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物象”是我對此次展覽的一種描述。一方面它表明作品展現了社會不同環境中的現象,以及它們反射、衍射后形成的精神圖景;另一方面也表明此次展覽作品所體現的再造物象的觀念手法,以及對后物質時代的異像、幻想和批判。
當今中國社會和經濟飛速發展和轉型,城市化進程加快。隨著環境的改變,人們在精神和物質上感受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周圍新鮮的事物改變著人們的思維習慣。“都市化”發展的過程,一方面造成現代與傳統文脈的斷裂,城市之間物質的趨同;另一方面則是物質生活的提高,所造成的“物”的人化,或者是人的“物”化的生存經驗與精神生活軌跡的交織。
此次參展的四位藝術家,正是從對“物象”的觀察與生存體驗出發,展開藝術的翅膀。從作品的內容來說,潘育川的作品揭示了“拜物主義”現實,同時也是對現代社會中身份模糊與趨同的一種反諷。張穗揚關注都市生活中青年一代的精神生活狀態,作者運用荒誕、調侃的方式營造了種種匪夷所思的異像,從中可以看出他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黃珺有著傳統的人文主義關懷情緒,其作品在江南園林式的場景中展現了充滿異幻的舊式記憶圖景,試圖喚起人們對傳統與現代的追憶。三水的創作則一直關注社會現實和個人情感意識的聯系,他的系列作品圍繞著建筑景觀與個人生存體驗而展開,這種紀念碑式的場景具有一種強烈的精神祭奠感。
總的來說,他們的作品中為人們反思當代社會現象,豐富對生活、藝術的理解提供了契機。這個展覽的意義不僅在于重新界定和表達藝術與“物象”之間的角色,也在于展現和探討人在后物質時代中存在的各種復雜的精神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