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暮-47×60cm-1988
關于潘天壽藝術思想的整理,我在最初做了兩件事情。先是編了一本《潘天壽美術文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出版),輯入當時我能搜集到的父親的所有文章。父親的文稿資料在“文革”中散失得非常厲害,大部分都沒有了,雖經搜集整理,收入文集的也只是一小部分。在這之后,我又編了一本《潘天壽談藝錄》(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出版)。我覺得父親的一些觀點很重要,如果用語錄的形式摘編畫論,單刀直入,重點突出。我就把父親這些有代表性的觀點抽出來,還把我當時收集的潘天壽畫論里一些零零碎碎的段落,放在一起,把它們分類,編輯成書。所輯內容,除大部分引自他的著作、手稿外,小部分來自他講課和談話的記錄。直到現在,《潘天壽談藝錄》還是學界研究潘天壽思想理論最基礎的材料,到今天也沒有更多的新材料。我編《潘天壽談藝錄》是花了些功夫的,因為父親的東西散失太多,收集起來實在是不容易。我又用心把它分成類別,諸如“藝術與人生”、“藝術與民族性”、“繼承與變革”、“造化與心源”、“人品與畫品”、“畫史”、“中國畫教學”等。這雖然主要是個整理的工作,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父親對于中國畫問題的宏觀思維,很理性,也很有策略性。這就啟示我應該怎么樣去思考中國畫在整個大局當中的位置,在這個方面是研究潘天壽才給了我一個啟發。 我在編《潘天壽談藝錄》的過程當中,對中國畫的認識也逐步深入進去了。這個時候我也正在系里講畫論課,系統地讀了中國歷代畫論,對中國美術史的歷史發展和價值線索也做了一番梳理。1986年還應中央美院中國畫系之邀作了“中國繪畫美學略講”的系列講座。當時,李澤厚《美的歷程》出來以后,也曾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它提綱挈領地把中國的美學歷程作了梳理概括,還對我們認識古典思想儒、道、釋的關系提供了一個框架。20世紀80年代的文化熱更給我提供了一個思想背景,我和時人一樣如饑似渴地閱讀西方思想家的書。當時,李澤厚、王元化、陳鼓應、余英時都來過浙江大學講課或講座,我和谷文達、王公懿等常常一起去聽。回想當初我從收拾潘家的殘局開始,宏觀地認識潘家的歷史悲劇與民族命運的未來崛起,重新面對20世紀以來中國畫生存與發展的宏觀戰略。我自己關于“綠色繪畫”的想法,關于中國畫生存發展問題的思考,就是在這個時候成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