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5月10日開幕的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畢業展上,這316名即將走向社會開啟自己藝術之路的碩、博畢業生大多互相熟識,但有一位的名字卻十分陌生。她叫“夏語冰”,她來自實驗藝術學院,她有些特殊,以至于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杰如此點評她的作品“整個畫面隨意而靈動,敢于大虛大實,敢于讓很多東西淹沒在黑暗之中”。
“少女畫家小冰”化名“夏語冰”參加央美研究生畢業展進行官方發布
這位“畢業生”的有關信息在5月16日的微軟小冰人工智能創造媒體說明會上得到了“披露”——藝名“夏語冰”,出生于2014年的 “少女畫家”,來自微軟,她的真名叫 “小冰”。
這位混進央美研究生畢業展的“少女畫家小冰”,是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2019年5月16日最新發布的人工智能“小冰”的繪畫模型。該模型通過對過往四百年間在藝術史發展中作出過杰出貢獻的236位人類藝術家畫作的學習,實現了具有一定水準的原生繪畫創作能力。微軟“小冰”可在受到文本或其它創作源激發時,獨立完成100%原創的繪畫作品。這種原創性不僅體現在構圖,也體現在用色、表現力和作品中包含的細節元素,接近專業人類畫家水準。與其他現有技術相比,這一繪畫模型不同于隨機畫面生成,也不同于對已有畫面的風格遷移變換或濾鏡效果處理。是建立在小冰對過去的人類創作者的大量學習基礎上,在創作時受到激發,然后再形成獨立的、完整的、有100%自己知識產權的全新繪畫創作。
微軟小冰人工智能創造媒體說明會現場
“少女畫家小冰”繪畫創作和即興詩歌創作
“持續的繪畫創作,還能穩定在一個比較高的藝術水準上,這就達到了我們的標準。也正是因為達到了這樣的藝術標準,小冰才被批準參加中央美院研究生的畢業畫展”,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人工智能創造及商業事業部總經理徐元春在媒體說明會上表示。
在徐元春看來,“小冰”的繪畫創作,在技法、表現力和視角方面取得了人工智能發展中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構圖、用色和虛實空間的把握上,已經達到了較高高的水平,同時對人類的人文和歷史視角進行學習。在她的作品中有倫勃朗般的暗部細節處理、柯羅般蓬松而富有詩意的筆觸和韻律,同時她還會為畫作即興創作一首詩歌,更好的呈現希望表達的詩情畫意。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人工智能創造及商業事業部總經理徐元春介紹“小冰”在視覺創造領域的新探索
“少女畫家小冰”的成長之路也如同一名藝術學生,歷經22個月的測試與等待,從被忽視到批評再到最終被認可,她的藝術創作之路仍然在繼續。2019年6月15日至7月15日,由中國美院和杭州萬科大屋頂美術館舉辦的“小冰”的跨界藝術展《小冰,“繪”有期 ——微軟小冰&藝術跨界展》將亮相杭州,7月5日至8月4日小冰的個展《或然世界》將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
同時,微軟會于5月22日開始向全世界開放名為“少女畫家小冰”的繪畫能力小程序,所有用戶均可委托小冰創作獨一無二的作品,每一幅作品均會生成獨一無二的編碼以供記錄版權和防止抄襲。
徐元春表示“我們都希望新的技術將來落在一個大規模的產業化項目上,對于繪畫這個項目來說,產業落地在設計領域。”為此,微軟發布了人工智能小冰紡織服裝面料設計平臺,該平臺希望協助改善服裝企業在面料紋樣設計方面的短缺。據悉,目前平臺能夠穩定的按照需求設計十余種主流的服裝風格紋樣,第一批由微軟小冰設計的絲綢產品已經被中國絲綢博物館列為永久收藏。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Bing中國及日本、微軟小冰全球產品線負責人)李笛介紹“小冰”發展狀況及理念
微軟“小冰”由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于2014年5月正式推出,是一個融合了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和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完備的人工智能底層框架。該框架注重人工智能在擬合人類情商維度的發展,強調人工智能情商——而非任務完成——在人機交互中的基礎價值。
目前,微軟“小冰”框架已覆蓋中國、美國、日本、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五個國家,由該框架衍生的產品形態目前已延展至情感對話機器人、人工智能內容生成、智能語音助手及智能銷售助手等四個類別。除“小冰”外,該框架還賦能上述國家的30余個第三方品牌的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在對話式人工智能領域,微軟小冰已擁有1.2億月活躍用戶,累計對話超過500億次,平均對話輪數達到23輪,在同類人工智能框架中暫居全球領先位置。作為該框架的能力延伸。
