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天白云下,是神州北方的大平原。在和煦陽光照遍的田野里,遠景有在地平線上拔地而起一排前后散聚的蔥蘢樹木,正好與遠處的皚皚白云遙相依偎,相互映襯;中景是一大片黃花競放的向日葵,金黃的花瓣被陽光沐浴得更加耀目輝煌;前景是錯落的長著撮撮小草的褐黃土地,右邊是一段隆起的陌路,中間是兩束茁壯直立的葵花枝,旁邊坐著一個小男孩,他小手把玩著摘來的葉子,小臉仰視長空,似有興奮莫名的表情……
依戀故土熱愛鄉親
這正是中國青年油畫家占山的九九年新作《金色童年》(雙連屏),赫然賞之,乍驚乍喜之情油然而生,叫人們的視線久久不愿離去。這縱然是北方農村不難出現的景致,唯它又帶上了格外亮麗的色彩,份外凈化的環境,觀之令人倍生豁達、輝煌、樂觀、寧靜與信心洋溢的情懷。筆者敢斷言,這畫上主人公肯定是畫家自己—是畫家對童年的追記,他自比向日葵,感謝大地哺育了他長大,陽光恩賜了他溫暖與光明。在他成長的追溯中,并不抱怨那些苦寒、勞累與貧困,而愿與大自然渾成一體,彼此依存,相互愛護:他和他的鄉親們勤奮地裝點了大地,大地回贈了他們環境的美麗與生活的足富。人與自然就自此和諧與純潔中共存。他愛田野、愛農村,更眷戀家鄉的一木一草。縱然現代青年蜂擁到城市追逐著名與利,唯占山卻以彩筆表白對農村生活的依戀。
擅長鋪排忠于寫實
令人驚喜的還有占山先生選擇的繪畫形式,在眾多的派別與類型中,他以實踐作呼號:“寫實主義繪畫在今天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他布局豐滿,構圖完整,層次處理極其精細,明暗透視嚴謹,造型能力扎實,尤其是畫面色調處理的和諧與主題形象(人物)的點題效果,直接打動了觀者心聲,在“有序、到位、不繁瑣、不造作、不堆砌”等高難度技巧中,引領觀者進入畫面的“桃源”里,叫人神往而不自禁。這種在畫布上的長時間艱苦勞動,非有一顆如田野那般凈化的心靈與對藝術追求鍥而不舍的毅力所難達至。
熟悉田園幼愛丹青
香港十三藝廊于上月十日至三十一日舉辦了占山首個在內地以外舉行的個人畫展,名為“金色天地”,展出近四十幅大小力作,絕大部分以農村田野的人物與風物為題材,宣布告別了前階段的“灰色時期”,進入了色彩鮮明亮麗的畫風追求,使其作品情味濃郁而日趨成熟,而上述的《金色童年》極其矚目。它告訴人們,在中國油畫家的行列中,喜添了一名極具潛質與實力的新者,皆因他今年才三十七歲。我國九成的土地是農村,八成的人口是農民,而出生于河北小村莊的占山,自幼在農村長大,整個童年就在農村的艱辛與苦寒度過。難能可貴的是,他在繁重的原始性勞動中,愛上了土地、莊稼與農人,縱然尚處童年,已常常懂得欣賞大自然,神往在明媚陽光下大片綠野草、褐山頭、紅高粱、黃玉米……之中。同時他天生愛繪畫,小小年紀就借人家的《芥子園畫譜》來臨摹,愛畫情之切可想而知。后來有機會考進了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他極珍惜四年在學時間,勤奮創作,更以優異成績畢業,進而開展個人的專業創作生涯。
洋技法融于民族情
他熟悉印象派,也通曉寫實主義,但在畫壇是否能獨當一面闖出自己的路子,則要依仗畫家的悟性與學養。占山先生明白在貫通中西的同時,要有東方這個國度的顯著特征,加上他生自農村、熱愛田園,又心事細密,于是他靈活地吸取了西洋油畫的科學原理,特別是光與色的技巧,塑造他心目中亮麗的中國田園的藝術世界,以極盡精細的筆調,寫下了農民非現代化的犁田、翻土、灌溉、運輸、收割、采棉、植林等風光,這是藝術家筆下的創作,含蓄地表達畫家對農人的情愫與美好的祝愿,同時彰顯作為中國油畫的特有風采與生命力的所在。占山油彩筆下的田野、人物的特殊表達,卻令眾多觀者迷醉了,然而,這種藝術效果首先是產生自畫家對家鄉土地與神州鄉親們的不棄不離!
2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