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馮良鴻的抽象畫
文/ 顧振清
抽象是一種形式、法則。但抽象畫并沒有一定的形式、法則。美術史上,抽象畫讓現(xiàn)代藝術擺脫客觀物象和主題性的束縛,越來越純粹地探究藝術本體的深層問題,從而獲得一種文化自足性和獨立性。事實上,抽象也是許多藝術家排除反映論、工具論等各種功能性問題困擾、解放自身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洗禮。對馮良鴻而言,抽象是他的內(nèi)心需求的一種精神范式,可以用來整理紛亂的現(xiàn)實萬象、超越具體的情境邏輯。抽象畫則是他洞察抽象過程、體驗抽象精神的一種載體。在當代藝術的開放語境中,抽象是馮良鴻個人固守的價值取向和精神道路。但他以抽象畫表達抽象,在畫面上認識、體驗時間和空間秩序,卻往往以動手經(jīng)驗為根據(jù),并沒有一定的形式和法則。抽象畫是馮良鴻一種活脫脫的“非常道”。
全球化條件下,審美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普世價值。抽象畫的純粹性也應合著不同文化條件下人們認知秩序、平息內(nèi)心不安的共性需求。雖然抽象畫在中國境遇迥異于歐美,常常被與構成藝術、至上主義、幾何抽象、光效應藝術混為一談。但馮良鴻二十多年來卻在繪畫上秉持一種一以貫之的態(tài)度,堅持那種從客觀物象中抽離出形式的抽象原則。他前期作品還以漢字書法、色彩疊壓為媒介,體會不同時間狀態(tài)下自覺或不自覺的情緒變化。多種有機的畫面形態(tài)似乎仍暗示著筆觸、色塊與具體物象的對應關系。但馮良鴻近期抽象畫更得益于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意境。他更重視解構與結構,在用筆的前后關系中把握時間性和空間感、認知藝術內(nèi)在的秩序和法則。他放空所有清晰或模糊、狹義或廣義的抽象概念,讓筆法聽隨內(nèi)心的抽象沖動,從而讓畫面走向更純粹的形式。馮良鴻刻不容情的自省,讓繪畫無限地逼近內(nèi)心。張馳、動靜、輕重、緩急,種種畫面關系所呈現(xiàn)的全然不是馮良鴻的自我表現(xiàn),而是藝術家對純粹視覺形式一波又一波的精神探求。馮良鴻通過畫面不斷追究抽象精神的深度和強度。這種追究,不僅挑戰(zhàn)著他個人系統(tǒng)中的邏輯和法則,也“和平演變”著開放語境中種種因人而異、因文化不同而不同的觀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