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策展人:王春辰
學術主持:張子康
展覽時間:2019年8月3日—29日
開幕時間:2019年8月3日 16:00
研討會時間: 2019年8月3日14:00—16:00
姬子Jizi,大宇之維一 Dimension of the Universe 1,145x266cm,紙本水墨ink on paper,2010
姬子,大道長風圖Long Wind, 193x337cm, 2011
姬子,時間的延展二The Extension of Time No.2,192x281.5cm,2013
回家的路
文/王春辰
作為河北人,今天終于在省會的石家莊美術館來舉辦姬子的展覽了。人們經常問我是怎么走上藝術這條路的,可以說,我本來不是走這條路的。我在上中學的時候,我父親(姬子)就告訴我不要學美術,如果學畫畫會連飯都吃不上,除非你上了中央美院,或者在國家單位工作,否則你是沒有辦法靠畫畫來養活自己的,我這一輩子不就是例子嗎。我遵從父愿,在河北大學讀了英語文學專業,四年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合資企業做翻譯,沒有任何念頭或可能去從事藝術工作。唯有的就是喜歡讀讀書,多數又和藝術有聯系,往返北京也總是去王府井書店買書。平時在家里又經常和父親、朋友討論藝術上的事情。對于我,那時候完全是當做愛好來旁觀藝術這碼事的。
但是對于我父親來講,卻不是這樣的。雖然他不讓我走這條路,但他自己倒是要堅持走下去,即使再不可能,也把藝術當作自己的生命,他沒有上學的機會,就自學;沒有課堂的聆聽,就讀書、去故宮看畫。他用打臨時工省下的錢去買書、買畫冊,在他鉆研藝術的這一生里,書成了他的良師益友。到了后來,他專心在創作上,仿佛消失在日常生活里,對自己的藝術結果是否見諸于世只有順其自然了。他唯能做的就是探尋自己的畫的語言和想法,他因此稱自己的畫是墨道山水,因此寫了“墨道論”來琢磨自己的畫理。他知道他這一生畫畫不是一件小事,他沒有良好的社會條件,只能靠自己努力,一朝一夕都不夠,必須是一輩子。他的全部生活理由就在那凈潔的宣紙上,這個理由足以大到無邊無際,透過那些濃淡干濕的墨、氣韻飛揚的水,他看到了浩瀚的天際、遼遠的時空,也許未來就在那里。
有個朋友說,唯有自己的父母離去才讓人瞬間長大。我是在父親突然患病去世后,才真正感受到了父親的存在,甚至是在那之后才漸漸了解了父親。我無法忘記最后幾天他在醫院的病床上,他喃喃地、艱難地說著“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因為他知道他要走了,他還有很多創作計劃沒有做,他心目中的畫還沒有畫出來,以致在臨終的最后幾秒里,他的眼角流下了眼淚……
我能理解他的心愿,知道他一輩子的困厄,是畫畫支撐了他;于我,也是受父親的影響,終歸還是走上了藝術這條路,做著研究、做著批評、做著策展,依稀間我又恍惚,仿佛這些都不見了,只在氤氳叆叇的墨氣里看到一個身單影只的父親遠遠地走了。
我默默地,知道在未來的時空才能再與父親相見。
2019年7月25日北京
(作者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批評家、策展人)
姬子,天地之間 Between Sky and Earth,紙本水墨, 184x145cm, 2009
姬子,洞天初開Caves to be Initiated, 紙本水墨, 184x145cm, 2009
姬子,永恒之路The Road of Eternity, 紙本水墨, 184x145cm, 2010
燕趙大地的恢弘
——關于藝術家姬子
文/張子康(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
姬子先生去世已經三年了,今天他的藝術終于回到他的家鄉河北來展出,我們深感這是一份責任和榮譽。姬子生于1941年,從20世紀50年代末即開始學習繪畫,一生都在學習、參悟、借鑒、創新繪畫藝術,這一晃就是五十多年直至他去世之前一個月,還在伏案作畫。
作為出生于河北的畫家,他早在70年代就參加了河北省的畫展,1973年他的《引水上山》一畫刊登在《河北文藝》封面上,一時家喻戶曉。后來在80年代潛心專研個人的繪畫語言,苦心孤詣,與畫界少有聯絡,外界竟不知河北尚有這樣一位專研水墨繪畫的畫家存在。2000年后,年近六十的姬子先生游居北京京郊上苑畫家村,其繪畫因工作室開放展才又始為人知,但依然在小范圍內。到了2009年,姬子先生平生的第一次個展才在798的一間畫廊舉辦,北京眾多批評家、策展人、藝術家到場參觀,才真正意義上發現了作為畫家的姬子。
