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2023年11月1日,“出光華記:袁運甫藝術教育思想暨于會見、馬泉、張大力、袁加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啟幕。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馬賽,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策展人張敢,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包豪斯研究院院長、展覽學術主持杭間,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副主席張曉凌,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劉巨德,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藝術家代表袁加先后致辭。
開幕式上,杜鵬飛為藝術家于會見、馬泉、張大力、袁加頒發捐贈證書,感謝他們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捐贈《龍門印象》《馬記綜合材料 1號》《百草園一狗尾巴草(5)》《氣》等八件繪畫作品。開幕式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李哲主持。清華大學部分師生校友、藝術界代表、媒體記者、社會觀眾等出席了開幕式。
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致辭
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在開幕式上說:“新時期以來,清華美院設計專業在塑造、傳播國家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與當年袁運甫先生等老一輩藝術家的創新教育理念是分不開的,這種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光大。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精誠合作,為學校和公眾提供了優質的美育資源,既服務于學校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也服務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希望藝術博物館和美術學院加強協作,推出更多高水平展覽,共同推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賡續歷史文脈,書寫當代華章。”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馬賽致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馬賽在開幕式上說:“今天參展的藝術家都是從光華路的工藝美院走出來的,都有各自的方向和對社會變革的認知,從不同角度表達了自己的思考,是工藝美院優良傳統和文脈的體現。工藝美院并入清華后,為紀念工藝美院,清華美院門口這條路也被命名為‘光華路’。希望更多從光華路走出的藝術家可以像今天這四位一樣回到這條光華路,展示好的作品,引領、啟發在讀學生,讓他們沿著光華路走得更好、更遠。”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策展人張敢致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策展人張敢說:“大家可能會把‘出光華記’與‘出埃及記’聯系到一起,但后者是逃離,前者卻是超越,背后的力量恰恰來自于袁先生開闊的視野、開放的態度和有容乃大的胸襟。于會見、馬泉、張大力、袁加都超越了原來的專業局限,走向了更寬廣的領域。探索新藝術是袁先生當年的愿望,展覽讓我們重新審視當今的藝術教育: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他們要具備何種素質?相信袁先生的‘大美術觀’會帶給我們啟示。”
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包豪斯研究院院長、展覽學術主持杭間致辭
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包豪斯研究院院長、展覽學術主持杭間說:“隨著時間過去,我們越發確定老一代工藝美院教育家是希望通過藝術改變社會、推動歷史進步的,袁先生就是循著這樣的傳承,引領我們這一代學生在藝術上進行自由的探索,懷著改進社會的抱負去創作。離開母校時間越長,對母校老先生們的藝術思想體會越深,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風格,希望能通過更多今天這樣的展覽使工藝美院的思想脈絡被更多地了解、發掘,不斷達到藝術的新高度。”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副主席張曉凌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副主席張曉凌說:“當其他學校還沉浸在現實主義的創作時,工藝美院的學生已開始嘗試裝置藝術等多種形態的創造,這是工藝美院開放性的體現,也有袁先生‘大美術觀’的影響。今天這四位藝術家的創作都或多或少與‘大美術觀’有內在聯系,從四位身上我感受到工藝美院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希望年輕藝術家們在這樣的引導下可以有所領悟,思考自己藝術道路的走向,創造出中國人的優秀當代藝術。”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劉巨德致辭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劉巨德說:“藝術博物館特別舉辦袁運甫先生與他學生的聯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對袁先生最好的懷念。袁先生是我院承前啟后的藝術家和學術靈魂,一生高舉裝飾藝術旗幟,倡導形式美、大美術和藝術的第三條路。今天展出的四位藝術家深受袁運甫和老工藝美院藝術思想的熏陶,是面向永恒的文化精神所養育的一代新人,他們的作品展現體現了他們藝術的自由精神和獨立思想,我們為他們鼓掌!”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致辭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說:“我想補充一點:今天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慶日,選擇在今天開幕不是偶然,是對中央工藝美院學術傳統的致敬。今年時逢袁運甫先生誕辰九十周年,同時也是于會見、馬泉、張大力、袁加四位藝術家入學四十周年,這些特殊的時間節點都是促成本次展覽不可忽視的因素。當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特別感謝四位藝術家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青睞和慷慨捐贈,感謝你們!也期待更多優秀藝術家支持和幫助我們,不斷推出更多優秀的展覽。”
藝術家代表袁加致辭
藝術家代表袁加說:“母校對我而言是十分溫暖的地方。我今天還有一個身份是袁運甫先生的兒子,這個展覽令我非常感動,父親離開我們已有六年,大家沒有忘記他。我想這不僅是因為父親對教學的貢獻,還因為他非常愛學生、愛學校,舉辦這個展覽也是一種愛的傳遞。展覽不僅是我們四個人對母校進行的匯報,也是對老一代藝術家的再次研究、發掘和理解。我在此對今天所有光臨展覽的嘉賓表示衷心感謝!”
