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0日意大利疫情爆發以來,意大利各地的美術館、博物館、畫廊、歌劇院等文化場所逐步宣布關閉,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通過政府頒布的《反冠狀病毒法》規定,市民只能呆在家中,只有在必要情況下才能出門。除了藥店、超市、郵局、銀行等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場所,其他營業場所必須關門。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幫助公眾在隔離期間打發時間、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與大眾繼續保持聯系,意大利的許多美術館在此期間做出了許多努力。
羅馬-奎琳娜藝廊Scuderie del Quirinal
其中,在疫情沖擊之下影響最大的展覽莫過于羅馬奎琳娜藝廊為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準備的回顧展了。這場盛大的回顧展早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其中包括了拉斐爾120幅作品和100多幅與藝術家背景相關的作品一起展出。
3月5日,展覽開幕當天,意大利感染人數已經高達3800多人,而學校也已經停課,美術館卻依然決定向公眾開放。從早上開始,排隊參觀的觀眾就在美術館門口排起了長龍,工作人員要求每個排隊的觀眾彼此之間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所有的工作人員按照要求戴上了藍色的一次性手套,防止接觸傳染,美術館門口還為觀眾發放了免洗洗手液。當觀眾進入展廳后,時時刻刻被工作人員提醒不要過度擁擠。
這場展覽本來預計會有25萬人次入場,最后展覽只持續向公眾開放了三天,就不得不遵循3月8日意大利總理頒布的封禁法令關閉了美術館。作為2020年意大利最令人期待的展覽,這對組織人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美術館被強制關閉,人們被強制隔離在家里。奎琳娜藝廊決定將展覽搬上網絡,讓人們可以在家里瀏覽這場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拉斐爾展覽。
在社交媒體和視頻網站上,只要搜索#RaffaelloOltreLaMostra 話題標簽,就可以找到美術館為本次拉斐爾線上展覽所拍攝的視頻。大家可以聽策展人講解展覽、模擬參加展覽新聞發布會、了解展品、欣賞展品的細節,并且一窺展覽幕后的故事。
拉斐爾展覽的其中一個展廳,展示了拉斐爾的書信和文稿
拉斐爾展覽的幕后工作
美術館同樣為兒童準備了游戲,讓孩子們在家里也一樣可以沉浸于藝術的世界里:工作人員設計了一個奎琳娜藝廊展覽歷史的地圖放在網上供大家下載,家長和孩子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和擲骰子,游遍奎琳娜藝廊的藝術世界。
美術館為兒童準備的游戲
美術館為兒童準備的游戲
都靈-利沃利城堡當代美術館Castello di Rivoli
和意大利的其他美術館一樣,利沃利城堡也被迫在疫情中關閉。在禁令開始前幾天,利沃利城堡剛剛為其新展《面對收藏家。來自希克的當代藝術收藏》舉辦了開幕式。禁令開始以后,美術館依然沒有停歇,館長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每天工作18小時,以便盡快在網絡開展美術館的線上展覽活動。館長說,在意大利人集體隔離時期,讓大眾一如既往地接觸藝術是美術館的“公共職責”。
為了使這一切成為可能,美術館在其官網上為大眾發布了一個名為“數字宇宙”的特別展覽,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向大眾展示了美術館大量的展品和收藏。
“數字宇宙”項目
由于許多展覽因為疫情而不得不關閉,美術館為此在官網上傳了大量展覽現場的圖片和介紹,首當其沖的正是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大量的靜物畫。工作人員解釋說:“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莫蘭迪常常通過他的靜物來反思自然和死亡。”
館長希望,他們的行動能夠在疫情期間對人們的心理狀態產生正面的影響,從壓力重重的衛生警告中解脫出來。
莫蘭迪展覽的展廳布置
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烏菲茲美術館是意大利最著名的美術館之一,收藏了大量包括拉斐爾、達芬奇、丁托列托、提香等意大利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和大量古希臘、羅馬的雕塑。館長埃克·施密特(Eike Schmidt)發表聲明說:“即使博物館關門,藝術也不會停止。”
在疫情期間,烏菲茲美術館在網絡上發起了一個社交媒體活動,讓人們的生活和藝術保持聯系。博物館會每天更新社交媒體賬號的內容,以美術館的館藏為重點,分享作品照片、故事和視頻。
