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為紀念前蘇聯杰出的繪畫家、教育家康斯坦丁?麥法季耶維奇?馬克西莫夫(Костантин М.Максимов),由中國留俄(蘇)美術家學會、筑中美術館主辦,江西美術出版社 、方舟正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馬克西莫夫》畫冊首發式暨馬克西莫夫繪畫作品展,在筑中美術館拉開帷幕。這是馬克西莫夫在中國的第一本畫集,同時畫集當中的80余幅原作都將在展廳集中展示。畫冊主編奚靜之教授,靳尚誼、詹建俊、魏傳義等“馬訓班”畢業的老藝術家及眾多的我國著名老中青油畫家、藏家都出席了此次盛大活動。
當年參加“馬訓班”的成員
“馬訓班”的誕生
前蘇聯的著名油畫家、教育家馬克西莫夫于1913年出生于聯伊凡諾夫州沙特羅夫村。1935年馬克西莫夫進入莫斯科美術學院里亞日斯基教授畫室學習,1943年畢業后執教于莫斯科蘇里科夫美術學院油畫系。1954年通過中蘇兩國政府間文化部門高層領導的互訪和醞釀,前蘇聯最終指派馬克西莫夫赴中國完成美術教學援助工作。1955年2月29日,馬克西莫夫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訓練班的指導教師以及中央美術學院顧問抵達北京,這個油畫訓練班簡稱為“馬訓班”,為期兩年半。“馬訓班”開班時有21位來自全國七所美術院校及各地美協、部隊的優秀學員組成(有19位學員參加了畢業油畫展)。
靳尚誼、詹建俊、邵大箴三位老先生觀看展覽
馬克西莫夫對中國油畫教學的貢獻
當年任中央美院領導的江豐在歡迎會上說:“馬克西莫夫同志來到中國,使我們有機會直接的、系統的學習蘇聯的先進藝術經驗。我們相信在馬克西莫夫同志的指導下,不論在我們的美術教育事業上,或在油畫師資的培養上,將會帶來非常重大的寶貴的貢獻。”
“馬訓班”在馬克西莫夫的指導下,由石膏到人體、由素描到油畫、由室內作業到外光訓練、由構圖草稿到完成創作,較為系統全面地接受了前蘇聯(歐洲)油畫教學方法的培訓,提高了對油畫這一外來畫種的認識,為新中國的油畫創作和教學奠定了基礎。
中國美協主席靳尚誼先生曾說:“馬克西莫夫的素描教學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結構’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改變了中國人認識對象的方法,使我們透過表面的光影認識對象形的本質和體塊之間的聯系,這是他對中國素描做出的最大的貢獻。當年馬克西莫夫提出要從形體內部的結構認識形體,當時在理論上是理解了,但直1962、 63年才能在畫面中運用出來,共計8年。之后我又用了15年才徹底把表面的光影和內在的結構結合起來”。
馬克西莫夫以蘇聯油畫教學體系為藍本,協助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制定教學大綱,為新生的中央美術學院建構了基本符合油畫教育的、循序漸進且要求明確的油畫教學計劃,同時在他主導下逐步健全教研制度,提出教研課題,開展集體教學研究的工作。中央美術學院油畫教學領導曾就蘇聯高等美術院校的工作室制度專門與馬克西莫夫咨詢座談。由此開始,中央美術學院油畫教學逐步脫離了沒有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案的粗放辦學狀態,步入正規化的發展渠道,中央美院的油畫系也是“馬訓班”結束后成立的。馬克西莫夫在當時重要的美術會議上,(如1955年美協全國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1955年全國素描教學座談會、1956年全國油畫教學會議等等)都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全國美術創作和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富于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如素描的觀察方法、油畫色彩的訓練、教學循序漸進的階段性要求等等,事無巨細,一一指正,表現出一個援外職業教育家的素質,受到與會者的普遍尊敬。我國老一輩油畫家吳作人曾盛贊馬克西莫夫“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一樂也”。