杜鵬飛為藝術家于會見、馬泉、張大力、袁加頒發捐贈證書并合影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藝術設計高等院校,開創并書寫了中國現代藝術設計教育史的重要篇章。1999年底并入清華之后,重整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為了銘記“光華路”的歷史,清華大學將穿越美術學院的大路冠名為“光華路”,以昭示“中工不朽,光華永存”。袁運甫先生是“中央工藝”初創時期的第一批教師,為新中國現代藝術設計教育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今年時逢袁運甫先生誕辰90周年,又恰逢1983年入學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四位藝術家——于會見、馬泉、張大力、袁加入學40周年,他們在大學時代曾親炙袁先生教誨,現在已經走出了各自的藝術道路,并以自己的藝術實踐,彰顯了以袁運甫先生為代表的“大美術”觀,以及“中央工藝”的育人理念與教育成就。由此,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出光華記:袁運甫藝術教育思想暨于會見、馬泉、張大力、袁加作品展”,回望袁運甫先生及其學生的藝術風采。
開幕式嘉賓合影
展覽將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展廳展出至2024年2月29日。
革命與反叛——光華路上的另類輝煌與新藝術史重建
杭間
藝術史中的“時間”與一般的歷史時間觀有所不同,在藝術家和作品“本體”恒定的前提下,“時間”對其的評價更多源于時間中的觀眾的“觀看”方式和觀念的變化,欣賞不追求本體的“真相”,而是時間中他人的闡釋,因此,歷史上的藝術家無論在世或以后被人認為多么“偉大”,藝術史都有重新將他掃入歷史“角落”的可能,當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的時候,“極致”的宋代文化已經在歷史上埋沒了很多年。也因此,藝術的價值永遠處在發現之中。
今年是袁運甫先生誕辰90周年、去世6周年,也是他任職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創校67年,他隨龐薰琹、雷圭元兩位先生從杭州北上正式開始從事“中央工藝-美術教育”70年,藝術史對他的解讀和理解,隨著20世紀這些“時間”的變遷,而有了“新”的涵義。
對袁運甫而言,“流行的”藝術史無非通過思想和作品解讀他,譬如他主要的觀點“大美術”,引用百度“袁運甫”詞條:“對于當代藝術教育,袁運甫有自己的獨到主張,他認為美術教育必須建立大美術觀念,讓學生全面學習提高綜合藝術素養,現在的藝術教育過細的劃分,使學生的藝術視野和知識結構受到很大局限,使每個人只能走一條狹窄的路。”這樣解釋“大美術”,對“正確的”藝術史而言無疑是悲劇的,它僅僅將袁運甫置于一個開明的美術教育家的位置,而隱藏了“大美術”真正的用心——這就是20世紀在主流藝術界通過學院、畫院和協會將“美術”職業化、專業化的過程中,袁運甫不滿意于以上的“狹窄”而希望能夠重塑美術的“使命”——改造社會的“價值”!
