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1760年-1849年),大部分人最熟悉的他的作品是畫天地山海,江戶城、富士山、或是神奈川沖的巨浪……
葛飾北齋,“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里”【'Under the wave off Kanagawa (The Great Wave)' from Thirty-six views of Mt Fuji】,1831
但你一定沒見過(甚至沒想過),葛飾北齋的筆下還出現過斬白蛇的漢太祖劉邦和昆侖山的西王母。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漢劉邦斬白蛇”,1820s–40s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昆侖山,圣王母”,1820s–40s
這兩幅作品出自葛飾北齋于1820年代至1840年代創作的百科畫稿集《萬物繪本大全圖》(The Great Picture Book of Everything),僅有明信片大小的畫稿總計103幅,所繪內容圍繞中國、印度、東南亞等地,涉及歷史、宗教、神話、文學中的人物,以及自然界的動植物等等。在過去70多年里,這批畫作一直因為私人收藏而神隱于世,直到2020年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購藏了這批作品,才讓葛飾北齋這批內容鮮見、從未出版的珍貴作品“重返人間”。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作品展現場,倫敦大英博物館,攝/李莞潸
大英博物館擁有日本以外最全面的葛飾北齋收藏,包括浮世繪、素描、圖書插畫等藏品逾千件。目前,“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作品展(Hokusai:The Great Picture Book of Everything)正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展出,本次展出是這103幅作品首次在面向大眾的公開場所正式亮相。
因未能出版而僥幸“偷生”的奇作
在2019年出現在拍賣會之前,《萬物繪本大全圖》一直身處法國。它原屬歐洲歷史上最知名的珠寶設計師之一、法國收藏家亨利·維佛(Henri Vever,1854–1942)所藏,當他離世后,這批畫作于1948年拍賣易主,再次被私人收藏。
包羅奇妙想象力與創造力的103幅畫作被置于長約20厘米的匣子中,外盒上寫有“萬物繪本大全圖”字樣,扉頁則標記“1829年”,時年葛飾北齋近70 歲。不過根據研究,這批畫作的創作時間并非完成于同一年,而是被推斷為橫跨1820年代至1840年代。
展覽現場所呈現的《萬物繪本大全圖》置物匣(下圖)
這段時間正是葛飾北齋創作的黃金期。他最負盛名的浮世繪《富岳三十六景》初版于1823年開始制作,1831年開版,1833年完結;開篇提到的“神奈川沖浪里”創作時間是1831年(葛飾北齋71歲)。與《萬物繪本大全圖》同期進行創作的還有另一組代表作《北齋漫畫》(Hokusai Manga),總計十五冊、約4千幅圖,首冊發行于1814年。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北齋漫畫》同樣包羅萬象,內容包括市井百態、神佛妖怪、飛鳥走獸等,直到近90歲離世的那一年,北齋仍在繪制最后兩冊的內容。
葛飾北齋,“北齋漫畫“之”幻術”(Japanese magic),約1775-1824 ?wikipedia
葛飾北齋,“北齋漫畫“之”妲己”,約1775-1824 ?wikipedia
與《北齋漫畫》的部分內容有所重疊,會是《萬物繪本大全圖》未能出版的原因嗎?目前還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人們不知道它為什么最終沒被出版成冊,就象不知道這套畫稿是如何從日本漂洋過海抵達歐洲的。
日本版畫因其特殊的制作方式,刻板時會將原畫稿損毀,而恰恰由于未能出版,《萬物繪本大全圖》的這批小畫兒反而“活”了下來。不過,即便與《北齋漫畫》的部分內容有些“像”,《萬物繪本大全圖》的百幅作品在葛飾北齋約70年的繪畫生涯中依舊稱得上是奇作,不少內容甚至可以說是獨此一份。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女媧”,1820s–40s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后漢,蔡倫造紙”,1820s–40s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后羿射日”,1820s–40s
鎖國的江戶時代,放飛的葛飾北齋
《萬物繪本大全圖》所展現出的不止是葛飾北齋獨一無二的風格和愈發精進的繪畫技巧,更是他對“外面的世界”的想象與憧憬。當他畫出自己想象中的四海群像時,日本處于鎖國狀態已有兩百余年。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中國 / 朝鮮 / 印度 / 東夷 / 南蠻 / 暹羅 / 蒙古 / 呂宋 等”,1820s–40s