“烏菲茲十日談”中,一名美術館工作人員正在講解拉斐爾
這場活動被命名為“UffiziDecameron(烏菲茲十日談)”,名字的靈感來源于意大利作家喬瓦尼·博卡喬(Giovanni Boccaccio)在14世紀寫的小說《十日談》,這本小說講述了意大利瘟疫時期,十個年輕人為了躲避傳染,逃到佛羅倫薩附近的一座山上,每天講一個故事來度過他們的隔離生活。
同時,作為全世界收藏拉斐爾作品最多的美術館,為了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烏菲茲美術館出借了近50件作品給奎琳娜藝廊。在疫情期間,烏菲茲美術館也同樣為拉斐爾重點制作了專題介紹,像十日談里的年輕人們一樣每天都在社交媒體上向大眾介紹一幅拉斐爾的作品。
美術館還在官網上設立了虛擬展覽,以專題展覽的方式為大眾展現了博物館館藏的高清照片和介紹。這些專題展覽角度多樣,遠遠超越了古典藝術本身的視角,更是從時代、國際、文化交融、地緣政治等多個角度讓人們重新看待烏菲茲美術館收藏的古典作品。美術館邀請了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讓他們在家里,通過他們的文化視角和語言來解讀意大利古典時期的作品,用他們的母語來書寫和講解作品。可以說,烏菲茲的線上展覽不僅僅將藝術和隔離期間意大利人的生活相連接,同時也在做一場以國際化視野重新審視意大利古典藝術的實驗。
虛擬展覽的專題《世界視角》
一名中國人結合自己的家鄉貴陽,對《圣母頌報》進行解讀
佛羅倫薩-斯特羅茲宮基金會(Fondazione Palazzo Strozzi)
斯特羅茲宮基金會是佛羅倫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意大利文化界的焦點。作為一個對公眾開放的獨立文化基金會,自2006年創立以來已經舉辦過包括達芬奇、卡斯滕·霍勒和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等著名藝術家在內的五十多場展覽,在歷史和當代、新與舊之間創造了生動的對話。
斯特羅茲宮基金會致力于展示新作品和富有挑戰性的想法,嘗試打造新的協作形式,讓觀眾盡可能地參與到藝術當中。在疫情爆發以后,基金會創建了一個名為“聯系(IN TOUCH)”的藝術項目,把斯特羅茲宮基金會的官方網站變成一個向公眾開放的文字、圖像、視頻、故事的分享平臺,將藝術機構和大眾建立新的互動關系,通過我們最熟悉的語言——藝術的語言,來 "遠程觸發 "一場辯論。
藝術撰稿人們通過這場病毒給大眾帶來的反思,和藝術結合在一起,討論兩者之間的關系。許多藝術家都積極參與了斯特羅茲宮基金會的這場線上活動。作為斯特羅茲宮下半年秋季展的主要藝術家,杰夫·昆斯(Jeff Koons)拍攝了一段視頻,鼓勵意大利人和全世界一起度過這場難關。一個中國藝術家拍了一段視頻:“新冠病毒沒有國界,它影響了每一個人,沒有國籍和社會階級的分別。”
杰夫·昆斯在視頻里說道:“意大利,你們做得到!”
疫情造成的社會停擺對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藝術機構也同樣面臨著嚴峻的經濟形勢。這意味著盡管藝術機構處于關閉狀態,工作人員仍然要日復一日地為不久的將來會發生的事情做準備、及時采取戰略措施。目前,斯特羅斯宮仍然希望他們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盡快重啟他們的展覽《托馬斯·薩拉森:空氣》,作為一個裝置藝術家,托馬斯·薩拉森(Tomás Saracen)的作品更加著重于大眾在空間中體驗藝術品的感覺,因此人們很難在網絡上體驗它的作品。斯特羅斯宮為托馬斯·薩拉森的其中一件由光束組成的作品做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人們可以看到一些粒子被釋放到光束中,隨著人們的移動改變著自己的移動方式和發聲方式。藝術家在視頻中解釋說,“我們希望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在空氣中如何運動,就會如何影響人類未來的道路……我們也可以限制某些粒子的運動,避免對社會和地球造成危害。”幫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托馬斯·薩拉森的作品正像是人們理想生活的完美展示——讓人們對自己的行為和社會更加負責任的生活方式。
和其他藝術機構、美術館不同,斯特羅斯宮并非完全處于關閉狀態,它利用對外開放的庭院,將托馬斯·薩拉森的一件裝置《Thermodynamic Constellation》放在庭院里,讓所有在疫情期間路過此地的人們都可以注意到這件作品。事實上,整個佛羅倫薩已經處于空城,意大利政府規定,只有在必要情況下才可以出門,一些人仍然不得不出門上班、去藥房、或者出門購買生活必需品。斯特羅斯宮庭院的這件裝置,無意能夠讓路過的人們可以讓籠罩在瘟疫陰霾的情緒得到一些喘息的機會,讓藝術成為一種支撐生活信念的力量。(作者:施越)
托馬斯·薩拉森的裝置《Thermodynamic Constellation》在斯特羅斯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