袁運甫這么想并不是孤立的,他的思想有一條清晰的脈絡。他的老師龐薰琹,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發表著名的《決瀾社宣言》時說:“環繞我們的空氣太沉寂了,平凡與庸俗包圍了我們的四周,無數低能者的蠢動,無數淺薄者的叫囂。我們往古創造的天才到哪里去了?我們往古光榮的歷史到哪里去了?”這就是一份藝術家十分“自大”想要改造世界的宣言。關于他的另一老師張仃,引用一篇未署名的文章:“張仃的藝術成就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他是在20世紀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藝術門類中均有建樹,不僅是當代著名國畫家、漫畫家、壁畫家、書法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理論家,新中國設計藝術的奠基人。作為一名大美術家,張仃的一生經歷了動蕩的社會變革,解放戰爭時期,張仃通過時事漫畫配合宣傳,帶著他的畫筆出入前線和街頭。新中國建立后,他完成了國徽、世界博覽會中國館等代表國家形象的一系列重大設計工程。”還有重要的補充是,他1979年主持首都國際機場壁畫創作,是20世紀后半葉打破繪畫政治圖解的石破天驚之舉,同時也開啟了現代公共藝術在中國的先河;80年代后期張仃轉入焦墨山水創作,繼續延續50年代與李可染、羅銘的“寫生”探索,突破傳統的文人畫體系,在舊中國畫體系面臨難以真切反映新的社會生活與時代精神的困境下,張仃獨具個性的焦墨語言,為困境中的山水畫發展發展出新的路徑。即便如袁運甫在“中央工藝”主要的同事吳冠中,在十年浩劫結束的中國美術界第一個提出“形式美”的呼吁時,也不是單純的談繪畫形式問題,而是指向對“偽”現實主義和社會現實虛假關系的批判。
清華美院歷史上,這樣的人不是一個,而是一群,這實際上是一條“另類的藝術”線索。當時間距離1999年“中央工藝”合并至清華大學近24年之際,這線索反而越來越明晰,這群人的追求也越來越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它映照在光華路老校區門口那個張仃親手設計的“衣食住行”校徽圖形上——關心生活、改造生活——這才是“大美術”。
這么看,“中央工藝”真的有點像包豪斯,不像過去認為像“法國裝飾藝術”,因為它實際上并不唯美,也沒有試圖通過裝飾解決工業制品的粗糙(在紅色新政權遭受帝國主義封鎖的困難時期,物資“粗糙”是一種樸素,也總比匱乏好)。與格羅皮烏斯一樣,他們滿腦子希望通過生活“美化”改變社會。“中央工藝”的師生們,在鄰居中央美術學院醉心繪畫雕塑的變革,并且努力學習蘇聯革命現實主義風格的時候,個個天真爛漫,忙碌在民間美術工藝展覽會和天安門一帶的建筑工地,埋頭陶瓷、染織、建筑和室內設計。
奇詭的是,在主流的藝術界,它始終處在“次要藝術”的地位中,“工藝”是“匠氣”的代名詞,它的校長和教授低人一等,學生口中的“中央工藝”這個簡稱,包含了含義復雜的世俗標榜。而這種習慣上的被輕視——今天的年輕一代不知道的是,延續了幾乎半個世紀,直到新世紀“設計”專業的龐大力量崛起。
當構成主義、先鋒派等風格的各式蘇聯車站,在今日俄羅斯的冬日寒風中仍然挺立時,藝術家對車站功能的充滿未來意味的設計,使我們充滿對作者的敬意,康定斯基和馬列維奇、塔特林,也許從來就沒有所謂純藝術和實用藝術的“鴻溝”。
“中央工藝”的“大美術”還表現為改革開放后的“革命”。可以平行做個羅列和對比:1979年電影《小花》和《高山下的花環》上映,文學界流行傷痕文學,北京的星星畫會舉行了幾次“非法”的展覽,而這一年,張仃領導的首都國際機場壁畫創作,既有《哪吒鬧海》的新線描彩繪,又有袁運甫的《巴山蜀水》的丙烯山水畫,祝大年的細密風格重彩《森林之歌》、肖惠祥的立體主義三彩陶壁畫《科學的春天》、袁運生的巴黎畫派風格的《潑水節——生命的贊歌》(突破人體表現禁區),吳冠中也畫出巨幅寫意油畫《長城》……,他們的表現成熟度和沖擊力,震撼了全國美術界。
還以袁運甫先生為例。20世紀80年代,他擔任特藝系主任,先后引進姚慶章(照相寫實)、茹斯·高(纖維藝術)、弗雷德里克·布朗(美國著名表現主義藝術家)、安東尼·尼克力(美國藝術史家)來講學……他還請著名的波普藝術家勞森伯格來學校做講座。這份名單很長,影響巨大,可以用“革命”形容,借用因創作《父親》而影響巨大的油畫家羅中立一句話:《父親》采用照相寫實的手法,他是無意識的,此前并不知道有這么一個流派。而此時,中央工藝的學生們在“八五美術新潮”中,已經大量通過照相寫實繪畫開展創作,首屆“前進中的青年美展”到處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時過境遷,我們才意識到,那是一所“革命”的學校,那里有一群“反叛”主流藝術的教師,因此,在多數人熟悉的藝術史之外,還存在著一部與眾不同的“藝術史”。
