奧運雕塑展”舉辦等等。這標志著中國雕塑界在學術和面向大眾兩方面都更深入了。但在一片大好形勢下,一些長期存在的現象仍然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這些現象不僅僅是雕塑界特有的,可以說是當今社會思潮對藝術界的普遍影響。首先是浮躁。城市雕塑項目一個接著一個,但一些作品存在的粗糙問題幾乎都是一樣的,因為現代大項目對建筑時效性有著嚴格的要求,這就留給藝術的永恒、完美的創造空間的余地越來越小了。一個優秀的雕塑家要努力使自己的心沉得下來,盡可能地做好每一件作品,不能有應付的想法。要強調對藝術的執著精神,項目多、任務重,可以認真組織,只要每個人都認真負責,再大的作品也沒關系,在精微上要把大作品當做小制作來完成,所以做好作品,得有時間保證,得尊重藝術規律。現在許多雕塑為什么不好?就是違反規律了。數量多不是問題,根源在于不符合創作規律、浮躁,一些很好的創意、作品,為了趕時間一口氣干完了,結果成了遺憾甚至失敗的東西。在西方,一座建筑完成后與之相配套的雕塑要幾倍或更久的時間才能完成。我國的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國家歷史博物館很快就建成了,而布滿浮雕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則歷時七年多才完成。
當代雕塑的質量還取決于每個雕塑家藝術創作的學術導向,一個人的情感與作品相一致,情感、境界與作品相協調,人品與藝品相統一,常言道“畫如其人”,最終還是靠藝術家自身的綜合修養,藝術的高度根本上取決于人格的高度,人還是得靠文化的涵養。讀書、寫作、思想、境界、精神等等,雕塑不考慮這些,僅僅依靠技法,那就只能是一種堆積。缺乏火一般的精神,創造光明、激發精神、鑄造靈魂、塑造真正人的形象的內功就不會有,這些年的浮躁,使得很多人放棄了內功修煉的機會。
當代雕塑的另一個問題是要重視手藝精湛、內容扎實。雕塑的基本要素應該包括豐富精神內涵、精湛手藝、合適的表達形式三個方面。要看一個藝術家的修養、磨練,對社會丑惡現象嫉惡如仇,有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藝術家必須是精神貴族。在西方,藝術家的職能與牧師有相近之處,具有引導、提高人類精神和審美的功能。藝術常常是帶有宗教情感的,這樣才能浸透感人的力量感、內在感。
當前,泛雕塑化的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一個學科外延的擴展,就像文學出現詩歌、散文、小說。各種兄弟藝術和各種流派的形式擴展,對雕塑本身的理解都會加深,無論是學院的、民間的或者其他藝術門類的藝術家來做雕塑,通過各種不同途徑接近雕塑,做的人多了,這對雕塑發展來說可能是件好事,但不能把雕塑做濫了。因為要真正理解雕塑,是需要潛心學習與研究的。
從造型藝術的基本規律來看,各個藝術門類都是相通的。現在許多油畫、壁畫,甚至中國畫領域的美術家創作雕塑,中國雕塑學會也曾議過是否要辦一個“雕塑家的油畫展”。這在許多前輩大師那里是不成問題的。雕塑巨匠米開朗琪羅的素描、壁畫、油畫、建筑和他的雕塑一樣精彩。在古代藝術家身上,藝術門類并不是分得那么細的。中國文化本身就是講究多能、綜合的,講究詩書畫印全能。總之,藝術大師都是多面手。在高超的手藝之中蘊含著思想的才是大師。
當代中國雕塑的核心難題是原創性不夠。一個雕塑家如果沒有獨立的思考、自己的審美判斷、自己的雕塑語言,作品就會蒼白。現在許多雕塑家一味地趕作品,不能自圓其說,對自己沒有一以貫之的追求。這就像打井,井是自己的,不同深度就是各個不同的原創,現在普遍問題是深度不夠,而井太多。這些井從表面上看像是原創,其實沒有自己的思維邏輯,對創作的作品不是從扎實的基礎出發,追求一種合乎藝術規律的必然結果,瞎搞、瞎碰,這是最要命的。
如何開展對當代雕塑理論、學術的批評。現在更需要理論家,有眼光、有學術正義感的批評家,提出自己的看法。理論研究和總結會比單純的創作更重要,藝術家的思考代替不了理論家的研究,經過理論總結更深刻地看到問題、提出問題,以期對創作更深入地思考。理論家應更多地關注雕塑界深層的學術問題,深入思考、總結出一些帶有規律性的道理。壞的理論就是壞的導向,而好的點評則可以讓作品煥彩生輝。
曾成鋼認為,對當代雕塑的認識要提高到國家民族文化形象上來認識,各級主管部門要尊重藝術規律,著眼于長遠的文化利益,雕塑家自身要有專業和道德底線,作為行業最高學術團體中國雕塑學會正在努力加強行業自律,推出自己的學術評價標準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