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上午9時,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再生產——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學術論壇暨2014年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論委員會年會”在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幕。隨后,主辦機構共同為“中國工藝美術振興與應用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揭牌,并由清華美院副院長蘇丹宣讀《南通宣言》,百余名參會代表在現場簽署宣言,宣告揭開中國工藝美術發展的新篇章。本次學術論壇以“再生產”為主題,就如何接續由張謇開啟的民族工商業之路,如何接續南通工藝美術的優良傳統,如何振興和發展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如何將傳統工藝轉化為擁有全產業鏈的當代創意品牌展開熱烈研討。
清華美院藝術史論系副主任、《裝飾》副主編陳岸瑛在接受藝術中國專訪時表示:“這個會實際上是囊括了中國工藝美術研究的一流專家,除了極個別的因為有別的事情沒有來,基本上一流的學者我們都請到了,甚至還有一些老前輩來參加理論委員會的年會。那么第二點呢我們是想請工藝美術實踐屆的包括學院里的也包括一些大師,還有一些著名的設計師。第三點我們還請了一些研究文化產業的,甚至一些企業界金融屆參會,因為我們討論的這個主題是工藝美術在當代的重新生產,它的一個創新生產模式的問題,所以它需要一個跨學科的跨界的融合。
我們這個主題也是經過了非常仔細的考量,最初是我們清華美院藝術史論系來承辦的一個活動,一開始我們想到了這次主題應該有所創新,我們想的以前對工藝美術的研究多半是從審美、風格等等上面來的,這次需要找的一個新的學術視野就是從社會生產這個角度對它切入。這個主題得到了蘇丹老師的支持,我們一開始想的是“回歸生產”,后來他把它改成了“再生產”,而且和當地的1895園區和張謇當年振興民族工商業的生產狀況是相關聯的。
找到這個專題之后我們就和專家進行了溝通,以至醞釀了一個宣言,結果發現我們有很多共識,沒有這些共識也出來不了這個宣言,這個共識就是工藝美術的生產模式在當代在發生一個劇烈的變遷,那么工藝美術在100多年來經歷了很多坎坷,跟古代相比它都是衰弱狀態,但它也有過,比如張謇那個時候還有五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后都曾經有過短暫的繁榮,但是我覺得非常遺憾的是它沒有找到一個特別好的生產模式,而且和當時的一種社會生產條件,一種工業化的生產條件并不契合,那么在21世紀的時候,我們不約而同的看到了一種新的社會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它使得工藝美術成為時代的一個亮點,這是大家的一個共識。
我們會議的邏輯基本上是我們有論文集和發言,發言的嘉賓加起來總共有20多個人,這次我們論文集非常多,論文集印出來大概有500多頁,共有將近60篇論文,其中有20多篇是特邀專家的,30多篇是從100多篇來稿中選出來的。
這些論文集和發言的結構基本上是這樣的,首先第一就是一個宏觀的、高屋建瓴的,對工藝美術時代的轉變、對工藝美術的命運做一個思考;第二點是從社會生產的角度重新梳理工藝美術的歷史,包括古代的、近代的、現代的;最后就是像剛才論壇的第三場很多老師講了一些當代的實踐案例。我想說的是工藝美術在當代已經出現了一種再生產的趨勢,出現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我們討論它的一個意義就在于我們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因為從歷史的角度來講它無數次的重新復興或者其他,但是這很可能是一種盲目的發展和盲目的再生產,這個很可能又會造成歷史的遺憾和悲劇,所以我們及時的找到學界的精英和業界的精英一起來鄭重思考這個問題,不要讓它再走歷史的彎路,抓住非常重要的機遇。
我們五月份會做一次匯總展,我們這個活動實際上是五個展覽和一個高端論壇,這六個活動結束以后我們會在五月份到國家大劇院做一次匯總展,然后正式發表我們的會議論文集,到時候就正式出版了。同時我們的裝飾雜志會推出一個專題——第五期,也是關于工藝美術再生產的,我相信它應該是中國工藝美術屆還有理論界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和一種創新性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