這次參展的四位藝術家都是八五時期“中央工藝”的同學,是袁運甫直接或間接的學生,初看各自的藝術追求迥異,但集合起來,脈絡正是“大美術”思想下的革命和反叛。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中央工藝先生們的年輕模樣:張大力的行為和雕塑,呈現出強烈的諷刺與荒誕,視覺經驗在他的作品面前是虛無的;馬泉的裝置是他身體介入自然的思想記錄,充滿科技感;于會見的具象表現繪畫呈現對大地存在的追問,他在沉重之余又矛盾的顯現“輕”的意向;袁加的作品繼承了他父親的唯美,但無論是構圖、顏色和內涵,都與傳統不同,壯麗的裝飾結構下蘊含了復雜的抒情意味。
“革命”是藝術家以社會改造為宗旨,革所有已成為傳統的藝術的命,“反叛”是對流行風格和流派的揚棄,是對主流藝術體制所形成的固化秩序的反叛和出走。這一部另類的藝術史的精神內涵和行動屬性,寓示在曾經的校址光華路上——它不應被埋沒,而應在新的藝術史中重建。
2023年10月18日寫于良渚
展覽現場
于會見
于會見,1962年生于河南偃師。1987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藝系裝飾繪畫專業。現任河南省美術館館長、一級美術師(二級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于會見多年來以布面油畫、紙本水墨、紙本水彩等媒介進行創作研究與多元表達,他以鳥、樹、塔等視覺符號為載體持續進行類似詞匯學的訓練,從而對作品中的寓言意義進行強化和升華,蘊含著對“家國情懷”的深刻解讀,展現了他對民族、對土地的熱愛和感懷。
伴隨著藝術觀念和藝術語言的不斷發展,于會見堅持自我完善的追求和社會責任的擔當,其作品流露出在現代化進程中對人與大地命運的關注、思索和追問。
馬泉
馬泉,1962年生于陜西西安。1987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籍藝術系。2011年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現工作生活于北京,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教授。
馬泉長期致力于探索媒介與敘事的可能性,探尋自然時空中生命個體的自我超越狀態,探究宏觀場域與微觀物體的共存關系。他試圖將藝術和人文、哲學、自然科學進行跨越整合,形成全新的結構性語言系統和藝術性表征樣貌。
近十年來,馬泉陸續使用水墨、裝置、影像、音樂、版畫、油畫等混合藝術媒介進行實驗性創作,力圖打破藝術與科學的壁壘,超越視覺的固有界限。
張大力
張大力,1963年生于黑龍江哈爾濱。1987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籍藝術系。1989年移居意大利,1995年回國,現生活于北京。
張大力的公共藝術始終圍繞并介入中國的社會現實,其獨有的敏感也始終與社會生活的脈動保持同步。從最初的“實驗水墨”到“城市涂鴉”,再到之后的“歷史影像”,直至現今的“古法曬藍”,藝術家憑借油畫、雕塑、攝影、裝置、行為和文獻等多種媒介展開對民生的熱切關注和對時弊的激烈批判。
三十余年的創作生涯,藝術家創造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富于實驗性質的公共藝術作品,但卻從未陷入觀念的藩籬,對于形式的執著追求則愈發鮮明的闡釋著“過去與未來”“恒常與變化”“身體與靈魂”“感悟與表達”“存在與權利”“現實與極端”等深刻主題。
袁加
袁加,1963年生于北京。1983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87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藝系裝飾繪畫專業。現任清華大學張仃藝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袁加的繪畫是他藝術之路的真實記錄。在他看來,藝術就是真實生活經驗的一部分。他受到家庭的熏陶、學院的教育,以及在西方的長期研學,形成了不拘于特定形式和主題、隨性自由的藝術表達方式。
袁加的繪畫是宣泄個人視覺認知的自由表達,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包括北京、上海、青島、廣州、萊克桑德、波士頓、芝加哥、紐約、西雅圖和邁阿密等。袁加亦是一位公共藝術家及藝術策展人。(圖文來源: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