也是那個時候,在北京訪學的美國藝術理論家也發現了姬子的繪畫,開始了他長達幾年的姬子研究,后在2015年在德國的著名出版社出版了英文專著《天地合一:當代中國中的姬子及其藝術》,國際學者發表兩篇書評,給予好評,成為國際學界研究當代中國藝術的一部專著。因此,2017年美國懷斯曼美術館舉辦了“姬子:精神之旅”個展,2018年同名展覽又巡展到紐約,并舉辦研討會,得到紐約藝術界的高度評價,并重提“精神性在當代藝術的意義”。姬子由此獲得了國際藝術界的重視,英國倫敦大學布萊奈美術館(Brunei)決定于2021年為姬子舉辦個展;今年6月,大英博物館經過兩年的研究和評估,決定收藏姬子的作品。這些國際反響印證了一個道理:藝術不分國界,藝術無論媒介,它只認獨特的個性語言和獨創的藝術表現,它不論東西之別,只看藝術創造的特殊意義。
國內學界在近些年也都充分肯定、稱贊了姬子的藝術成績。著名批評家劉驍純稱姬子是中國繪畫在近二三十年來的現代轉型方面具有代表性;著名批評家賈方舟評論姬子的作品是一種富有奇幻效果和宇宙意識的自然景觀,是一個現代山水畫家返回傳統山水畫“觀道”原點后創造出來的新圖式、新境界;中央美院教授、著名批評家殷雙喜評論姬子先生的作品自有其“道”,這個“道”就是人的生存尊嚴,它表現為人對自然的親近和對生命的敬畏;現代美術史家李公明認為姬子的水墨藝術可以成為當代中國的藝術“本土性”經驗如何上升到文化自覺層面并與全球化展開對話的重要例證;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指出姬子的壯闊、雄渾的藝術跳脫了傳統人文筆墨游戲而造就了暢懷宇宙的磅礴大氣;中央美院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于洋評論姬子的墨道山水是探索一種中國水墨表達的哲學觀照和當代轉換,最終激活久遠的文化傳統;中文第一部研究姬子的專著《水墨的邏格斯》學者高從宜以“邏格斯”來對局“道”,進而論述姬子的水墨家園是中國的哲學精神的寫照。
國內專家、學者都給予姬子多方面的評價和研究,都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發。姬子確實是當代中國藝術的特殊個案,他自幼愛好繪畫,從沒有讀過美院,也沒有在任何美術機構工作過,一生做過很多短工、臨時工,后在街區企業做工藝美術,在80年代初曾南下深圳尋求一份美術工作,又不果,回到家鄉再次謀生單干,撐了四年,又關門放下,何以如此?還是為了心中不滅的那份對藝術的執著,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要畫出自己特點的藝術作品,甚至以“畫不驚人死不休”來激勵自己。從80年代末到人生的終點,將近三十年的時間里,姬子都是伏案專研繪畫創新,吸收國門開放后的多種藝術營養,匯通自己的藝術理念,提出個人的繪畫理論和主張,命名自己的繪畫為“墨道山水”,孤心苦役地沉靜在求索問道的生活里,與外界少有聯系,為的是能有多的時間問學探索創新。他生長在燕趙大地,對北方山水情有獨鐘,無論寫生,還是觀摩,或者是內心的感悟,都是這種大山大水,它們超于現實的自然景觀,卻是一種浩瀚開闔的宇宙心象,看似非客觀,卻又是內心充沛之外溢,這樣的視覺創造又具有悲壯的崇高感和神圣性,這一點深得國際學界的認同和肯定。這也是我們思考當代中國藝術的一種不可遺忘的維度,就此,姬子以其繪畫給出了一份特殊的回答。
過去有“燕趙自古多悲歌之士”,今朝我們思忖天下事,回望歷史經緯起伏,不得不以藝術的方式為天地立傳,為古今傳移模寫。姬子生于河北龍關,生活于宣化大半生,最后十五年在北京生活創作,都始終圍繞著燕趙大地,而這片土地而因其恢弘的古今氣象在當代中國藝術界產生了一批優秀的藝術家,他們構成了中國當代藝術歷史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又再次認識燕趙之地藝術家姬子,我們為河北、為燕趙大地而稱贊之。
2019年7月22日 于北京中央美術學院
姬子,新月New Moon,195x185cm,紙本水墨,2010
姬子,誕生Birth,195x185cm,紙本水墨,2010
姬子,永恒的流動Eternal Flowing,182.5x145 cm,2013
[名家評說摘要]
賈方舟:穿越時空 縱橫天地——關于姬子近期的“墨道山水”
近兩年姬子先生的畫風突變,真讓我刮目相看。先生已是近70的年齡了,在藝術上尚如此精進不懈,很是讓我感慨。
姬子的新作主要體現在《墨道系列》和《構成系列》中。在這兩個系列中,畫家突破了山水畫的傳統格局和慣常手法,放棄了以往那種對物理時間秩序的遵循,完全進入自由調動時空的主觀表現狀態。姬子把山水畫的表現主題重新返回到山水畫初始的原點上,即所謂“澄懷觀道”。
