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危險與美麗”當代藝術與玻璃展
學術主持:張所家
策 展 人:汪付成
展覽時間:2017年5月2日 -- 7月30日
開幕酒會:2017年5月19日下午2:00 (周五)
參展藝術家:胡東方,胡金黎,李 靜,李振寧,彭 怡,俞 嵐,朱麗越,David Schnuckel大衛?施納克(美國),Hyunsung Cho趙顯成(韓國),Inguna Audere英格娜?奧德芮(拉脫維亞),Ivan Joel Ballesteros伊萬?喬爾?巴耶斯特洛斯(西班牙),Ivana Sramkova伊凡娜?斯拉姆科娃(捷克),Jiyong Lee李知勇(韓國),Kazimierz Pawlak卡茲梅茨?帕瓦拉克(波蘭),Krista Israel克里斯塔?伊斯麗爾(荷蘭),Masahiro Sasaki佐佐木雅浩(日本),Michael Rogers麥考?羅杰斯(美國),Richard Whiteley理查德?惠特理(澳大利亞),Robin Cass羅賓?卡斯(美國),Tony Brown托尼?布朗(法國),Zora Palova卓拉?帕沃娃(斯洛伐克)
展覽地點:北京·798東街 ICI-LABAS藝棧
這是一次當代藝術與玻璃在觀念上進行碰撞的展覽,探討材料、技術與藝術家之間的創作關系。當代藝術家通過機械的“轉述”,用技術在藝術家和繪畫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藝術家的主動創作和機械的被動執行之間產生微妙的關系。
胡東方《嫁衣》
胡東方《冰河》
胡金黎-明象椅影
而玻璃,是一種危險與美麗并存的材料,除了它材料本身可以生發出的很多品質特性,在技術工藝上同樣需要藝術家的高度掌控。
藝術家在技術和材料面前究竟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是向往美麗的創造者,還是不懼危險的探索者?在材料、技術以及觀念上,當代藝術和玻璃之間的對話,也因此通過作品展開。
卡茲梅茨·帕瓦拉TribunRomanus
克里斯塔·伊斯麗爾 副作用
李靜 破繭而出
玻璃是我們每天有意或無意會經常看到的材料,透明的玻璃窗、喝水的玻璃杯、手機的玻璃屏...,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這樣一個經常出現,卻又最容易被忽視的材料,在藝術家的手中,呈現出更加豐富的狀態,變成一種可以被感知、不再被忽略的存在,它從一種材料變成一件被賦予藝術家觀念的藝術品。
俞嵐 升
朱麗越 天書系列一
佐佐木雅浩 樹海
同時,玻璃只有在破裂的時候,才會讓人突然意識到它材料本身的脆弱和危險,而很多時候,藝術家的創作在題材選擇和工藝處理上,會刻意凸顯或者隱藏材料自身的特性,在危險與美麗之間轉換,以撩撥起觀眾內心微妙的感受。
最后,特別感謝ICI LABAS藝棧,以及感謝后柳玻璃工坊提供的幫助。
——策展人 汪付成
麥考羅杰斯 認知 2010
托尼·布朗 細胞
托尼·布朗 細胞
托尼·布朗 筆劃
Robin Cass 眼瞼與睫毛(成年人)
大衛·施納克 聚合磚塊
展覽名稱:“危險與美麗”當代藝術與玻璃展
學術主持:張所家
策 展 人:汪付成
展覽時間:2017年5月2日 -- 7月30日
開幕酒會:2017年5月19日下午2:00 (周五)
參展藝術家:胡東方,胡金黎,李 靜,李振寧,彭 怡,俞 嵐,朱麗越,David Schnuckel大衛?施納克(美國),Hyunsung Cho趙顯成(韓國),Inguna Audere英格娜?奧德芮(拉脫維亞),Ivan Joel Ballesteros伊萬?喬爾?巴耶斯特洛斯(西班牙),Ivana Sramkova伊凡娜?斯拉姆科娃(捷克),Jiyong Lee李知勇(韓國),Kazimierz Pawlak卡茲梅茨?帕瓦拉克(波蘭),Krista Israel克里斯塔?伊斯麗爾(荷蘭),Masahiro Sasaki佐佐木雅浩(日本),Michael Rogers麥考?羅杰斯(美國),Richard Whiteley理查德?惠特理(澳大利亞),Robin Cass羅賓?卡斯(美國),Tony Brown托尼?布朗(法國),Zora Palova卓拉?帕沃娃(斯洛伐克)
展覽地點:北京·798東街 ICI-LABAS藝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