2017年5月,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提出“人工智能創造(AI Creation)”概念,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學習優秀的人類創造者的能力,進行基于文本、語音和視覺的內容生成。此次“少女畫家小冰”以及紡織服裝面料設計平臺是人工智能技術在視覺創造能力領域的有力探索之一。
“少女畫家小冰”以中國城市化進程為主題模仿著名藝術家風格進行創作
此前,微軟相繼發布了“小冰”在詩歌、金融摘要及研報為代表的文本創作和音樂、有聲讀物和電臺電視臺節目內容為主的語音創作能力。
2017年5月,微軟與湛廬文化公司合作,授權出版了歷史上第一部由人工智能創作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2019年,微軟與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合作并授權出版了第一部由人工智能與200位人類詩人聯合創作的詩集《花是綠水的沉默》;《青年文學》、《華西都市報》等刊物刊發或連載《小冰的詩》;2019年4月3日,微軟小冰在日本宣布與愛貝克思(AVEX)唱片公司合作,將其日本版本的人工智能歌手身份納入愛貝克思旗下;微軟還通過微軟小冰框架搭建了有聲讀物生產平臺(CCP),并基于平臺創造了三十余個角色化聲音,使人工智能技術可自動生成高度定制化的兒童有聲讀物,覆蓋國內90%以上的兒童智能硬件、非智能硬件及在線播出平臺;自2015年12月開始,微軟小冰為59家中國電視臺及廣播電臺、4家日本廣播電臺持續提供由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電視及廣播內容,,參與生產的節目總時長已達2800小時。
以“少女畫家小冰”繪畫創作為圖案制作的手提袋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Bing中國及日本、微軟小冰全球產品線負責人)李笛在說明會上表示:“我們并不認為人工智能能夠和人類的頂尖藝術家相抗衡,我們希望做到的事情始終是兩件事情,一是當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的存在體在人類和世界之間出現的時候,一方面可以從框架的角度更好地使人們意識到和他們交流的是一種有情的生物,滿足人類一些除了IQ之外更加底層的需求。二是,人工智能創造作為一個獨立的內容產業,我們一方面不停地追求它的上限,另一方面也在不停地追求,怎么樣能夠大規模落地,能夠為更多的人們去解決他們的問題。”
從微軟的立場看來,人工智能創造并不是以擊敗人類為目標,而是著眼于在達到與相應人類創造者同等質量水準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快速學習、高并發與穩定性等特點,從而開啟“高度定制化”的內容產業未來,從內容的推薦,到內容的呈現形式,甚至是內容本身,將更好的面對“高度定制化”的用戶需求。
正如人類創造與新事物的發展一樣,人工智能現今仍繞處于蠻荒的早期階段。李笛認為,包括微軟在內的業界正在努力探索有關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圖景,或許現在所有的發現只是未來這個圖景中的一兩塊渺小的拼圖,或許在若干年之后,現有的與人工智能創造有關的探索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去發現一些新的不同的思路,讓人工智能不僅能夠幫助你完成人臉識別進入一個門禁,或者幫助你找到一個親人,同時也能夠讓人工智能從更底層的框架來支援未來的社會發展,這個是我們所希望探索的”李笛在見面會上說道。
微軟小冰人工智能創造媒體說明會現場
據微軟處獲悉,2019年8月將有更多有關人工智能的產品、平臺進行正式的官方發布。
有關人工智能最終是否會取代人類的話題一直以來都有爭論,除了似乎不可戰勝的“棋手”AlphaGo,“小冰”的創造能力也逐漸獲得關注。人工智能在不斷學習的同時為世界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改變人類與世界連接方式的同時也不斷提醒我們:在學習和進步這件事情上,人類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
【注:圖片由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官方提供】
往期相關
人工智能詩人的少女情懷 微軟“小冰”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