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原
雖然是以“跳房子”樂隊主唱出道,標準的“80后”女孩田原不滿足于一個角色,這些年來出書寫作成了人氣作家,拍片演戲又受到金馬獎等各大電影節的垂青。橫跨幾界,卻不浮于主流,她的思想與才氣被認可,也被貼上文藝女青年的標簽,這樣的田原卻在接受記者獨家采訪時說,這段日子因為跑步這項曾經害怕的運動,使她明白了以前自己都做擅長的東西,原來完成了不擅長的才更自由。
【寫作】
“情緒是支撐不了太久的”
很多人被田原的外形打動,覺得這個武漢女孩氣質非凡,但更多人知道她不是娛樂圈里的洋娃娃,她滿是想法又堅持個性。最近她出了新唱片,新電影又將于下個月上映,還在構思下一本書。田原說自己是那種需要寫東西的人,就算不寫書也要寫日記,前三本書《斑馬森林》、《雙生水莽》、《一豆七蔻》走青春路線,寫得比較感性,現在寫書則想要寫一些了解、讓她感動的東西填充,而不只是情緒來支撐。“再寫一部就肯定不會貼近我的生活了,我覺得我現在20多歲了,不能再寫那種自己生活的情緒。經典小說的解構與顛覆很多人玩過了,這個時代不需要這些,反而想要好好寫故事。”田原很認真地說。
現在提到“80后”作家,人們第一反應還是韓寒、郭敬明。田原說自己并不想要去以他們為參照,她覺得故事就像骨架一樣,往里面填的態度、姿態,這些是她不想要的,“下一本書是完整的故事,我想放的是我的見聞,就像《失落的秘符》的作者和他妻子兩個人把紐約所有廢棄的下水管道研究了一遍。如果只寫感情,那么用微博就好了,作家應該要把大家不了解的、自己卻做過研究過的有意思的東西拿出來分享,情緒是支撐不了太久的”。
主動提到微博這樣的媒介,田原承認在信息復雜泛濫的今天,微博的溝通方式會變得主流,寫小說之所以要回歸,要理智寫故事,也是因為現在人人都可以寫。作為“帶V”(微博名人標記)的一員,她能接受意見不一樣甚至被反感,“這個世界每個人有不同想法,我在微博都不會刪留言,也不會反駁,在這個開放的世界每個人的話語權是一樣的”。
【電影】
“好的東西是沒有界限的”
一直以來,田原拍的電影,多為獨立制片的文藝作品,非常符合她給人的感覺。馬上要上映的電影,田原在里面演一個殺手,“是很奇怪的一部電影,本來叫《謀殺章魚保羅》,結果拍完它真的死了,也不是我們殺的,后來覺得‘謀殺’太直接,改成了‘追蹤’。拍這個電影每天都沒有劇本,卻有四五個攝影師,是到目前為止非常不常規的一次,挺好玩”。田原說,之所以接這個戲,是因為終于可以挑戰一次殺手的角色。
加上這部,從第一部參演香港導演麥婉欣執導的故事片《蝴蝶》開始,田原接拍的電影《江城夏日》、《左右》、《六樓后座2》,包括參展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海上夢境》等,都不是主流商業的類型,而都有一股小眾文藝的氣息。“可能是我第一部戲比較獨立,調調比較文藝,后來找來的都是這個方向”。田原強調自己并不是刻意要演很文藝的戲,想嘗試更多角色卻不能得償所愿,“大家都覺得田原是那樣的,都想要抓你的一些狀態。可去演他們覺得的你,反而覺得會被掏空。”她舉例說,之前自己在電視劇演了一個壞人很痛快,因為她覺得塑造一個和自己不一樣的才是演戲。
被認為小眾的田原,她的心中卻沒有這種大與小的概念,她覺得沒有必要排斥商業,因為藝術是沒有界限束縛的,“真正好的東西是不會在意這個界限,我特別不想把自己歸類。有時候你會被外界所打倒,重要的是你得往前走。文藝與商業,最重要的是你有這個技能,至于是什么類型的這個是可以切換的”。
【音樂】
“不想做別人認為的我”
從音樂出道,田原卻說對自己剛剛發的同名專輯有所遺憾,這一點領悟居然是她通過跑步意識到的,“以前覺得長跑對自己是最不可能的事,沒想到完成了洛杉磯馬拉松,又到上海參加了‘放肆跑’10公里的比賽,發現努力堅持下來,跑著跑著就遇到不一樣的風景”。田原說:“過終點時很感動,做了別人認為我做不了的事情,好像什么都不怕了,以前我都做我擅長的東西,現在我知道完成不擅長的才更自由。”
田原有些懊悔地表示,早一點跑步自己的第二張唱片就不是這樣了,由于性格上不喜歡去“推”別人,制作人張亞東又是慢性子,田原專輯一做就是五年。五年前她創作的歌,五年后再唱狀態已經不對了,“當時應該要更加積極去解決這個問題,不至于第二張唱片制作的周期只有兩個月,盡管找了很厲害的樂手老師一起去排練,和樂隊磨合的程度還不到,我要像半個制作人,去告訴大家我想要什么,錄唱和混音也都是我。總之,成品是太主觀的一個東西。”
在田原看來,被貼上的“文藝女青年”標簽,別人貼歸貼,自己卻要懂得撕下,“要做一些改變,之前大家也不會想到我會去跑步,會覺得田原不可能做的事情,人生就是不斷把自己在別人腦子里定性的一些東西去打破,這個才是有意義的,我不想做別人認為的我,沒必要給自己加很多帽子,限定我一定要是哪樣的”。
【相關鏈接】
田原,多次跟賈樟柯、王小帥等合作,被稱為“第六代導演御用才女”,國際片商稱其為“章子怡第二”。17歲時擔任“跳房子”樂隊主唱驚艷音樂圈,同年首部長篇小說問世。20歲時,憑影片《蝴蝶》獲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此后主演了一系列成績斐然的電影:《青春期》、《八月的故事》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江城夏日》獲得戛納電影節“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影片;王小帥的《左右》獲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海上夢境》參展上海國際電影節。簽約王菲金牌制作人張亞東的唱片公司,被其評價為:“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內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