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v三级国产A级水,国内精品久久久www

呂澎:“當代藝術”這個詞沒有意義

時間:2010-06-08 22:07:43 | 來源:外灘畫報

資訊>聲音>

“當代藝術”這個詞沒有意義

藝術中國視頻:改造進行時

?

文/李靜

被市場主導的藝術將走向何方?未來的天價藝術家會是誰?除了參展藝術家之外,各藝術機構、拍賣公司、畫廊和全世界的藏家都在做著選擇題,呂澎策劃的超大型藝術展“改造歷史”,試圖提供一個“備選答案”。

五一假期剛過,緊鄰鳥巢和水立方的國際會議中心就迎來了最大規模的一次當代藝術家聚會。291 位參展藝術家的1300 多幅作品,被安置在1.3 萬平方米的場地中。巨幅的招貼上,是這個展覽雄心勃勃的名字—“改造歷史”。

在當代藝術“大腕”云集的開幕式上,身著中山裝的呂澎受到比別人更多的關注,他不僅是這個超大型藝術展的策展人之一,更是中國當代藝術史的寫作者之一。

1800 萬

這個規模宏大的“改造歷史”展,分為“主題”、“文獻”和“臺灣”三個部分。臺灣學者高千惠負責“臺灣”部分的策展,呈現臺灣當代藝術的發展風貌。“文獻”部分呈現了徐冰、張曉剛、方力鈞等40 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囊括了除蔡國強以外所有功成名就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而“主題”部分,則好像過去十年涌現出的優秀藝術家的一次“選拔”。整個展覽匯聚了291 位藝術家,參展作品包括架上繪畫、水墨、版畫、雕塑、裝置、攝影、影像等形式,其中的“氣質與文明”部分還選擇了17位用筆、墨、紙、硯等傳統工具從事創作的藝術家。

如此規模的一個展覽,究竟要花多少錢?面對各家媒體的追問,呂澎毫不掩飾地回答:“1800 萬。”

這并不是呂澎的第一次大手筆。即便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總是能為自己熱衷的藝術項目找來雄厚的資金贊助,呂澎被看作“離金錢最近的策展人、批評家”,也因此被戲稱為“老板殺手”。

1998 年,中國最早的民營當代美術館—上河美術館在成都成立,呂澎便是開創者之一。2008 年,都江堰市政府、廣居民生地產公司宣布,將為張曉剛、周春芽、何多苓、王廣義、方力鈞、岳敏君、張培力、吳山專8 位當代藝術家設立以其名字命名的美術館群,整個項目用地110 畝,總策劃人就是呂澎;而2004 年,呂澎還曾在銀川策劃“賀蘭山房”建筑項目,邀請周春芽、王廣義等12 位重量級藝術家設計了12 幢用于餐飲、旅游的藝術建筑,剛一動工就引發轟動,并獲當年“中國建筑藝術獎”,最后卻因設計面積嚴重超標、建筑材料嚴重超支等原因停工,至今荒廢,成為“爛尾樓”。有趣的是,投資青城山美術館項目的廣居民生董事長劉文錦,也是當年“賀蘭山房”項目的投資方總經理。

雖然一直沒有“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建成的消息,呂澎卻以此為依托,堅持“改造歷史”的工作。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特別機構邀請展“給馬可·波羅的禮物”便是“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參與策劃的,這個展覽本身和中國藝術家葉放在威尼斯國際大學內建造的一個中國園林,耗資幾百萬元。呂澎告訴記者:“‘改造歷史’展也收到了兩家企業的贊助,但‘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依然是出資主體。”

