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活動現場
9月23日,2020“策展與未來”青年策展人系列學術座談活動最后一場座談“全球與本土”,在中華世紀壇發布廳順利舉行。活動分為上午、下午兩場,分別由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青年策展人專項基金”執行長、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余丁教授,和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朱青生先生擔任學術召集人,由中國美術館研究與策劃部副研究館員柳淳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擔任學術評議人。
本次學術系列座談活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和中華世紀壇主辦,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青年策展人專項基金”聯合主辦。活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擔任總策劃,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青年策展人專項基金”執行長、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余丁,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中華世紀壇藝術執行館長冀鵬程擔任召集人,邀請8位學術召集人、8位學術評議人和41位青年策展人共同參與。活動包括“全球語境下的中國文化表達”、“建筑、設計類展覽的公共性與社會責任”、“科技創新與策展未來”、“全球與本土”四場主題座談,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執行館長冀鵬程先生發表講話
座談活動當天,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執行館長冀鵬程作為主辦方代表發言,他希望通過本次討論的組織,促進大家思想的分享、智慧的交流,為策展行業和社會貢獻力量。
座談活動召集人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青年策展人專項基金”執行長、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余丁教授發言
本次座談活動的學術召集人余丁教授主持上午場次并做主題發言。余丁教授提到,2020年最大的事件就是新冠疫情正在重塑全球社會,這對于全球生產與貿易產生了嚴重的沖擊,并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人們越來越不可能逃脫全球互動體系帶給社會生活的深刻影響,也明顯能夠體會到這種全球與本土問題帶給我們強烈的感受。在一個國際交往空前加速、文化交流融合空前加劇的全球化時代,本土與全球的二元對立關系早就已經變得混雜共生。在藝術策展實踐當中,全球和本土的關系的處理也特別值得關注,尤其在當下意義重大。在策展語境當中,我們對藝術觀念所賦予的解釋,以及這種個人的能動性與差異性所呈現出的展覽價值、態度和意義也在重塑著觀看者的理解與對全球時代文化多樣性的理解。在實踐與行動當中,如何處理全球蔓延的文化質料和本土文化樣貌的關系,也是我們運作實施策劃時所必須考慮到的問題。
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策展人翁笑雨連線發言(連線截圖)
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策展人翁笑雨通過網絡連線的方式參與了座談活動,她的演講題目是《如何生活在一起?身份政治、普世性的窘況以及對新的世界主義之渴望》。在發言中,她從新冠病毒這一全球化的疫情對美國社會帶來的影響出發,結合她個人的展覽策劃經歷,討論當下的我們應該如何思考“世界主義”這一概念。