姬子的新作正是以一個現代人的視角和手段,從多種角度表現出自然的萬千氣象,創造了一種雄渾壯偉、大氣盤旋的“墨道山水”。特別是他那些融進了強烈色彩對比的作品,是一種更富有奇幻效果和宇宙意識的自然景觀,是一個現代山水畫家返回傳統山水畫“觀道”原點后創造出來的新圖式、新境界。
姬子,清明四海天Crystal Corners of the Cosmos,145cmx185cm,水墨紙本,2011
殷雙喜:道法自然——評姬子的繪畫
姬子先生的水墨,出自傳統,但又不拘傳統,來自自然,但又超越自然。在筆墨方面,他能夠自由運用積墨皴染,表現出生動大化的云水形象,元氣淋漓。但在構圖方面,他卻超越了時下山水畫以自然山水丘壑為構圖模版的寫實路線,而是自由組合山川萬物,疾云勁水,冰川荒漠,其中有日月若出其里,有異光照亮洞穴,有石柱自天而垂。不僅使我感受到亙古洪荒的蒼茫之氣,而且還產生了現代科幻大片那種宇宙寂寥。間或有鮮艷的斑駁彩色和神秘的線條紋樣出現在其中,于不和諧之中令人悚然。
我感覺到姬子先生的作品,其美學意趣顯然不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以人為視覺主體的中觀山水或近觀山水,而是蘊含了現代人對宇宙認識和反思的宏觀山水。進而他的意趣不在山水,而是借山水以澄懷觀道,反思宇宙和人類的前世今生。
我個人對姬子先生的作品深感奇特,覺得他的作品既傳統又現代,既與我們的時代保持距離,又切入了現代人只重物質,精神虛無,淡漠歷史,不思來路與去處的生存現狀。
姬子先生的作品自有其“道”,這個“道”就是人的生存尊嚴,它表現為人對自然的親近和對生命的敬畏?!暗婪ㄗ匀弧笔撬囆g家對自然的體驗過程中所生發的廣闊、靈動、生生不息的精神空間,是一種永無止境的“綿延”和“生命沖動”,是對有限空間的超越,只有領悟了“道法自然”的真諦,才能給山水畫以富于生命力的境界,同時也是具有歷史感的世界。
姬子,天地無垠Infinite Cosmos,紙本水墨,124x248cm,2009
阿瑟·C·丹托:姬子的繪畫:飛騰的世界
姬子的某些作品有些是用中國傳統水墨山水風格畫的,但是它們和我在紐約大都市博物館收藏的作品中看到的那些安詳、禪悟的卷軸畫不同。
姬子作品的千山萬壑沸騰著、震顫著,若湍流急水。人們感受到巨龍正處在焦灼的睡眠中。當它們蘇醒之時,必縱身躍起。
在姬子的繪畫里,好像是變幻多端的云咆哮著鞭打著簇簇草叢,簇簇之草叢咬定根基,嵌入深邃的巖石土壤中。山川流水、海浪大地綿密相連,皆無分別。
我的感覺是,這些作品具有同樣的野性感,差不多是原始感。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展示了自然所隱藏的神秘,我們會發現一個小世界,和山川風景一樣并不是荒蠻之地。
姬子的山水讓我想起柯勒律治描寫沸騰的河水時那種荒原景象,宏闊的石頭宮殿,散落的石頭,紛紛地落入海洋中。
我必須想知道的是我對夢幻與片斷、巖石與河水的印象,是否有道理,如果我可以看到這些作品原作的話,這些繪畫作品的實際筆觸是否實際上傳遞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系美國著名藝術哲學家、藝術批評家)
姬子,方舟天來Ark from Heaven,124x249cm,2013
姬子:打通傳統與當下
[美] 柯提斯·卡特(Curtis Carter)
姬子(1941-2015)屬于中國當代藝術完全不同的方面。中國當代藝術不知不覺地采用了受西方影響的藝術方法,顯得相當浮華。姬子和其他選擇中國筆墨繪畫媒介的畫家,都積極地去探索傳統哲學-藝術方法與當代經驗之間的有意義的聯系。這并不意味著僅僅按照過去的大師的方式去創作繪畫。相反,姬子的繪畫通過探索畫面空間的描繪、多樣的墨彩和筆法,獲得了它們自身的一種獨創價值。他的媒介是筆墨繪畫,或是某種建構形式的變體。
姬子屬于中國當代藝術中關注中國繪畫的構成內涵以及構成當代水墨繪畫的內涵的主流運動中。這些爭論關注了這種媒介涉及的傳統觀念以及現代抽象與表現理論的影響。這種傳統繼續著,盡管在事實上,水墨畫的物質媒介與今天的媒體藝術的復雜格式相比,顯得安靜、溫和。它的成就幾乎在于哲學與美學的理解及技法,這些都需要個體的藝術家來掌握。從事水墨繪畫的藝術家都有一種愿望,就是創造的藝術要扎根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而是努力去創建今天的新中國的有意義的生活符號。姬子的水墨繪畫意味著參與到建立筆墨繪畫在中國的當代藝術世界的重要地位的現實對話中。
(作者系國際美學協會主席)
姬子,靈界星際Soul World Trek,125.5x245.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