在藝術與商業間博弈

繼《中國現代藝術史:1979-1989》、《中國當代藝術史:1990-1999》兩本書之后,呂澎計劃在明年3月出版《中國當代藝術史:2000-2009》,以“一家之言”評判中國當代藝術的功過得失。在中國當代藝術30 多年的歷史中,1992 年的“廣州·首屆藝術雙年展(油畫部分)”是一個重要節點。總策劃人呂澎,將學術的藝術展覽第一次大膽地推向了市場。據稱,展覽結束后,深圳市東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100 萬巨資購買了27 件獲獎作品;幾百位未獲獎藝術家的作品則被低價出售,因為這個展覽中作品的出售底價為1000 元。如今,參加過這屆展覽,成為許多當代藝術“大腕”們作品的最佳注腳,在拍賣市場,價格增加了百倍、千倍,甚至是萬倍。呂澎也漸漸成為一大批“天價藝術家”最有力的召集人。

2010 年的呂澎,看來是在“故伎重演”。“改造歷史”中國新藝術展的主辦方,依然與參展藝術家們有作品的代理關系。呂澎坦言,展覽中的作品被銷售之后,“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與另外兩家投資的企業都會獲得代理回報。而按照呂澎的預期,很多重要的作品都會被賣掉,這個浩大的展覽“必將載入史冊”。

而在藝術界,呂澎的每次動作都會引發不小的爭議。這一次,一邊學術地梳理過去10 年的當代藝術脈絡,一邊為當代藝術作品提供一個銷售平臺的做法,讓藝術展覽兼具了藝術博覽會的性質。與“被市場主導的藝術將走向何方”的顧慮相伴,人們更想知道未來的天價藝術家會是誰。除了參展藝術家之外,各藝術機構、拍賣公司、畫廊和全世界藏家都在做著選擇題,呂澎策劃的這個“改造歷史”新藝術展,試圖提供一個“備選答案”。

采訪結束時,呂澎說:“市場和金錢是你們關心的問題,但現在哪個藝術展覽跟錢沒有關系?相對于二三十年前,對于新藝術的限制、謾罵、指責越來越少,但看笑話的占大多數,他們認為和自身的利益不相關。在前面開荒的人就那么幾個,開出一小塊后面就有很多人種糧食、等著吃糧食。與其藝術和金錢的關系含混不清,還不如說清楚。”

B=《外灘畫報》

L= 呂澎

B:這個展覽叫“改造歷史”,為什么?作為策展人,你能用什么方式改造歷史?

L :本來的名字是“制造歷史”,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是“制造世界”,有模仿之嫌,就改成了“改造歷史”。你問我拿什么改造歷史,就說明你把歷史看得過分恒定了,任何人都有改造歷史的權利,不要把歷史這個詞看得太神秘。我們不過是提供個人的意見,拿自由、拿豐富性、拿變化去改造歷史。

B :“改造歷史”這個展覽規模宏大,1800 萬元的總投入也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當代藝術展覽。你如何籌得這筆錢的?

L :“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是主要投資方,另外還有兩家企業在資助,但那兩家企業和藝術沒有太大關系。他們有興趣支持文化,當然也在試探是不是可以賺錢,或者開始購買當代藝術作品。藝術家和這個展覽有作品代理關系,參與展覽的組織與投資,有可能取得回報。這些企業有社會經驗,有信息的消化能力,聽說藝術市場有賺錢的可能性,不妨試試看。現在當代藝術市場處于低潮期,很多東西反而便宜些。

B :如何挑選進入展覽的藝術家?

L :本來之前我和另外一個策展人朱朱就已經看過很多展覽,有一些藝術家的積累。我們請了20 多個年輕批評家推薦藝術家,當然也有很多藝術家自己發資料過來。挑選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憑直覺,但已經鋪墊了每個人之前的經驗和知識,匯成一個判斷。

B :這次展覽的參展藝術家都會進入你將要寫的藝術史嗎?