自1633年頒布第一次鎖國令開始,日本江戶時代便一直鎖國至19世紀中葉。德川幕府治下的國人被禁止出國旅行,在日本境內旅行則需要獲得官方許可,與外界的接觸也會受到限制及嚴格監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葛飾北齋畫出了《萬物繪本大全圖》——處于鎖國狀態的日本,對外面更寬廣世界的興趣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他畫異域的傳說與神佛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印度佛教人物圖,1820s–40s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毘琉璃王被雷擊中”,1820s–40s(毘琉璃王為古印度?薩羅國波斯匿王之子,發動兵變流放其父后即位稱王,后遇船難而亡)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乘龍觀音”,1820s–40s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眉間尺復仇”,1820s–40s(眉間尺,傳為春秋著名鑄劍工匠干將、莫邪之子,名赤,因眉距廣尺得名眉間尺。父為楚王鑄劍而失命,遂立志復仇,以頭賄客,代擊楚王)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召喚惡鬼的提婆達多”,1820s–40s(提婆達多在原始佛教中犯下五逆重罪,背叛佛教,設計謀害釋迦佛,是極為負面的人物)
他畫天上的鳳凰、地上的貓,也畫奇石與花(調)草(料)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鳳凰 / 天竺大象 / 貓與芙蓉花”,1820s–40s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水晶、玳瑁、琉璃等 / 丁香、胡椒等”,1820s–40s
魯迅先生1934年曾這樣寫給日本友人:“關于日本的浮世繪師,我年輕時喜歡的是北齋,現在則喜歡廣重,其次則為歌麿的人物……不過依我看,適合中國人一般眼光的,恐怕還是北齋。”
魯迅先生確實最知國人的心。如果他看到葛飾北齋筆下的三皇五帝、《山海經》與《鏡花緣》的影子,會否也覺得甚是有趣呢?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黃帝 / 炎帝神農氏嘗百草 / 伏羲氏 / 有巢氏建巢、燧人氏取火”,1820s–40s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共工怒觸不周山 / 長耳國、飛頭蠻等/巨人國、小人國、長臂國”,1820s–40s
造酒的儀狄、伯夷與叔齊、許由和巢父、《西游記》的孫悟空以及《封神榜》的雷震子……雖未能走國門行萬里路,但看來葛飾北齋應該是讀過萬卷書的。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 雷震子 / 孫悟空與玄奘”,1820s–40s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儀狄釀酒”,1820s–40s(夏代人儀狄是傳說中的釀酒始祖,與杜康并稱,后世常以儀狄來詠酒)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首陽山伯夷?叔齊 / 箕山巢父?許由”,1820s–40s(畫稿右側為: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國的兩位王子,武王伐紂滅商后,兩人憤而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于首陽山。左側為:堯舜時代實行王位禪讓制,帝堯先讓天下于隱士巢父,巢父不受;又讓賢人許由,許由不僅不受,還認為帝堯和大臣勸說的話污染了他的耳朵,便到穎水河邊清洗自己的耳朵。洗耳朵的許由碰見密友巢父牽著牛犢飲水,巢父問他這是作甚,許由告訴他來龍去脈,不料巢父聽了反而懟許由:“假如你一直隱居深山,誰能找著你?四處晃蕩博取名聲,現在卻來洗耳朵,故作清高啊你!”巢父說罷,牽牛就走。許由問怎么不讓牛喝水了?巢父說:“我怕你洗過耳朵的水臟了我這牛犢的嘴!”)
在葛飾北齋七十余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創作了3000余幅浮世繪、200多本書的插畫、數百幅素描和千余幅畫作。從6歲開始畫畫、傳世珍品多出自晚年的北齋卻感慨自己缺乏繪畫天賦,在年近75歲高齡時出版的《富岳百景·初編》中,他這樣說:“說實在的,我70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么樣,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還得繼續努力,才能在100歲的時候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
在“80歲時進一步成長,90歲時徹底弄清繪畫的深意,100歲時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一百多歲時終成合格的畫家”是葛飾北齋的夢想,然而他“只”活到了年近90歲,據說臨終前他遺憾道:“如果上天再給我五年壽命,我將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Emmmmm……只能說這位晩年多作肉筆畫、能給自己起個筆(諢)名(號)叫“鐵棒滑滑”的老頑童,也是個老凡爾賽人兒了。
葛飾北齋,1842年82歲自畫像 ?wikipedia
“死后拋開自我,靈魂悠然地暢游,在夏季的原野間。”
據說這是葛飾北齋的辭世之句。
他曾畫下陶侃在夢中生八翼飛上天,也畫過周生踏云梯登九天攬月——放飛的想象力與不受限的創造力就是葛飾北齋的飛天翼,妙筆就是他的登云梯,他為世人畫出了天外之景,而他夢想中能讓自己恣意暢游的夏季原野,也早已在他的畫中了。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陶侃夢中生八翼”,1820s–40s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之“周生攬月”,1820s–40s
“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作品展將持續展出至2022年1月30日,畫稿高清圖片可在大英博物館官方網站在線觀賞。
(本文除標注外,葛飾北齋作品圖片均來自大英博物館官方網站,且作品均為大英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