當代藝術無疑是全球化的產物,獨立策展人也是在這股熱潮中發展出來的角色,然而,隨著這股熱潮的發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卻變得越來越困難,全球國際項目往往忽視了本土藝術家比重的需要,與社會問題脫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國際性的文化藝術項目就此失去容身之處,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打破這種輿論下的狀態。最后,翁笑雨總結到“在展覽的策劃和美術館的管理中,需要構建出能讓彼此感受到對方節奏和韻律的環境和空間,我希望這一點對中國的藝術文化工作者也有所啟發。”
策展人、媒體人朱小鈞
策展人、同時也是媒體人的朱小鈞,發表了題為《小趨勢:如何通過征兆感知變化?》的演講。“小趨勢”是與“大趨勢”相對的詞語,是傳統共識之外的非共識。非共識最終藏著可以顛覆我們未來生活的關鍵變量,對于策展來說,小趨勢可能會造就一種新的策展模式。當下的我們正處在劇烈的變動之中,2020年使得全球和本土的關系變得更為復雜,許多不起眼的小趨勢,可能在不經意間成長為推動全局的力量。
對于如何判斷一個小趨勢,朱小鈞也進行了詳細的講述,可以梳理為以下三點:第一,建立微觀的體感,關注年輕人和關注反常事物所代表的變化。第二,當發現了一個小趨勢,要關注它有沒有帶來新的社會分工。第三,小趨勢往往依托于一張大的協同網絡,順著這張網還可以發現其他更重要的小趨勢。我們既要看到大趨勢的方向,也能夠看到小趨勢的變化,這樣能夠使得我們變得更機敏,能夠在策展和媒體實踐中發現新的可能性。
藝術家、策展人、KADIST中國項目總監沈瑞筠
沈瑞筠的演講題目是《一體化還是多樣化,分還是和?——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生活的提示以及在策展中的體現》。她從自己策劃的園林系列展覽出發,以園林為切入點來研究和中國文化相關的議題,并試圖把這些認知轉化到當代藝術的創作和策展中。
她認為,目前我們面對的藝術創作和策展中的問題,也許可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答案。基于此,沈瑞筠在實踐中拋棄了策展常有的主題性、時間性等常見的分類法,而是用氣場、意和境來組織這些作品,使展廳中每一個空間都傳達出不一樣的氣息。她希望展覽可以不僅僅作為傳達信息的工具,更可還原世界的多維性、復雜性,使觀者通過游覽,配合個人經驗的解讀,獲得具體而獨特的個人體驗。沈瑞筠提到,“全球與本土也是一個共建關系,著眼于具體的時空問題,不給自己設一個限制,不執著于定義和說法,也許是解決全球問題的出路。”
策展人、設計互聯副館長趙蓉
趙蓉的演講題目是《來到此時此地》,從設計互聯豐富的策展實踐出發,以《設計的價值在中國》展覽的策劃及展覽中的設計作品等具體案例,討論在全球化背景下展覽策劃中發現和正在嘗試解決的問題。
她提出,當我們在使用來自不同文化符號的時候,也在新的地域環境下賦予了這些符號新的功能和象征意義,所以地域文化的符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及時意識到這種變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除此之外還要做到在全球自由運轉的時代實現關懷。每一個展覽的內容都是不能窮盡的,但是策劃每一個展覽的過程都體現了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我們的文化和歷史,個體與群體,還有和創新之間的關系。在這一點上,作為策展人,能夠做的就是要傳達這些觀點,讓社會的復雜性能夠傳遞出去。
策展人、木木美術館聯合創始人雷宛螢
雷宛螢的演講題目是《西方游客與康熙南巡——在非歷史和非地緣政治的視界里做一場展覽》。結合美術館的策展實踐。她在陳述主題時,代入“西方游客”和“本土觀眾”兩個視角,討論如何在展覽策劃中超越歷史和地緣政治的限制。
雷宛螢認為,作為本土策展人,在展覽策劃過程中不應該將世界分為真實的本質領域和再現領域兩部分。如果在今天當代美術館將文物呈現給觀眾面前,卻沒有給觀眾帶來除了歷史以外的認知和啟發,這個展覽可能不是木木美術館希望去做的。同時,發言以木木美術館展覽為例強調了美術館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雷宛螢談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展覽策劃,應當賦予觀眾或游客主體性。展覽作為客觀的、科學的機制,超越民族和國家的界限,構建藝術作品中每一個個體之間的對話,而不是給觀眾增添種族和身份群體的標簽。
學術評議人,中國美術館研究與策劃部副研究館員柳淳風