L :這個展覽結束后,我就會開始寫《21 世紀中國藝術史:2000-2009》這本書。參加這個展覽不等于進入歷史,而是進入歷史之前的“再審查”。之前很多藝術家和作品,我們只是聽說,還需要斟酌和思考。通過這樣一個展覽,對這十年的藝術做一次歸納,給大家看一下,看完之后再重新思考今天的藝術,慢慢得出結論。

B :相對于上世紀80 和90 年代的當代藝術史,2000 年以后十年的紛繁復雜是不是格外難寫?

L :一直都難寫,只是時間長了前面有積累。寫了之后不能說就是對的,后來發現,沒什么太大的錯,起碼70% 都對。

B :當代藝術市場在過去三年大起大落,現在平靜下來,很多人好奇,哪些當代藝術家會是未來的大師?

L :看了展覽我已經很清楚了。如果把老家伙撇開,基本上有1/2,也就是五六十個藝術家還可以,當然他們的程度和重要性是不同的。現在的藝術市場,很像溫吞水,不冷不熱。

當然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所以是準備進入的時候。只要買家眼光可以,就能發大財,這要看他自己了。“改造歷史”這個展覽上好的作品都會被賣掉,我的角色是個推薦者、介紹者。

不要期待所謂大師,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我們期待新的藝術問題,研究和思考,最后有個人被稱為大師了,只是個結果。就好像一直在考慮編織的技術和手法,最后有可能會編個大師出來。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已經結束了,大腦不中用了,包括我自己,只是還在做最后的努力。就好像大家都進入墳墓了,外面有石頭做的門,我就是拉那個門的人,拉上之后大家死了算了,外面是個新的世界,七八十年代的人的世界。很多東西已經作廢了,自己都不知道,還在掙扎,可是都是廢話。

B :你把國畫列入展覽當中,是對當代藝術概念的一種挑戰嗎?

L :這展覽中的水墨部分基本上沒有實驗水墨,都是比較傳統的國畫,是我故意安排的。有些人說這些國畫看起來有些古老,但正是少了這種古老的精神氣質,才使得今天非常浮躁。國畫比當代藝術成熟得多,它們就是當代藝術的一部分。什么叫當代藝術?準確地說這個詞沒有意義,這個展覽沒用當代藝術,而是“新藝術”,相對于昨天,綜合地給人一個印象。這十年當代藝術的基本特征,就是“碎化”。每個藝術家都不一樣,兩個80 后的藝術家,可以截然不同。不可能出現流派、思潮、運動,這跟社會生活的復雜性有關,很正常,非常好。而“碎化”的狀況,正是上世紀80 年代活躍的藝術家追求的目標,就是自由。流派、運動這種東西總是在一段時間、在需要解放和掙脫枷鎖的時候才有力量。

B :從1992 年的廣州雙年展開始,你總是在受到太過商業化的指責。

L :1992 年廣州雙年展的市場化操作,是對出路的判斷。那個時候的新藝術沒有出路,市場算個出路。就好像你已經被包圍了,有個口比較薄弱,從這里突圍出去可能還是要死,但總比被包圍圈纏死好。后來,有些人沖出去,有些人死在沖的過程中;有些人被金錢搞掉了,有些人成功了。市場可能不是很好的出路,但是很有效。

最近幾年,博覽會、拍賣會興盛,衍伸出來的法律稅收等問題,都是制度建設的開始。我想問問指責商業化程度太高的那些人,哪個展覽離錢很遠?與其藝術和金錢的關系含混不清,還不如說清楚。在商業社會,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離開錢,沒有任何一個被稱之為學術的東西不靠錢來支撐。問題不是藝術和錢的關系,這都是常識,最主要的是意識到我們的工作離不開金錢,需要物質的支撐,而且不是一次,而是永久的支撐。這就需要一個系統,通常稱為藝術市場制度。

要循環、要別人持續支持,還是看你能提供什么。很多人老認為藝術是藝術,錢是錢。那當然了,女的是女的,男的是男的,但畢竟都是人,有一種關系,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成立。藝術市場制度西方花了300 年,我們至少再來30 年。

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文章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