油畫進修班于1957年結束,當學員的畢業作品展出的時候,受過馬克西莫夫指導的中國年輕的油畫家們在創作上出現了新的氣象,王流秋的《轉移》、王德威的《英雄的姐妹們》、秦征的《家》、 詹建俊的《起家》、 諶北新的《晨》、任夢璋的《收獲季節》、侯一民的《青年地下工作者》、高虹的《孤兒》、袁浩的《長江的黎明》、王恤朱的《待渡》等,都表現出一種更加扎實的繪畫功底,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從技術上改變了建國初“土”油畫的創作面貌。而這一批學員在后來美術創作上的表現則更加突出,成為中國油畫繼李鐵夫、徐悲鴻、劉海粟、顏文梁等老輩畫家之后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通過“油畫訓練班”,馬克西莫夫在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馬訓班班的學員,后來都已成為中國油畫教育界的棟梁,成為我國卓有建樹的著名油畫家,他們中有中國美協主席靳尚誼;中國油畫家學會會長詹建俊;中國壁畫學會會長侯一民;天津文聯副主席秦征;福建省文聯副主席魏傳義;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馮法祀、張文新;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王流秋、汪誠一、于長洪、王德威;西安美術學院教授諶北新、武祖德;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尚滬生;廣州藝術學院教授王恤珠;上海油畫雕塑院教授俞云階以及著名軍旅畫家高虹、何孔德、任夢璋等等。他們的名字將連同他們創作的許多優秀的油畫作品,以及他們為發展中國油畫教學、培育中國油畫人才取得的豐碩成果必將一起載入新中國的美術史冊。
如今,我們回顧的這段極其珍貴的歷史,實際上是對新中國油畫發展的一次生動的演繹。不但讓人們從中了解到馬克西莫夫在新中國油畫發展過程中的巨大影響和歷史價值,也可感受到油畫藝術所具有的歷史聯系性。俄羅斯油畫在世界美術史占有的獨特地位,以其現實主義鮮明風格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其充滿詩意的理想主義情懷,直至今日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當今中國著名油畫家如羅中立、何多苓、高小華、程從林、張曉剛、陳逸飛、楊飛云、王沂東、劉小東等,他們的油畫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都離不開“馬訓班”畢業學員的精心培養。
馬克西莫夫的繪畫與創作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晚期以后,馬克西莫夫開始以肖像畫創作而活躍在前蘇聯畫壇,同時他嚴格認真的創作和教學工作也逐步受到同行的認可和尊重。為此,在1949年和1951年,馬克西莫夫分別參與了大型油畫群像《莫斯科先進人物在克里姆林宮》和《蘇聯科學院主席團會議》的集體創作工作。由此開始,馬克西莫夫逐步迎來其藝術人生上的活躍期,五十年代前半期創作的《拖拉機手薩什卡》(1954)、《集體農莊技師希羅科夫肖像》(1954)等一系列肖像畫成為他來中國執教前重要的個人代表作。馬克西莫夫在油畫創作和油畫教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使他成為前蘇聯杰出的繪畫家和教育家,并兩次獲得蘇聯最高的藝術獎。 1957年5月19日至6月9日,中央美術學院和全國美協聯合舉辦了“蘇聯油畫家康?麥?馬克西莫夫教授習作展覽”,展品共包括油畫、水彩、素描、速寫84件。這些作品主要是與教學要求緊密配合,大多數是與學生一起在課堂、在京郊、在外地的寫生習作,另外也有少數經過創作加工的名人肖像,如齊白石、郭沫若、吳作人等等。這些作品的意義不僅在于它是五十年代中蘇美術交流的歷史見證,更重要的是這批作品對于跟隨馬克西莫夫學習的中國學員來說,是當時所能見到的由歐洲專業油畫家親自操筆完成的原作,從這個角度說這批作品是新中國現代美術(油畫)教育發展史上的“教科書”就并非妄言。
馬克西莫夫畫集及作品展覽
此次由筑中美術館策劃的《馬克西莫夫》畫集,由著名西方美術研究學者、美術評論家奚靜之教授擔任主編。畫冊中刊載的奚靜之先生撰寫的學術文章——“杰出的繪畫家教育家——馬克西莫夫”,全面介紹了馬克西莫夫藝術風格和藝術成就,給畫冊增添了濃重的色彩和分量。《馬克西莫夫》是第一本在中國出版發行并全面介紹馬克西莫夫油畫教學、油畫創作和油畫作品的畫冊,它在中國油畫發展歷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其意義十分重大。整本畫冊涵蓋了1940年至1987年馬克西莫夫的主要創作和習作80余幅,尤為珍貴的是,他早期和晚年的一些不曾被展示的作品也將呈現在畫冊和展覽中,這對我們全面了解這位卓越藝術家的面貌提供了珍貴資料。
當年“馬訓班”的學員,如今的老藝術家們對他們的老師懷有深厚的情感,他們在許多場合都曾表示過,希望出版馬克西莫夫的畫冊,今天這一宿愿終于實現,為此,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先生以及中國油畫學會會長詹建俊先生專門為本畫冊題詞。
“馬克西莫夫先生所任教的油畫訓練班,對中國的油畫專業建設(素描、油畫寫生和創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靳尚誼
“馬克西莫夫老師在中國的教學具體的傳授了歐洲油畫在專業上的基本要求與方法,特別是對形體結構與色彩法則在學理上的認識與技藝上的指導,對中國油畫的進步起到了關鍵的啟示作用”
——詹建俊
畫冊中的繪畫作品全部由中國的八位油畫藏家提供,其中也包括靳尚誼和魏傳儀先生收藏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