上午場次的五位發言人結束演講后,學術評議人柳淳風對發言進行了精彩的總結和點評。她提到,在全球各個領域內,都有學者對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全球化發展有了新的思考和觀察,在這樣的背景下,此次座談活動的舉辦是非常必要的,作為藝術行業從業者,我們十分有必要加入這種反思與討論。
她將翁笑雨的觀點總結為“新全球主義的提出,重塑世界主義”,并認同她對于如何排除新全球化以來資本對于美術館界和策展人實踐工作的干擾這一問題的思考,這展示了作為策展人的責任擔當。
朱小鈞的發言則被柳淳風總結為“教學講堂,經驗分享,發掘小趨勢,建構大潮流”并提到,通過聆聽朱小鈞的發言,可總結出對于青年策展人群體而言,“發掘”是展覽策劃最重要的命題。
對于沈瑞筠的觀點,她概括為“借由展覽策劃,傳遞現代性轉型過程中出現的文化命題”,她認為從人的角度出發去觀察,回應觀眾對于展覽的體驗,以人為主體,關注動線的舒適性上的考慮,是沈瑞筠展覽策劃語言的突破性特色。
趙蓉的發言可以總結為“本土價值觀在實際展覽策劃實踐中于全球評價標準里的振蕩與微調”,肯定了她在策展方法論上的嘗試。
針對雷宛螢的發言她提到,作為本土比較活躍的國際化藝術機構的策展人,面對新的世界公眾,在做展覽的時候要傳達什么樣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她肯定了木木美術館在策展方法論上的實驗,并將她的發言概括為“從身份視角,去探討新的全球化語境中東西方對話的新含義”。
圓桌討論環節現場,現場發言人從左至右為:柳淳風、沈瑞筠、朱小鈞、趙蓉、雷宛螢。翁笑雨線上連線并參與討論
隨后,柳淳風主持了圓桌討論環節,針對每個嘉賓身份,對全球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中間狀態”、藝術商業與學術研究的關系、國際性展覽與本土觀眾的關聯以及廣東地區本土地緣文化與藝術生態樣貌變化之間的關系、文化地域性特征等重要問題進行了討論,嘉賓結合自身情況和實踐經驗給出了豐富的解答。
學術召集人余丁教授進行總結
最后,學術召集人余丁教授對座談活動內容進行了精煉的總結。他指出,在今天全球化和本土這樣一種不管是矛盾 、沖突還是融合的背景下,策展人在文化對話當中擔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每個策展人的文化自覺。對全球與本土這一問題的思考,是策展人的常態工作,也是每個展覽都要面對的問題。
上午場次嘉賓合影
9月23日下午,2020“策展與未來”青年策展人系列學術座談活動——“全球與本土”主題座談的下午場,在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的副館長高敬的介紹下開始。
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副館長高敬
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朱青生
隨后,下午場的學術召集人、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朱青生發表了講話。他首先談及在過去四十年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中,策展人的重要性,以及青年策展人在各自的學術研究實踐中,對于當下共同問題的探討。再而,朱青生教授表示在當下,策展已經成為一個無限包容、走向未來、富有創造性和開拓可能的行當,策展人的概念變得更為廣闊。在此前提下,他依次對六位即將發表主題演講的青年策展人進行了介紹。在青年策展人開始以“全球與本土”為主題進行演講前,朱青生教授闡明了“全球與本土”作為一個古老議題在當下討論的意義所在——藝術家與策展人在世界發生逆流之時,反思全球與本土的關系是讓自身工作更有意義的方式,也讓世界因為策展有另一種可能。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研究員、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執行策展人徐志君
