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化促進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會會長常月紅(右)向副會長蘇旭頒發聘書
2019年12月30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華夏培訓認證體系啟動發布會于在北京舉行,發布會由華夏文化促進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會會長常月紅主持,副會長蘇旭對該體系做了詳細說明。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華夏培訓認證體系的建設是為了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黨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蘇旭介紹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的各締約國有嚴格的評審,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目錄的一共40項,數量居世界第一,像中國珠算、中國書法、中醫針灸、中國剪紙等位列其中。能位居第一,除了我國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外,也和我國重視申報有密切關系,申報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規則準備材料只是最基礎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讀通、讀懂這些規則,申報既是一個技術活,也是在國際文化外交舞臺上實力比拼。很多國家因為缺乏深刻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程序和規則的人才而至今沒有申報成功的項目。
蘇旭闡述說,如何讓我們更多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上升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需要一大批深諳國際評審規則的人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華夏培訓認證體系就是要培訓出一大批合資格的人才來,讓中國更多的非遺項目按照國際規范進行梳理和申報,始終維持世界第一的位置,提高我們民族自信心和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把文化自信落到實處。
據了解,蘇旭曾任中國政府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官員,中國申報成功的40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33項由他主導申報完成。該體系由華夏文化促進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會牽頭制訂,組織專家論證完成后,將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