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水墨的發生是從現代水墨的基礎而來的。現代水墨的出現可追溯到上世紀初,它是與探索中國社會變革新思想運動表現在各個領域的同時必然地表現在了中國繪畫領域。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主要表現在借鑒西方繪畫形式對中國繪畫形式的改造,造型方面的、形式本體方面的、描繪內容方面的等,這幾方面中最觸及到水墨本體方面的是形式,一直成為爭論的焦點。在此之前,中國畫依描繪內容分科:人物、山水、花鳥等,按代表中國畫傳統成就來排則為:山水、次之花鳥、再次之人物。中國畫達到至高點是導致中國畫傳統形式的結束呢?還是繼續發展?大凡一種成熟的藝術是以形式為標志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同樣描繪的內容會隨形式的結束而結束,同樣的內容依然存在于人們的眼前,所不同的是人們對存在的看法改變了。在接受心理上人們有這樣的特點:寧可接受一個全新的形式(裝置、影像),也不愿接受原來熟悉的形式被改變了。當然,這不是最終結局,文化歷史只會按照它自身的規律書寫(黃賓虹的繪畫成就經過了30年后被認識,這樣的例子還會出現)。形式因語言的原生的本質區分出文化價值,原生語言并沒有改變而形式改變了,與由于形式的改變也使語言改變了是完全不同的性質。當代水墨的價值正表現在這里。從事這方面不懈研究和不懈實踐的價值也正在這里。
為什么會出現當代水墨的處境在國際當代藝術中沒有取得地位,在我國主流藝術視野中也沒有獲得重視,后者原因如前所述,前者原因是因為它的價值是被西方理所當然地排斥在外的,因為在語言上沒有依附于它,這種真正有價值的文化它難道希望發展出來嗎?它倒希望自滅于創造者自己的土地上。
當代水墨的概念已經出現了,雖然清晰地界定它還為時過早,但形式特征是明顯的。當今,從事當代水墨創作的人仍在增加,目的卻不相同,這一點非常值得重視,這是檢驗人們認識藝術本質的能力的時候,要區別投機者與創造者之間的不同。
杭州(乃至江浙滬)是全國經濟發達地區,歷史上有文化創造的典例(中國繪畫),現代水墨最早發生地在這里(國立藝術院),上世紀80年代初又一次成為發生地(浙江美院)。然而,江浙人生活內容和生活環境的變化卻與文化需要不以此規律。根據服從實際的原則,在實用文化與權力文化支配下,滿足了物質需要而不愿意思考其他了。因此,這里沒有成為推動文化創造的社會力量,文化創造與文化推動在這里是分離的。對中國繪畫作出貢獻的海上畫派、黃賓虹、潘天壽、李可染、陸儼少、浙派社會現實主義人物畫均發生于此,但卻是由時代、政治因素造就的。現代水墨與當代水墨的命運也會如此嗎?
一個盛世社會是由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生活相互滲透構成的,特別是本文化語言系統中的任何新的形式創造被推動與接受。當然也不能排斥外來文化,外來文化是促生本文化發展和新生的刺激力量。事實上情況卻非如這樣正常進展。西方資本在推動了中國的當代藝術又撤出資本之后會給我們留下什么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