徐志君的發言題目是《臨時身份——CMAA青年策展人調查綜述》,他從自己的工作經驗出發,討論了“青年策展人”背后的問題、現象,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首先,青年策展人問題與青年藝術的發掘和推廣往往相關,人們擔憂的問題也往往與青年藝術有著密切聯系,例如我們是否可能過度、過早消費了年輕人的創造力等;其次,它也與機構發生的問題伴生,藝術機構的增長也導致更多的從業者產生;第三,與藝術產業化發展伴生,這會引起人們對于市場與青年藝術家、策展人的捆綁關系的擔憂;第四,它與策展人的生活經歷相伴生;第五,青年策展人、藝術從業者思考問題的方式隨著中國當代藝術國際化的進程而發生了一些變化,也跟年輕的藝術家和策展人的教育經歷有關;最后,青年策展人問題與本土化探索和一種臨時性狀態相伴生,這種臨時性狀態不僅體現在年齡上,也體現在思想狀態的過渡性特征上。
策展人,紀錄片制片人,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林書傳
林書傳以《全球化與在地性的交織——以2019年“復調—東南亞”藝術項目為例》為題發表了演講。“復調—東南亞”是南藝美術館的自主籌劃展覽項目,也是從2013年來“復調-藝術生態調查“第五期。策展人林書傳在會場討論了“行走”的策展方法,他有意避開了畫廊與美術館推介的系統,始終保持著“行走的狀態”和策展人對展覽的好奇心。他還提到,如何讓觀眾通過展覽窺見策展人的邏輯,不僅是視覺上的呈現,還有許多其他線索需要思考。
在東南亞與藝術家相處的日子里,林書傳為自己制定了三個挑選藝術家的標準,第一是“根性”,即在地性,是扎根于土壤的藝術家所具備的性質;第二是作品的不可替代性,第三則是作品的重量。
策展人,e-PublicArt主編,國際公共藝術協會研究員汪單
策展人、e-PublicArt主編、國際公共藝術協會研究員汪單,通過視頻連線發表了《數據視角下,你對城市公共藝術了解有多少?》的演講。汪單一直以來從事公共藝術的相關研究,她發現不同背景的策展人、藝術家對于“公共空間”的認識和理解上的差異,會導致在對于“公共藝術”的理解上難以達成共識。汪單與上海美術學院數碼系虛擬實驗室合作,通過城市開放數據,用數據可視化的方式來分析公共空間,試圖用數據來建立一個公共藝術的評估體系。在演講中,汪單展示了許多可視化的數據以及她的當前研究成果,將項目的意義從藝術介于城市空間延展到藝術促進城市有機發展。汪單認為,公共藝術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因時因地制宜”的實踐過程。“因時”這里有兩個方面,作品存續于公共空間的長短,以及周邊環境的不同時期。“因地”可理解為周邊環境,公共交通、公共服務、商業資源和社區活躍度等因素塑造了城市空間。希望通過公共藝術數據評估模型,提供一種“制宜”公共藝術的研究方法或是輔助評估、預測的數據服務。
策展人、寫作者,798CUBE藝術中心展覽部楊天歌
策展人、寫作者楊天歌,目前工作于796CUBE藝術中心展覽部,他以《深入自身的所在——從“佛系青年:冷漠與共”談起》為題發表了演講。“佛系青年:冷漠與共”是他和德國策展人雅思敏·凱斯肯特普在北京歌德學院聯合策劃的群展,他將“佛系青年”的定義從主流媒體中剝離出來,強調其作為全世界年輕人共有態度的表達。楊天歌認為,佛系雖然表面上自我放任,但是其背后蘊含有力的自我表達,又反向構成對導致如此心態社會重壓的消極抵抗。經過此次展覽的舉辦,楊天歌意識到了展覽所折射的心態和相關的創作是綿延不斷的。于是,他在國內外的藝術考察項目中不斷深入邊緣藝術中心,不斷對主流以及邊緣話語進行思考。與此同時,他關注本土與全球問題的知識退守與參與,尤其注重分享從自我出發,同時深入歷史與現狀的創作。
策展人,寫作者,泰康空間研究員繆子衿
遠在柏林的繆子衿通過網絡連線的方式加入了討論,她的發言題目《全球定位:我(不)想成為你慶祝的一部分》來源于2017年她在上海喬空間與油罐藝術中心項目空間策劃的群展。“我(不)想成為你慶祝的一部分”從來不是系統性的理論言說,而更像是藝術家與策展人共同工作或不合作所達成的臨時性共識。展覽從一個相對模糊“想法”開始,追蹤藝術家長期進行中的、基于過程與觀念的項目,或邀請藝術家展開在地創作,由此呈現他(她)們當時各自的工作狀態。“你”、“我”、“慶祝”都沒有明確的定義,也不預設假想敵,但潛臺詞是:如何實現一次關于“機構批判”的嘗試。
策展研究者、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博士候選人聶小依
通過網絡連線的方式與身在倫敦的聶小依取得了聯系,她本次的發言題目是《地域的過時》。她通過幾個故事的分享,表達了自己作為中國留學生被后殖民話語困擾的經歷,以及她眼中的中國本土藝術家和海外華人藝術家的關系。通過翻閱檔案,聶小依發現有些定義已經過時了,雖然那些現象或思維在今天仍然在發揮影響,但是已經開始慢慢消解。正在成長的新人們永遠都有新鮮的話題可以討論。今天我們在談論全球和本土的時候,和90年代的討論已經全然不同了。或許這些過時是一件好事,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混亂里逐漸生出新的秩序誕生,人們能夠尋找到新的出發點。也許延續的過程并沒有非常激烈,但它們確實細微地在我們身邊發生著。
