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繪夏娃的作品中,對官能美的追求在開始時并不明顯。因為所依從的土壤圣經(jīng)故事中就缺少這個因素。但后來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展也逐漸改觀。不過與維納斯的有關表現(xiàn)相比較畢竟存有很大的區(qū)別。創(chuàng)世紀故事中,本身就沒有柔情溫馨的愛的描寫。這位迎著苦難而降生的女性,在她來到世間開始時期,總是充滿著苦澀的憂愁。直到后來在威尼斯畫派手下才展開自己的雙眉。15世紀上半葉,拉斐爾在梵蒂岡署名室中繪制的壁畫《亞當與夏娃》中,人物顯出了一種古代藝術的典雅。16世紀初,荷蘭畫家波許的祭壇畫《快樂的園地》左側(cè)部分的《夏娃之創(chuàng)造》中,上帝拉著她的手把她帶到亞當跟前。她溫柔而順從地屈腿下跪,亞當則顯出了驚訝的神色。整個畫幅怪異而神秘。不過,人物的描繪頗為優(yōu)美典雅。夏娃的形象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變化,較多地流露了人間愛戀的情趣。也是在這個時期,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丟勒畫的油畫《夏娃》,也表現(xiàn)了一種對優(yōu)美的興趣。同時代的另一位德國畫家克拉納赫的油畫《夏娃》,就明顯地在這位“眾生之母”的身上表現(xiàn)官能美了。克拉納赫是德國宗教改革時代代表新教的一位著名畫家,與德國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也有交往。他曾被聘為腓德烈大公屬下的宮廷畫家,一生畫了許多作品,也招收了不少學生。他的兒子也繼承了父業(yè),并且在風格上與他完全一樣。克拉納赫是北歐最早畫維納斯的畫家,同時也畫夏娃和其他女神。他的作品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所有的女性——不管是維納斯、夏娃或其他女人形象,幾乎毫不例外地是一個形狀:梨形的小頭,小眼睛小嘴巴;比例偏長的身軀;修長的四肢;明顯的曲線和富于官能美的肉體。他的另一幅油畫《伊甸園中的亞當和夏娃》,對夏娃降生的處理明顯突破了圣經(jīng)的原義和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式,把他們畫成一對站在上帝面前親昵地手拉著手的情侶。此外,法蘭德斯的馬比尤茲的《亞當與夏娃》也很注意人物的肉體美。而提香,就更明顯地表達出一種肉感的追求。他1550年作的油畫《亞當與夏娃之誘惑》中的夏娃,幾乎就是威尼斯的一位豐滿的婦人。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法蘭德斯畫家克勒爾克與阿爾斯羅德合作的《樂園》中,夏娃和其他人物形象,實質(zhì)上就是生活中北歐健壯的男男女女。到19世紀,夏娃作為基督教中的意義已經(jīng)微乎其微了。如德國畫家西庫根據(jù)密爾頓長詩《失樂園》畫的夏娃,是一個在樹林中的池塘邊手舞足蹈、得意地看著水中自己倒映的美麗風姿的少女;英國畫家史坦霍普的油畫《受誘惑的夏娃》中,則畫了一個悠閑坐著的少女,若有所思地隨手摘著果子。這兩幅作品中的人物那頗顯賣弄的姿態(tài),鮮活的肌膚等都充滿了官能的誘惑。與其說這是一個迎著苦難而降世的母親,不如說是借著這位母親的名譽描繪一個姿色動人的少女裸體。與前期不同,這時的夏娃如果還有宗教意味的話,至少也是一個宗教與情欲的結(jié)合了。當然,這種結(jié)合表現(xiàn)得更為典型的還是其他的基督教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