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篇 學術內涵是藝術品位的后盾 文/本刊記者 李榮坤 藝術家以及作品在市場上起起落落的表現,除了市場本身因素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即學術的內涵。它就像線的長度,可以掌控風箏的高度。歸結到最后,學術在市場中起著關鍵的作用,美術史上可以沉淀下來的藝術家是經得起考驗的,學術也決定著長遠的市場風向。 當代藝術的現狀中國當代藝術存在自身的發展問題,評論家朱其給出自己的見解:其一、“當代藝術”的概念是由國外回傳,國內藝術界對其褒貶不一,爭議較多,不乏藝術品價格和價值背離的現象,說明它在本土市場的根基并不扎實,這至少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才能梳理好。其二、中國當代藝術的啟蒙是在西方進行的,藝術家多在國外奠定了相對良好的藝術理念和收藏市場。而現在國內提出的一些所謂的“新概念”,還處于萌芽狀態,在理論表述和情感上沒有被普遍接受。也沒有一個共識性的藝術群體出現,缺乏藝術的強勢性,所以難以獲得普遍層面的認同,因此,短時間內難以形成氣候。但毋庸置疑的是,當代藝術的后續發展應該是多元化的生態,不會再現某一批人獨占鰲頭的狀態。 今天的“當代” 明天的“傳統” 雖然有人對當代藝術的價值表示質疑,但誰又能否認,每個時代都有當時代的藝術,“當代藝術”應該是個動態概念,內容因時代而變化,歷史的漏斗會自行將其過濾。當代藝術不會因為金融危機等因素停滯,它會階段性地體現不同的內容。只有當代藝術發展起來,向后看,才能有自己的傳統。所以,當代藝術的發展,是個勢不可擋的趨勢。評論家楊衛指出,有條件進入某段藝術史的藝術家,第一,在文化藝術上表達了當時期的文化水準,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王廣義等,即屬于此類。如張曉剛的“大家庭”系列,就是五六十年代的一種整體記憶。他們的作品以觀念為主導,表現了時代內容。第二,確實是“畫”得好,具有自己獨特語言能力的藝術家。最近,這樣的藝術家如曾梵志、何多苓、毛焰、周春芽、劉煒等逐漸浮出水面,成為市場上的熱點,他們更注重藝術本身,注重藝術語言與自己的關聯。其筆墨方式相對個人化,恰好吻合了今天人們對自身價值趣味的追求,而非簡單的群體趣味。 “除藝術家自身的感覺,還要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市場規律有潮起潮落,但作為藝術家本人,不是為市場而動,而是持續關注自身的文化命題,市場會階段性地選擇藝術家。我們假想一下未來,以前被屏蔽的東西會再出現。” 民生美術館館長助理李峰表示,與當代藝術的狹小市場相比,書畫作品在大眾心理的接受度,是當代藝術作品的10倍以上,它的價值認定在國內基本上已沒有爭議,形成了一個普遍語境,其市場價格的形成也有80年的歷史,到這個階段,其價位實屬正常,這不正是因為書畫市場基石的牢靠嗎?所以,當代藝術作品的市場成熟期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后的事,它的市場需要花時間去培養。15年后,再回頭看,會發現有太多的好作品。 收藏向學術靠攏收藏,就需要選一系列的作品,再梳理出思路。當然,這個思路要以學術為依據,這樣,回報也更大,是投資與收藏的雙贏。藝術品市場有其特定的滯后性,好的買家始終保持著先鋒性,他們已經不為市場所惑,隨著對藝術的深入關注,藏家們更注意研究藝術品的學術價值,進而形成收藏與學術的互動。真正的藝術品收藏需要判斷、積淀和時間。 2006年蘇富比春拍引爆了當代藝術市場,造成了它過度繁榮的假象。金融危機恰好對市場起到整理作用。這時候,比的就是學術,即藝術家是否有很獨特的技法和觀念。藝術的分化會越來越大,這樣,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誰在市場上站得住腳。正如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學術研究部總監趙孝萱所言,可以在世上留名的藝術家畢竟是少數,大家都在摸索誰是那幾個少數的藝術家,這是對收藏者眼光的考驗,而樂趣也在于此。 希望在未來當代藝術的發展與整個經濟條件的發展密不可分。近代書畫、瓷器的價格都很貴,而對于幾十萬元甚至更便宜的當代藝術作品,或許會成為新進藏家的選擇。我們再來看798藝術區畫廊的銷售情況,據調查,中低價位(15萬元以下)的藝術市場在重新培育和復蘇,2萬到12萬元的作品賣得不錯。所以,可以預期,未來當代藝術市場發展還是樂觀的。每個時代都有代表其特點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李峰說,年青一代藝術家中,如康海濤、王光樂都很不錯,其藝術作品源自情感。好的藝術作品平白、樸素、祥和、美好,來自藝術家的個人經驗。他們的作品多在15萬——50萬元之間,是中產階層可以接受的。既然年輕,也就意味著風險,當然與回報也成正比,又是藏家們眼力和心力的較量。當代藝術已經不是個小趣味的范疇,它與今天人們的存在,與外界、時尚等關系都密切相關。當代藝術的價值觀及其先鋒性也決定了它的生命力。趙孝萱表示,張曉剛、曾梵志的作品行情已經比較穩定,現在百萬元的藝術作品處于中間價位,當中還會有部分較具學術性的藝術作品有上漲空間。上不來的就被這個歷史的漏斗篩下去。或者我們還可以期待更年青的70后藝術家。當然,作為年輕一代藝術家,應該有自己獨立的表達事物的能力。年輕僅代表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