學術評議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
隨后,學術評議人王春辰老師對各位嘉賓的發言做了詳細的總結并提出見解。他提到,全球和本土在過去曾經是分開的兩個議題,而如今,我們就是世界,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們已經成為了世界共同體的一部分。
2020年,我們面臨著新的挑戰,與疫情爆發有關,地緣政治和地緣沖突成為了最被關心的議題,這個議題也與本次座談活動的主題息息相關。進入全球系統后,中國發生了更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也導致了許多矛盾。在這樣的語境下,青年策展人們思考和關心的問題,有著對未來的藝術或當下的藝術不同的出發點和視角。
目前我們對于青年策展人的關注還遠遠不夠,王春辰老師在發言中肯定了徐志君所做的工作,為大家關注這一角色提供了很好的文本和數據的背景。
他認為,林書傳的工作方式非常好,今天的青年策展人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挑戰現有藝術機制和格局,因為現在有很多藝術的發展出現了固化,這是應該被質疑和改正的。
提到汪單的發言,他認為這種調查研究對公共藝術來說非常有意義,也對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思考,這可能是公共藝術的下一輪發展趨勢,而汪單的工作恰好能夠提供很好的案例和新鮮的思路。
在王春辰看來,楊天歌所說的“佛系青年”是一種新的自我命名,用青年人的觀察和作品來反映青年人的狀態,這恰恰反映了全球化對我們的影響。青年人的成長證明了全球與本土的關系,人是全球與本土真正的象征。
談到繆子衿分享的展覽,他提到當下海外留學成為中國藝術家的特點,但全球化的背景下,始終回響著強調回歸傳統的聲音,這種美學體驗、美學感受和美學表現是需要關心和交流的重點。針對聶小依的發言,他表示,在全球化語境下,我們還是面對著與西方文化對話時的挑戰。通過這六個人的發言,我們能很清晰的看到新時代的開始,以策展的方式發現青年藝術同時也發現時代的問題,在青年策展人眼中,藝術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藝術,而是新當代的藝術。
圓桌討論
在圓桌討論環節,學術評議人王春辰拋出了一個問題:對于青年策展人來講,在工作中面對上一代藝術家,是選擇接續線索,還是傾向于新的開端?
林書傳對這一問題作出了詳細的回應。在他看來,每一代人都面臨著不同的問題和挑戰,每一代策展人都應當和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問題契合好,接觸對應的藝術家,而不是做時間跨度過長的工作。
楊天歌則針對“延續”的問題進行了發言:在越來越多的年輕藝術家傾向于使用國際上比較流行的藝術語言時,其探討的問題似與我們自身藝術與文化脈絡的延續性——哪怕只是近幾十年的——在失去聯系,不免讓人思考,并對“延續”的問題產生憂慮。汪單提到,在當下,與其探討如何與國際尋找共同話語,不如把本土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能夠對中國內部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最后,繆子衿和聶小依分別根據自己的留學經驗,分享了自己對全球化背景下本土藝術的思考。全球與本土問題,是落在年輕一輩身上的問題。
朱青生教授進行總結發言
嘉賓合影
最后,朱青生教授為活動進行了總結發言,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環境對青年策展人思維形成有很多不一樣的影響。年輕策展人新的時代任務,是需要再次審視如何在世界以及歷史中重新定位自己。朱青生教授表示,他對新一代有著很多的期待,他希望看到他們依舊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成為一個精神上的開拓者,成為一個藝術上的引領者。(文/田英凡,圖/吳作人基金會、田英凡、潘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